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轻重(輕重)  拼音:qīng zhòng
1.重量的大小。《左传。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2.程度的大小。《书经。吕刑》:「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
3.事物主次、缓急的程度。《史记。卷六十二。管晏传》:「贵轻重,慎权衡。」《红楼梦》第四二回:「颦儿年纪小,只知说,不知道轻重,作姐姐的教道我。」
《漢語大詞典》:老眼
(1).老年人的眼睛。 宋 张元干 《菩萨蛮》词:“老眼见花时,惜花心未衰。” 茅盾 《子夜》十六:“这老太婆疲倦得再也不能动了。可是她并没睡着,她睁大了血红的老眼,虚空地看着。”
(2).老年人的眼力。指视力所及,亦指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 唐 杜甫 《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诗:“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这所谓文有定评了,可见我这双老眼还不盲。”
《國語辭典》:荣辱(榮辱)  拼音:róng rù
光荣与耻辱。《易经。系辞上》:「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卿乃孤之功臣,孤当与卿共荣辱、同休戚也。」
《漢語大詞典》:论议(論議)
(1).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管子·轻重丁:“父兄相睹树下,论议玄语,终日不归。” 唐 韩愈 《与李翱书》:“持僕所守,驱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间,开口论议,其安能有以合乎?”
(2).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所表示的意见。亦指思想认识、境界等。荀子·非相:“然而﹝ 桀 紂 ﹞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 宋 洪迈 容斋三笔·贤士隐居者:“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使其羞白心于人前,则不若伏藏其论议,荡涤秽恶,俾众清明,容性解之竺生,以起人之内矅。”
(3).议论文。后汉书·孔融传:“所著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凡二十五篇。”
《國語辭典》:优劣(優劣)  拼音:yōu liè
美好与恶劣,好与坏。《文选。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红楼梦》第三七回:「稻香老农并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
《國語辭典》:地脉(地脈)  拼音:dì mài
1.土地的脉络,地形的走势。后亦指堪舆家形容地形的好坏。如:「国人的习惯,不论修建屋宇或坟茔,总会先请堪舆师来相相地脉。」《史记。卷八八。蒙恬列传》:「起临洮属之辽东,……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原来邓艾先度了地脉,故留蜀兵下寨之地;地中自祁山寨直至蜀寨,早挖了地道。」
2.指地下水。水流在地底中,像人身体血脉的分布,故称。唐。孟云卿〈放歌行〉:「地脉日夜流,天衣有时扫。」《西游记》第二八回:「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
《國語辭典》:目力  拼音:mù lì
眼睛的视力。《孟子。离娄上》:「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也作「视力」。
《漢語大詞典》:有眼
有眼力。谓有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许地山 《三博士》:“你真有眼。从前他与你同在大学念书的时候,他是多么奉承你呢。”
《國語辭典》:薰莸(薰蕕)  拼音:xūn yóu
香草和臭草。比喻善与恶。《魏书。卷七十七。辛雄传》:「今君子小人,薰莸不别。」《文选。沈约。奏弹王源》:「薰莸不杂,闻之前典。」
《国语辞典》:丰歉(丰歉)  拼音:fēng qiàn
丰收或歉收。指农作物收成的好坏。金。高士谈〈村行〉诗:「逢人问丰歉,一一叹声长。」
《漢語大詞典》:枉直
曲与直。比喻是非、好坏。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常使一人持囊随王车,人有言事者,即以书投囊中,王至宫发省,理其枉直。”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 于公 聪达,明於听断,小大以情,不失枉直。” 宋 苏辙 《四论熙河边事札子》:“今若不问枉直所在,兴忿恚之师,为必取之计,则 关 陕 兵祸,渐不可知。” 章炳麟 《菌说》:“若专以是非枉直相角,则天下皆恶直丑正者矣。”
分類:是非好坏
《漢語大詞典》:媸妍
(1).美丑。 唐 张彦远 法书要录·梁中书侍郎虞龢论书表:“题勒美恶,指示媸妍。点画之情,昭若发蒙。”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美人对镜歌》云:‘媸妍一镜固两般,狐妇怀姦心胆寒。闺中少女色庄丽,眉颊不妨终日看。’”
(2).犹好坏,贤愚。 宋 范仲淹 《任官惟贤材赋》:“其或未精黜陟,弗辩媸妍。” 清 刘大櫆 《祭左茧斋文》:“岂余之能贤,抑亦君之虚怀乐善,故不计人之媸妍。”
(3).犹高下。 宋 苏轼 《赠潘谷》诗:“世人重耳轻目前,区区 张 李 争媸妍。”
《國語辭典》:鉴别(鑑別)  拼音:jiàn bié
审察辨别事物的真假好坏。如:「鉴别书画」。
《漢語大詞典》:茵溷
梁书·儒林传·范缜:“﹝ 范縝 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蔕,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於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於粪溷之侧。”后因以“茵溷”比喻人的好坏不同的际遇。《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岂必分茵溷( 洙 ),寧思上砑硝( 薛 )。” 清 赵翼 《静观》诗:“茵溷花分总宿因,求仙学佛枉劳神。”
分類:好坏际遇
《漢語大詞典》:珉玉
(1).似玉的美石。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珉玉旁唐,玢豳文磷。”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珉”作“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圃中有古玉井,井悉以珉玉为之,以緇石为口。”宋史·舆服志六:“册制。用珉玉,简长一尺二寸,阔一寸二分。”
(2).珉与玉。喻好坏,贵贱。 南朝 宋 鲍照 《见卖玉器者》诗:“ 涇 渭 不可杂,珉玉当早分。” 南朝 梁武帝 《注解大品经序》:“於此五义,不善分别,坚著三乘,教同一门,遂令朱紫共色,珉玉等价。” 宋 陆游 《书叹》诗:“世方乱珉玉,吾其老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