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提奖
(1).提拔奖励。北齐书·赵彦传:“凡诸选举,先令銓定,提奬人物,皆行业为先,轻薄之徒,弗之齿也。”隋书·李德林传:“ 德林 虽庸愞,微诚亦有所在。若曲相提奬,必望以死奉公。”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欧公收东坡东坡收秦黄:“ 少游 不遇 东坡 ,当能自立,必不在人下也。然提奬大成就, 坡 力为多。”
(2).提成奖赏。 赵树理 《三里湾·范登高的秘密》:“就在这一路上, 范登高 便和 王小聚 谈判好了,达成了下面四条协议:每月工资二十万,生意赚了钱提奖百分之五。”
《漢語大詞典》:旌劝(旌勸)
表彰奖励。 宋 苏辙 《论堂除太宽札子》:“庶使堂除官吏不復待闕,与四选稍异,亦旌劝之义也。”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毛文捷 通经典礼,廷对方谋,兹谓硕材,可宜旌劝。”
分類:表彰奖励
《漢語大詞典》:激犒
(1).奖励犒赏。宋史·职官志二:“若朝廷军期急速钱物金带,以备激犒。”
(2).指用以激励、慰劳将士的物资。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舟约数百艘,有载粮往 濠州 者,有载激犒之 楚州 、 扬州 者,泝流牵挽,其势甚速。”
《國語辭典》:弘奖(弘獎)  拼音:hóng jiǎng
大力劝勉、奖励。《南史。卷六。梁武帝本纪上》:「且闻中间立格,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岂所以弘奖风流,希向后进。」《文选。任昉。为范始兴作立太宰碑表》:「陛下弘奖名教,不隔微物,使臣得骏奔南浦,长号北陵。」
《漢語大詞典》:甄赏(甄賞)
简拔奖励。晋书·张光传:“﹝ 光 ﹞处絶围之地,有 耿恭 之忠,宜加甄赏,以明奬劝。”晋书·孔严传:“﹝ 孔严 ﹞善於宰牧,甚得人和……又甄赏才能之士,论者美焉。” 明 李东阳 《华编修伯瞻墓志铭》:“入翰林为庶吉士, 汪寅轩 、 傅体齐 二公奉詔授业,大见甄赏。”
分類:奖励
《漢語大詞典》:贵粟(貴粟)
以粮食为贵重之物。为古代奖励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汉 晁错 《论贵粟疏》:“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於贵粟;贵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为赏罚。” 清 侯方域 《代司徒公屯田奏议》:“伏惟陛下以重农贵粟为本图,以知人善任为纲领。”
《漢語大詞典》:迁叙(遷敍)
亦作“迁叙”。亦作“ 迁序 ”。 谓旧时官吏根据考核劳绩而进行晋职或奖励。晋书·傅玄传:“《虞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是为九年之后乃有迁叙也。”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臣愿覈考课之实,定迁序之制,则多端之吏息矣。” 宋 曾巩 《许安世都官员外郎制》:“徒隶佣役之人,典其废置,而时其迁序,主以郎吏,其选甚高。”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帝德:“第令於本部中迁敍,乃以为太常太乐令。” 明 史玄 《旧京遗事》:“藩臬首领,法当得县令,某则从朝廷迁序外臣,但谨为奉职耳。”明史·王科传:“盐运官廉,当迁叙。”
《漢語大詞典》:奖誉
夸奖,称赞
奖励和荣誉。例如:这是集体对他的奖誉。
夸奖;称赞
《國語辭典》:劝募(勸募)  拼音:quàn mù
用奖励的方式招募。《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陈留王奂纪》:「劝募蜀人能内移者,给廪二年,复除二十岁。」
《國語辭典》:追叙(追敘)  拼音:zhuī xù
追述往事。宋。苏轼〈代藤甫辩谤乞郡书〉:「追叙始终之遭逢,以诧乡邻之父老。」
《国语辞典》:陟罚(陟罚)  拼音:zhì fá
奖励与惩罚。《文选。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分类:奖励惩罚
《漢語大詞典》:宠借(寵借)
谓给予荣宠和奖励。借,奖借。 宋 苏辙 《辞御史中丞札子》:“凡任人之得失,实繫朝廷之重轻……如臣鄙凡,何以堪此。况復职冠河图之祕,亦非近事之比。虽朝廷过听,欲以宠借小臣,而臣自度量,顾愿少安愚分。”
《漢語大詞典》:叹奖(嘆奬)
称赞奖励。 宋 陆游 《南唐书·廖偃彭师暠传》:“至 金陵 , 元宗 召见两人嘆奬之。”
分類:称赞奖励
《國語辭典》:开奖(開獎)  拼音:kāi jiǎng
公布中奖号码、名单、奖项等。如:「乐透彩券即将开奖,彩券行前大排长龙。」
《漢語大詞典》:奖异(奬異)
(1).破格的奖励。《宣和遗事》后集:“能立奇功者,并优加奬异,不限常制。”
(2).以为卓异而予以勉励。 宋 文天祥 《〈杜架阁诗〉序》:“予嘉其有志,颇奬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