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化生  拼音:huà shēng
1.出生,从一种形体变化而产生新形体。《易经。咸卦。彖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资治通鉴。卷八二。晋纪四。惠帝元康七年》:「阴阳恃以化生,贤者恃以成德。」
2.佛教四生之一。指无须依托,因业力而出现者,如诸天神及地狱中的受苦者。南朝梁。沈约 为文惠太子礼佛愿疏:「湿生化生,有想无想,皆藉今日慈悲,咸簉浣濯。」唐。可空图偶书诗五首之四:「證因池上今生愿,的的他生作化生。」
《國語辭典》:化身  拼音:huà shēn
1.佛、菩萨为教化众生而显现的生命形态;亦指人或事物所转化的种种形象。《西游记》第一七回:「尔时菩萨乃以广大慈悲,无边法力,亿万化身,以心会意,以意会身,恍惚之间,变作凌虚仙子。」《西游记》第二五回:「却又打我的化身,所以我真身打噤。」
2.抽象观念的具体形象。如:「他经常仗义执言,为民发声,可以说是正义的化身。」《老残游记》第一一回:「如有一个上帝,则一定有一个『势力尊者』,要知道上帝同阿修罗都是『势力尊者』的化身。」
3.变换身形。如:「孙悟空拥有七十二种变化的法力,能化身为各种人物。」
《國語辭典》:宝婺(寶婺)  拼音:bǎo wù
1.女宿的别名,参见「女」条。
2.借指女神。唐。李商隐 七夕偶题诗:「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也称为「婺女」。
3.对于妇女的美称。唐。薛稷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诗:「月下琼娥去,星分宝婺行。」
《國語辭典》:婺女  拼音:wù nǚ
星官名,为女宿的别称。《左传。昭公十年》:「有星出于婺女。」参见「女」条。
《漢語大詞典》:汉女(漢女)
传说中的 汉水 女神。《文选·扬雄〈羽猎赋〉》:“ 汉女 水潜,怪物暗冥,不可殫形。”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 汉女 , 郑交甫 所逢二女也。”后汉书·马融传:“ 湘灵 下, 汉女 游。” 李贤 注:“ 汉女 , 汉水 之神女。” 晋 张华 《游仙》诗之二:“ 湘妃 咏《涉江》, 汉女 奏《阳阿》。”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嗟 灵王 之心悦,怨 汉女 之情空。”
《國語辭典》:瑶姬(瑤姬)  拼音:yáo jī
神话传说的人物。为炎帝女,死后葬巫山,楚怀王游高唐时与她神遇。见《文选。宋玉。高唐赋》李善注引《襄阳耆旧传》。唐。李白 感兴诗六首之一:「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宵梦,无心向楚君。」
《國語辭典》:宓妃  拼音:fú fēi
相传伏羲氏之女,为洛水之神。《楚辞。屈原。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也作「虙妃」。
《漢語大詞典》:青琴
(1).传说中的女神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若夫 青琴 宓妃 之徒,絶殊离俗,姣冶嫺都。” 司马贞 索隐引 伏俨 曰:“ 青琴 ,古神女也。”
(2).泛指姣美的歌姬舞女。 唐 李贺 《秦王饮酒》诗:“仙人烛树蜡烟轻, 青琴 醉眼泪泓泓。” 元 范子安《竹叶舟》第四折:“自有霓裳羽袖纤腰舞,自有 絳树 青琴 皓齿歌。”
(3).指琴。古代以青桐木制琴最佳,故称。 唐 李峤 《乌》诗:“白首何年改,青琴此夜弹。” 明 杨慎 《綵扇赋》:“瑶琴兮青琴,知音兮赏音。”
《國語辭典》:纤阿(纖阿)  拼音:xiān ē
神话传说中驾驭月亮的女神。《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阳子骖乘,纤阿为御。」《楚辞。刘向。九叹。思古》:「钟牙已死谁为声兮,纤阿不御焉舒情兮。」也称为「望舒」、「月御」。
《漢語大詞典》:洛妃
传说中的 洛水 女神 宓妃 。 南朝 梁 刘令娴 《答外诗》之二:“夜月方神女,朝霞喻 洛妃 。” 唐 冷朝阳 《送红线》诗:“还似 洛妃 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 清 秋瑾 《红莲》诗:“ 洛妃 乘醉下瑶臺,手把红衣次第裁。”
《漢語大詞典》:五十弦
传说中善弦歌的女神 素女 所鼓之瑟为五十弦。史记·封禅书:“ 太帝 使 素女 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后常用以称瑟。 宋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元 陈普 《鼓瑟》诗:“满楼明月调云和,五十弦中急雨过。”
《漢語大詞典》:三姑
(1).传说中的管蚕女神。 元 马臻 《村中书事》诗之一:“村妇相逢还笑问,把蚕今岁是三姑?” 明 高启 《养蚕词》:“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 清 翟灏 通俗编·禽鱼:“《月令广义》:凡四孟年,大姑把蚕,四仲年,二姑把蚕,四季年,三姑把蚕。”
(2).指尼姑、道姑、卦姑。详“ 三姑六婆 ”。
《國語辭典》:三姑六婆  拼音:sān gū liù pó
1.三姑是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是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旧时均被视为非高尚职业的妇女。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2.比喻爱搬弄是非的妇女。《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话说三姑六婆,最是人家不可与他往来出入。」《镜花缘》第一二回:「况三姑六婆,里外搬弄是非,何能不生事端?」
《漢語大詞典》:圣女(聖女)
有圣德的女子。常指将为后妃者,亦指女神。 汉 刘向 列女传·齐宿瘤女:“今日出游,得一圣女。”汉书·元后传:“后六百四十五年,宜有圣女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 武都 秦冈山 ﹞悬崖之侧,列壁之上,有神象若图,指状妇人之容,其形上赤下白,世名之曰圣女神,至于福应愆违,方俗是祈。” 王统照 《母爱》:“对于这位惠爱和祥的‘圣女’,她的良心不许她当面说谎。”
《漢語大詞典》:瑶妃
女神名。 西王母 之女。一说即 瑶姬 。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自云帝季女” 清 仇兆鳌 注:“ 杨慎 曰:《道藏》:神女名 瑶妃 ,乃 西王母 之女。曾助 禹 治水,故称帝女。《水经注》: 宋玉 谓天帝之季女,名曰 瑶姬 ,封於 巫山 之臺。” 清 陈维崧 《隔帘听·听旧家歌伎隔墙度曲》词:“黄絁新作 瑶妃 侣。悵碧海茫茫,琼楼清苦。”参见“ 瑶姬 ”。
《國語辭典》:瑶姬(瑤姬)  拼音:yáo jī
神话传说的人物。为炎帝女,死后葬巫山,楚怀王游高唐时与她神遇。见《文选。宋玉。高唐赋》李善注引《襄阳耆旧传》。唐。李白 感兴诗六首之一:「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宵梦,无心向楚君。」
《漢語大詞典》:灵娲(靈媧)
即 女娲 。 中国 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使 灵媧 鼓瑟而舞 冯夷 。”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 灵媧 , 女媧 也。” 宋 苏轼 《用过韵冬至与诸生饮酒》:“ 河伯 方夸 若 , 灵媧 自舞 冯 。”
《漢語大詞典》:青要
(1).亦作“ 青腰 ”、“ 青葽 ”。玉女名。传说中的仙女。《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玉女而与之归” 张守节 正义引 北魏 张揖 曰:“玉女, 青要 、 乘弋 等也。”喻指美人。 元 张雨 《元日雪霁早朝大明宫和辛良史省郎二十二韵》:“勾陈分綵队,步輦簇 青腰 。”
(2).亦作“ 青腰 ”、“ 青葽 ”。传说中主降霜雪的女神。亦用以借指秋季。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吴郡僧智书》:“比青葽已戒,白露方漙。” 吴兆宜 笺引《淮南子》 高诱 注:“青女, 青腰 玉女,主霜雪也。” 唐 张易之 《秋日宴石淙序》:“于时青要戒序,朱明谢时。” 宋 王安石 《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之二:“神女 青腰 宝髻鵶,独藏云气委飞车。夜光往往多联璧,白小纷纷每散花。”参见“ 青女 ”。
(3).道教 紫清帝君 的别号。云笈七籤卷九:“ 青要 者, 紫清帝君 之别号也。”
《國語辭典》:青女  拼音:qīng nǚ
霜神。《淮南子。天文》:「青女乃出,以降霜雪。」《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漢語大詞典》:司花女
唐 颜师古 《隋遗录》卷上:“ 长安 贡御车女 袁寳儿 ,年十五,腰肢纤堕,騃冶多态。帝宠爱之特厚。时 洛阳 进合蒂迎輦花……帝命 寳儿 持之,号曰司花女。”后用以指管理百花的女神。 宋 范成大 《雪后守之家梅未开呈宗伟》诗:“定知司花女,未肯嫁娉婷。” 宋 李曾伯 《道间怀益昌总所海棠》诗:“凭谁警戒司花女,密遣轻阴谨护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