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奸盗(姦盜)
亦作“姧盗”。亦作“奸盗”。
(1).指为非作歹、劫盗财物。《汉书·地理志下》:“ 沛 楚 之失,急疾顓己,地薄民贫,而 山阳 好为姦盗。” 汉 王充 《论衡·幸偶》:“或姧盗大辟而不知,或罚赎小罪而发觉。” 戚 本《石头记》第七三回总评:“一篇姦盗邪淫文字,反以《四子书》、《五经》、《公羊》、《穀梁》、 秦 汉 诸作起,以《太上感应篇》结,彼何心哉!”
(2).奸人盗贼。《后汉书·韩棱传》:“ 棱 发擿姦盗,郡中震慄。”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南望 春申 ,东瞻 孟尝 ,袤界 薛邑 ,境边 山阳 ,逆旅行舍,姦盗所藏。”《南史·王准之传》:“威惠兼举,姦盗屏跡,富商野次。”《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舟中大人,不必见疑。小子并非奸盗之流,乃樵夫也。”
(1).指为非作歹、劫盗财物。《汉书·地理志下》:“ 沛 楚 之失,急疾顓己,地薄民贫,而 山阳 好为姦盗。” 汉 王充 《论衡·幸偶》:“或姧盗大辟而不知,或罚赎小罪而发觉。” 戚 本《石头记》第七三回总评:“一篇姦盗邪淫文字,反以《四子书》、《五经》、《公羊》、《穀梁》、 秦 汉 诸作起,以《太上感应篇》结,彼何心哉!”
(2).奸人盗贼。《后汉书·韩棱传》:“ 棱 发擿姦盗,郡中震慄。”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南望 春申 ,东瞻 孟尝 ,袤界 薛邑 ,境边 山阳 ,逆旅行舍,姦盗所藏。”《南史·王准之传》:“威惠兼举,姦盗屏跡,富商野次。”《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舟中大人,不必见疑。小子并非奸盗之流,乃樵夫也。”
《漢語大詞典》:市狱(市獄)
《漢語大詞典》:狱市(獄市)
指狱讼以及市集交易。《史记·曹相国世家》:“ 惠帝 二年, 萧何 卒……使者果召 参 。 参 去,属其后相曰:‘以 齐 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於此者乎?’ 参 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姦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下:“狱也,市也,二事也。狱如教唆词讼,资给盗贼;市如用私斗秤欺谩变易之类,皆姦人图利之所,若穷治则事必枝蔓,此等无所容,必为乱,非省事之术也。”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伏惟制策有治当先内,或曰何以为京师;政在擿姦,或曰不可挠狱市。此皆一偏之説,不可以不察也。”一说为 齐国 大市之名,“狱”为“岳”字省文,即 齐国 庄岳 之市。见 陈直 《汉书新证·萧何曹参传》。
《漢語大詞典》:蜮射
谓蜮含沙射人而为灾害。常用以比喻奸人暗害。 宋 欧阳修 《自歧江山行至平陆驿》诗:“水涉愁蜮射,林行忧虎猛。”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王师竹宫庶》:“又因 宋 儒谗説致 熊登朴 两遭蜮射,无端左官,人谓 江陵 英察,兹事则太憒憒云。”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如是而用之,岂有虎冠、鹰击、蠆螫、蜮射之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