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9,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枉夺
虏夺
迁夺
胁夺
诱夺
横夺
攫夺
交夺
贬夺
钞夺
平夺
推夺
歼夺
裁夺
暴夺
《漢語大詞典》:枉夺(枉奪)
侵凌夺取。后汉书·窦宪传:“今贵主尚见枉夺,何况小人哉!”
分類:侵凌夺取
《漢語大詞典》:虏夺(虜奪)
掠夺。后汉书·陈敬王羡传:“是时诸国无復租禄,而数见虏夺,并日而食,转死沟壑者甚众。”《后汉书·宦者传·侯览》:“虏夺良人,妻略妇子,及诸罪衅,请诛之。”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吏司奔驰,遇便虏夺,市廛离散,商旅靡依。”
分類:掠夺
《漢語大詞典》:迁夺(遷奪)
谪降削职。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太宗 之为 秦王 ,府僚多被迁夺,深患之。”
分類:谪降削职
《漢語大詞典》:胁夺(脅奪)
以威夺取。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后手持縑数匹, 董承 使符节令 孙徽 以刃胁夺之,杀旁侍者,血溅后衣。”
分類:夺取
《漢語大詞典》:诱夺(誘奪)
引诱夺取。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 文王 定法律确定奴隶所有权,不许互相诱夺,足见奴隶还是构成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
《漢語大詞典》:横夺(横奪)
无理夺取。 汉 刘向 说苑·至公:“讨有罪而横夺,非所以禁暴也;恃力虐老,非所以教幼也。”
分類:无理夺取
《國語辭典》:攫夺(攫奪)  拼音:jué duó
抢夺。如:「攫夺财物」。《明史。卷三二○。外国传一。朝鲜传》:「辽民迫于饥馁,散布村落,强者攫夺,弱者丐乞。」
分類:抢夺掠取
《漢語大詞典》:交夺(交奪)
互相争夺。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主簿厅记》:“然尔其间有鬪讼相高,婚田未决,畜产交夺,契券不明者,在乎察其情伪,正其曲直。”
分類:相争争夺
《漢語大詞典》:贬夺(貶奪)
谓对某种主张加以批评并使之改变。晋书·庾纯传:“而后将军 眅 ( 荀眅 )敢以私议贬夺公论,抗言矫情,诬罔朝廷,宜加贬黜。”南史·徐勉传:“射策甲科,起家王国侍郎,补太学博士。时每有议定, 勉 理证明允,莫能贬夺,同官咸取则焉。”
分類:主张批评
《漢語大詞典》:钞夺(鈔奪)
抢劫掠夺。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 瓚 诬 虞 欲称尊号,胁 训 斩 虞 ”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虞 所赏赐, 瓚 輒钞夺。”新五代史·杂传·卢文进:“自 瓦桥关 至 幽州 ,严兵斥候,常苦钞夺。” 宋 秦观 《边防上》:“馈运则有钞夺之虞,是以苦其难守也。”
《韵府拾遗 曷韵》:平夺(平夺)
陈造诗骊珠乃平夺
《国语辞典》:推夺(推夺)  拼音:tuī duó
推移。唐。韩愈〈送孟东野序〉:「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夺,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分类:推移东野
《漢語大詞典》:歼夺(殲奪)
使丧亡。 唐 元稹 《赠郑馀庆太保诰》:“况朕小子,获承祖宗,实赖一二元老,朝夕教诲,以仪形于四方。天胡不仁,遽尔歼夺,而今而后,谁其屏余?!”
分類:丧亡
《國語辭典》:裁夺(裁奪)  拼音:cái duó
考虑决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但只是亡兄所言娟娘终身之事,不知小可当得起否?凭娟娘意下裁夺。」《红楼梦》第六六回:「贾珍因近日又遇了新友,将这事丢过,不在心上,任凭贾琏裁夺。」
《漢語大詞典》:暴夺(暴奪)
犹掠夺。墨子·辞过:“当今之主……必厚作敛於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
分類: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