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弦直钩曲
 
曲如钩
  
直如丝
 
直如钩
 

《后汉书》志第十三〈五行志一·谣〉~328~
顺帝之末,京都童谣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案顺帝即世,孝质短祚,大将军梁冀贪树疏幼,以为己功,专国号令,以赡其私。太尉李固以为清河王雅性聪明,敦诗悦礼,加又属亲,立长则顺,置善则固。而冀建白太后,策免固,徵蠡吾侯,遂即至尊。固是日幽毙于狱,暴尸道路,而太尉胡广封安乐乡侯、司徒赵戒厨亭侯、司空袁汤安国亭侯云。

例句

魂兮不可问,应为直如弦。 刘允济 见道边死人

未能端似箭,且莫曲如钩。 寒山 诗三百三首一百二十二

儒生直如弦,权贵不须干。 岑参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

如弦心自直,秀木势恒孤。 张说 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李白 笑歌行(以下二首。苏轼云是伪作。)

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 杜甫 写怀二首

清高金茎露,正直朱丝弦。 杜甫 赠李十五丈别

徒见枯者艳,谁言直如钩。 王昌龄 留别岑参兄弟

清如寒玉直如丝,世故多虞事莫期。 耿湋 赠别刘员外长卿

如愚何止直如弦,只合深藏碧嶂前。 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

不应惊若厉,只为直如弦。 骆宾王 叙寄员半千

《分类字锦》:如丝(如丝)
李商隐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分类:如丝
《分类字锦》:风引如丝(风引如丝)
杜甫 雨诗 烟添才有色,风引更如丝。
分类:
《分类字锦》:白道如丝(白道如丝)
李商隐 阳台白道细如丝。
分类:道路
《分类字锦》:如线如丝(如线如丝)
李商隐 柳诗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纫如丝
如同丝那样柔软结实
《國語辭典》:柳丝(柳絲)  拼音:liǔ sī
形容柳枝细长如丝。唐。白居易 杨柳枝词八首之八:「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唐。温庭筠 杨柳诗八首之二:「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
《國語辭典》:雨丝(雨絲)  拼音:yǔ sī
纤细如丝的雨。唐。杜荀鹤 梁王坐上赋无云雨诗:「同是乾坤事不同,雨丝飞洒日轮中。」唐。韦庄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之五:「雨丝烟柳欲清明,金屋人閒暖凤笙。」
分類:如丝细雨
《國語辭典》:垂丝(垂絲)  拼音:chuí sī
1.下垂的丝状枝条。多指柳条。唐。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
2.流苏一类的饰物。宋。秦醇《谭意哥传》:「陡帐垂丝,清风射牖,疏帘透月,银鸭喷香。」
3.白发下垂。唐。白居易 白鹭诗:「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國語辭典》:鹭鸶(鷺鷥)  拼音:lù sī
动物名。鸟纲鹳鹭目。羽毛洁白,脚高颈长嘴尖,夏季头顶处生纯白色长毛。常栖息在沼泽地区,以水中的鱼类、水生动物和昆虫为食物。大量啄食田中害虫,是一种益鸟。也称为「白鹭」、「白鹭鸶」、「老等」。
《國語辭典》:丝发(絲髮)  拼音:sī fǎ
1.如丝的头发。形容头发光泽柔细。《乐府诗集。卷四四。清商曲辞一。晋宋齐辞。子夜歌四二首之三》:「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
2.比喻微细。《晋书。卷七三。庾亮传》:「臣受恩奕世,思尽丝发。」
《漢語大詞典》:丝柳(絲柳)
细柔如丝的柳条。 唐 王涯 《游春词》之一:“ 曲江 丝柳变烟条,寒谷冰随暖气销。”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五:“ 江 南 环溪 的风月, 北京 南湾子头 的丝柳。咦!现实生活在此。”
《漢語大詞典》:丝网(絲網)
(1).丝织的网。亦指棉、纱、麻等制成的网。旧唐书·舆服志:“金根车,朱质,紫油通幰,油画络带,朱丝网,常行则供之。”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罘罳:“罘罳云者,刻鏤物象,著之板上……至其不用合板鏤刻,而结网代之,以蒙冒户牖,使虫雀不得穿入,则别名丝网。”
(2).指鱼网。 元 萨都剌 《蒲萄酒美鲥鱼味肥蒲萄歌》:“柳花吹尽春江涨,雪花鰣鱼出丝网。”
(3).指细密如丝的网状物。 唐 姚合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丝网张空际,珠绳续瓦沟。” 唐 皮日休 《太湖诗·明月湾》:“柳弱下丝网,藤深垂花鬘。”
《國語辭典》:缕细(縷細)  拼音:lǚ xì
1.形容细如缕丝。南朝陈。徐陵〈麈尾铭〉:「靡靡丝垂,绵绵缕细。」
2.底细、内情。《董西厢》卷二:「待觅个身亡命夭,又恐贼军不知缕细,葫芦提把寺院焚烧。」
《國語辭典》:青蒿  拼音:qīng hāo
植物名。菊科艾属,多年生草本,高三、四尺。叶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长五至十五公分,嫩者可食,秋日开淡黄色头状花序再排成圆锥状,香气浓烈。也称为「香蒿」、「邪蒿」。
《漢語大詞典》:直如弦
象弓弦一样直。比喻为人正直。后汉书·五行志一:“ 顺帝 之末,京都童謡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鉤,反封侯。’” 南朝 梁 吴均 《从军行》:“微诚言不爱,终自直如弦。”
《漢語大詞典》:直钩(直鉤,直鈎)
亦作“ 直鈎 ”。
(1).传说 姜太公 出仕前钓于 渭 滨,所用钓钩是直的且不设饵。后因以“直钩”借指归隐生活。 唐 方干 《早发洞庭》诗:“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鉤。”
(2).借指 姜太公 。 唐 黄滔 《严陵钓台诗》:“直钩犹逐熊羆起,独是先生真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