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49,分25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床头易(又作:床头周易 ...)
陇头梅(又作:陇头人 ...)
头触不周折
山头吹帽(又作:山头落帽 破帽恋头)
剑头炊(又作:矛头淅米 ...)
东头老屋(又作:有弟住东头)
草头露(又作:草头垂露)
钗头十二
缠头千锦(又作:丽锦缠头)
举头见月(又作:举头见长安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
潮头万弩
顾虎头(又作:痴虎头 ...)
江头柳十寻
长头
山头杜甫
典故 
床头易
 
床头周易
 
叔不痴
 
济叔痴
 
周易在床头
 
床头易在
 
病观周易
 
病中看周易
 
笑叔痴
 
周易床头
 
痴人看周易
 
痴叔读易
 
床头无易
 
王湛看周亦

相关人物
司马炎(晋武帝)
 
王湛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赏誉〉~428~
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清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妙言奇趣,济所未闻,叹不能测。」
《晋书》卷七十五〈王湛列传〉~959~
兄子济轻之,所食方丈盈前,不以及湛。湛命取菜蔬,对而食之。济尝诣湛,见床头有周易,问曰:「叔父何用此为?」湛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济请言之。湛因剖析玄理,微妙有奇趣,皆济所未闻也。济才气抗迈,于湛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慄然,心形俱肃。遂留连弥日累夜,自视缺然,乃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之罪也。」

例句

王湛床头见周易,长康传里好丹青。 李颀 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

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 杜牧 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

典故 
寄一枝
 
江南信
 
寄梅花
 
陇头梅
 
逢驿使
 
陇头人
  
江南春信
  
江南驿使
 
一枝春色
  
驿使梅
 
赠梅花
 
一枝春信
 
春在手
 
江南信息
 
不寄梅花
 
寄寒梅
 
江路梅花
 
陇头春信
 
送客逢春
 
梅花寄远
 
庾岭一枝
 
折梅寄
 
故人难寄
 
寄折梅
 
寻驿使
 
陇头春色
 
万里赠
  
折花寄
 
解道江南句
 
陆凯寄梅
 
难随驿使
 
楚驿梅边
 
到陇梅花
 
故人堪寄
 
寒梅传驿信
 
寄与路遥
 
剪梅烟驿
 
江南逢梅
 
岭梅传远信
 
陇驿传梅
 
陆郎封寄
 
一枝谁寄长安
 
驿传梅信
 
驿使为伊忙
 
庾梅信断
 
折梅寄江北
 
只赠梅花
 
春赠陇头
 
故人赠江头春信
 
寒梅堪寄
 
花信随驿使
 
寄春
 
江南折赠
  
梅残驿使迟
 
梅花寄寒驿
 
梅寄断魂
 
南枝附春信
 
水驿寄江南梅萼
 
万里凭驿使
 
一枝传远信
 
一枝寄北人
 
一枝寄相思
 
一枝寄远信
 
一枝随驿使
 
驿使传梅
 
驿使带春
 
远寄江南春意
 
赠春色
  
折得陇头
 
折寒香传语
 
折梅
 
折梅寄我
 
折幽香千里寄

相关人物
范晔
 
陆凯


《太平御览》卷九百七十〈果部七·梅〉~4432~
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范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简释

陇头梅:咏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亦咏梅花。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例句

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 杜甫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柳宗元 早梅

官桥杨柳和愁折,驿路梅花带雪看。 牟融 送范启东还京

欲托清香传远信,一枝无计奈愁何。 王初 梅花二首

典故
天柱折
 
天柱倾
 
折柱
 
折天柱
 
共工触不周
 
共工折
 
不周崩摧
 
触天柱
  
昆仓倾砥柱
 
头触不周折
 
懮天缺

相关人物
共工


《淮南子》卷三〈天文训〉~80~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淮南子》卷一〈原道训〉~22~
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祀。
《水经注疏》卷一〈河水〉~65~
旧题汉·东方朔《神异经》曰:「昆崙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典故
落帽风
  
落乌纱
 
西风吹帽
 
龙山帽
 
风落帽
  
龙山客
 
落帽人
 
孟嘉帽
 
吹乌帽
  
龙山宴
 
龙山吹帽
 
登高落帽
  
堕帽
  
龙山胜集
 
重阳帽
  
惊乌帽
 
龙山对孟嘉
 
帽受西风
 
乌帽任风吹
 
参军吹帽
 
参军往事
 
吹堕白纶巾
 
吹帽狂司马
 
堕轻帽
 
客帽欺风
 
老嘉破帽
 
龙山置酒
 
帽逐秋风
 
孟嘉吹帽
 
孟嘉狂醉
 
山头吹帽
 
山头落帽
 
损帽
 
醉里乌纱
 
登高龙山
 
惊飙捲乌纱
 
南朝狂客帽
 
鸟帽落
 
破帽惊吹
 
破帽恋头
 
乌帽风里坠
 
乌纱随风
 
无帽厌西风

相关人物
孟嘉
 
桓温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十二〈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20~2~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马。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閒,乡闾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陜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麈尾掩口而笑。诸从事既去,唤弟翼语之日:「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馀,更版为劝学从事。时亮崇脩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太傅河南褚,简穆有器识,时为豫章太守。出朝宗。亮正旦大会,州府人士,率多时彦君在坐次甚远。裒问亮:「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云在坐,卿但自觅。裒历观,遂指君谓亮曰:「将无是邪。」亮欣然而笑,喜裒之得君,奇君为裒之所得,乃益器焉。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咨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荅。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坐叹之。
《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列传·孟嘉〉~2580~
孟嘉字万年,江夏鄳人,吴司空宗曾孙也。嘉少知名,太尉庾亮领江州,辟部庐陵从事。嘉还都,亮引问风俗得失,对曰:「还传当问吏。」亮举麈尾掩口而笑,谓弟翼曰:「孟嘉故是盛德人。」转劝学从事。褚裒时为豫章太守,正旦朝亮,裒有器识,亮大会州府人士,嘉坐次甚远。裒问亮:「闻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曰:「在坐,卿但自觅。」裒历观,指嘉谓亮曰:「此君小异,将无是乎?」亮欣然而笑,喜裒得嘉,奇嘉为裒所得,乃益器焉。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
「武昌孟嘉作庾太尉州从事,已知名。褚太傅有知人鉴,罢豫章还,过武昌,问庾曰:『闻孟从事佳,今在此不?』庾云:『卿自求之。』褚眄睐良久,指嘉曰:『此君小异,得无是乎?』庾大笑曰:『然!』于时既叹褚之默识,又欣嘉之见赏。」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孟嘉别传》曰:「嘉字万年,江夏鄳人。曾祖父宗,吴司空。祖父揖,晋庐陵太守。宗葬武昌阳新县,子孙家焉。嘉少以清操知名。太尉庾亮,领江州,辟嘉部庐陵从事。下都还,亮引问风俗得失。对曰:『待还,当问从事吏。』亮举麈尾掩口而笑,语弟翼曰:『孟嘉故是盛德人。』转劝学从事。太傅褚裒有器识,亮正旦大会,裒问亮:『闻江州有孟嘉,何在?』亮曰:『在坐,卿但自觅。』裒历观久之,指嘉曰:『将无是乎?』亮欣然而笑,喜裒得嘉,奇嘉为裒所得,乃益器之。后为征西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寮毕集,时佐史并著戎服,风吹嘉帽堕落,温戒左右勿言,以观其举止。嘉初不觉,良久如厕,命取还之。令孙盛作文嘲之,成,箸嘉坐。嘉还即答,四坐嗟叹。」

简释

孟嘉帽:喻气度非凡,潇洒倜傥。唐独孤及《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龙山:喻欢宴。唐末湾《重阳日陪韦卿宴》:“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睽。”


例句

贵重近臣光绮席,笑怜从事落乌纱。 令孤楚 奉和严石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登楼王粲望,落帽孟嘉情。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

欣然为之醉,乌帽危不堕。此日山中怀,孟公不如我。 唐彦谦 九日游中溪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严维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宿酲犹落帽,华发强扶冠。 严维 九月十日即事

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 孟浩然 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 张登 重阳宴集同用寒字

清秋将落帽,子夏正离群。 张贲 贲中间有吴门旅泊之什蒙鲁望垂和更作一章以伸酬谢

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龙山。 戎昱 九日贾明府见访

不弃遗簪旧,宁辞落帽还。 朱放 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

想见龙山会,良辰亦似今。 朱湾 九日登青山

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睽。 朱湾 重阳日陪韦卿宴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李白 九日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李白 九日登山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李白 九日龙山饮

无心同落帽,天际望归途。 李群玉 九日越台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李群玉 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李郢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极浦沉碑会,秋花落帽筵。 杜牧 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芜湖感旧伤怀因成十六韵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 权德舆 九日北楼宴集

今日同心赏,全胜落帽年。 权德舆 和九日从杨氏姊游

今日从公醉,全胜落帽时。 权德舆 奉陪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

盍簪莲府宴,落帽龙沙醉。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书所怀且叙所知

宁知腊日龙沙会,却胜重阳落帽时。 权德舆 腊日龙沙会绝句

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独孤及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独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谁能思落帽,两鬓已添愁。 王贞白 九日长安作

卧瓮鄙毕卓,落帽嗤孟嘉。 白居易 和新楼北园偶集从孙公度周巡官韩秀才卢秀才范处士小饮郑侍御判官周刘二从事皆先归

所尚雪霜姿,非关落帽期。 许棠 白菊

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钱起 九日闭居寄登高数子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阴行先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韩愈 荐士

典故 
矛头淅米
 
剑炊
 
参军谈瞎马
 
淅米矛头
 
夜半深池
 
矛头岂容淅
 
险句矛头
 
剑米危炊

相关人物
桓玄
 
殷仲堪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排调〉~820~
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白布缠棺竖旒旐。」殷曰:「投鱼深渊放飞鸟。」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顾恺之〉~2404~
恺之好谐谑,人多爱狎之。后为殷仲堪参军,亦深被眷接。仲堪在荆州,恺之尝因假还,仲堪特以布帆借之,至破冢,遭风大败。恺之与仲堪笺曰:「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还至荆州,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桓玄时与恺之同在仲堪坐,共作了语。恺之先曰:「火烧平原无遗燎。」玄曰:「白布缠根树旒旐。」仲堪曰:「投鱼深泉放飞鸟。」复作危语。玄曰:「矛头淅米剑头炊。」仲堪曰:「百岁老翁攀枯枝。」有一参军云:「盲人骑瞎马临深池。」仲堪眇目,惊曰:「此太逼人!」因罢。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简释

淅米矛头:指危险或不可能的事。金元好问《感事》:“富贵何曾润髑髅,直须淅米向矛头。”

典故
屋三间
 
三间屋
 
茅三间
 
三间老屋
 
瓦屋三间
 
三间瓦屋
 
东头老屋
  
有弟住东头
 
参佐廨中陆士龙
 
老屋高眠
 
茅屋著机会

相关人物
陆机
 
陆云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赏誉〉~443~
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士龙为人,文弱可爱。士衡长七尺馀,声作钟声,言多慷慨。

例句

谁怜芳草生三径,参佐桥西陆士龙。 温庭筠 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

典故 
草头垂露


《乐府诗集》卷二十七〈和歌辞·相和曲中·薤露〉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古今注》卷中〈音乐〉
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
典故   
钗头十二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一〈萧衍·乐府·河中之水歌〉~520~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例句

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 白居易 酬思黯戏赠同用狂字

典故
缠头千锦
 
丽锦缠头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六〈即事〉
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韝。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杜诗详注》卷十
清·仇兆鳌注引《通鉴注》:「旧俗赏歌舞人以锦彩,置之头上,谓之锦缠头。」
典故 
长安近
 
长安远
 
长安不见
 
举头见月
 
长安在日边
 
日远长安近
 
知日近
 
长安远于日
 
举头见长安
 
日下长安近
 
出门望长安
  
日易见长安难到
 
日远长安远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
 
日近长安近

相关人物
司马昭(晋明帝)


《世说新语》中卷下《夙惠》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例句

长安远于日,山川云间之。 元稹 江陵三梦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刘长卿 清明后登城眺望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岑参 过燕支寄杜位

长安远于日,搔首独徘徊。 崔涂 春日登吴门

长安同日远,不敢咏归欤。 张南史 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张说 幽州新岁作

将交洛城雨,稍远长安日。 李峤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

长安遥向日,宗伯正乘春。 杜审言 泛舟送郑卿入京

愿枉长安日,光辉照北原。 杜甫 建都十二韵

天归京兆新,日与长安远。 权德舆 惠昭皇太子挽歌词二首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 王勃 始平晚息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王勃 白下驿钱唐少府

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灞涘长安恒近日,殷正腊月早迎新。 韦元旦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典故
强弩射潮
 
千弩射
 
射潮弩
 
三千水犀弩
 
弩注钱塘
 
钱王万弩
 
钱王羽箭
 
长堤万弩
 
潮头万弩
 
弩壮射潮
 
强弩千雕翎
  
万弩横江
 
万弩射钱塘
 
犀弩三千


《宋史》卷九十七〈河渠志七·东南诸水下·浙江〉~2396~
浙江通大海,日受两潮。梁开平中,钱武肃王始筑捍海塘,在候潮门外。潮水昼夜冲激,版筑不就,因命彊弩数百以射潮头,又致祷胥山祠。既而潮避钱塘,东击西陵,遂造竹器,积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固,民居乃奠。
《苏轼诗集》卷十〈八月十五看潮五绝〉
〈八月十五看潮五绝〉其五:「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典故 
长康痴
 
痴虎头
 
虎头风
 
虎头三绝
 
长康三绝
 
痴号
  
痴黠恺之

相关人物
顾恺之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顾恺之〉~2405~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恺之矜伐过实,少年因相称誉以为戏弄。又为吟咏,自谓得先贤风制。或请其作洛生咏,答曰:「何至作老婢声!」义熙初,为散骑常侍,与谢瞻连省,夜于月下长咏,瞻每遥赞之,恺之弥自力忘倦。瞻将眠,令人代己,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而止。……初,恺之在桓温府,常云:「恺之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画一·顾恺之〉~607~
晋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人。多才气,尤工丹青,傅写形势,莫不妙绝。谢安谓长康曰:「卿画自生人已来未有。」又云:「卿画苍苍,古来未有。」曾以一橱画暂寄桓玄,皆其妙迹所珍秘者,封题之。其后玄闻取之,诳云不开。恺之不疑被窃,直云:「妙画通神,变化飞去,犹人之登仙也。」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又尝悦一怜女,乃画女于壁,当心钉之。女患心痛,告于长康,康遂拔钉。乃愈。又尝欲写殷仲堪真,仲堪素有目疾,固辞。长康曰:「明府无病,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便如轻云蔽日。」画人物,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貌,正在阿堵之中。」又画裴楷真,颊上乃加三毛。云:「楷俊郎,有鉴识。具此,观之者定觉殊胜。」嵇康赠以四言诗,画为图。常云:「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又画谢幼舆于一岩中,人问其故。云:「一丘一壑,此(明抄本此字上有谓之二字)子宜置岩壑中。」长康又尝于瓦棺寺北殿内画维摩居士,画毕,光辉月余。《京师寺记》云,兴宁中,瓦棺寺初置僧众,设刹会,请朝贤士庶宣疏募缘。时士大夫莫有过十万者,长康独注百万。长康素贫,众以为大言。后寺僧请勾疏,长康曰:「宜备一壁。」闭户不出(不出原作往来,据明抄本改)一月余,所画维摩一躯工毕。将欲点眸子,乃谓僧众曰:「第一日观者,请施十万;第二日观者,请施五万;第三日观者,可任其施。」及开户,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及百万。刘义庆《世说》云,桓大司马每请长康与羊欣讲论画书,竟夕忘疲。
典故 
长亭树
 
桓公柳
  
江潭树老
 
江头柳十寻
  
桓大将军枝条如此
 
桓公叹柳
 
江潭杨柳忆手种
 
柳犹如此
 
太息攀树
 
泫泪攀枯柳

相关人物
桓温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4~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晋书》卷八十一〈桓宣列传·(族子)桓温〉~28~
伊性谦素,虽有大功,而始终不替。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曰:「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典故

《后汉书》卷三十六〈郑范陈贾张列传·贾逵〉~234~
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人也。九世祖谊,文帝时为梁王太傅。曾祖父光,为常山太守,宣帝时以吏二千石自洛阳徙焉。父徽,从刘歆受左氏春秋,兼习国语、周官,又受古文尚书于涂恽,学毛诗于谢曼卿,作左氏条例二十一篇。……逵悉传父业,弱冠能诵左氏传及五经本文,以大夏侯尚书教授,虽为古学,兼通五家谷梁之说。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閒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性恺悌,多智思,俶傥有大节。尤明左氏传、国语,为之解诂五十一篇,永平中,上疏献之。显宗重其书,写藏秘馆。

简释

长头:喻博学之士。宋陆游《秋晚寓叹》:“一端聊自慰,问事有长头。”

典故  
作诗瘦
 
嘲饭颗
 
饭山瘦
 
杜甫山
 
诗中瘦
 
瘦如饭颗
 
相逢瘦
 
子美瘦
 
饭山嘲
 
山头杜甫
 
饭颗山逢
 
饥吟饭颗山
 
瘦拾遗
 
饭颗嘲杜甫

相关人物
李白
 
杜甫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传下·杜甫〉~5055~
天宝末诗人,甫与李白齐名,而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而有饭颗山之嘲诮。
《本事诗·高逸》
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齐名,先后合德。其论诗云:「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与!」故陈、李二集,律诗殊少。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故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
《六一诗话》
李白〈戏杜甫〉云:「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太瘦生」,唐人语也,至今犹以「生」为语助,如「作?生」、「何似生」之类是也。
《國語辭典》:痴叔  拼音:chī shú
晋代王济之叔王湛。王湛有才德,人皆不知而以为痴。王济尝与其论《周易》,湛剖析精妙,且有奇趣。武帝亦以湛为痴,每见济,辄调侃问其痴叔死否。王济答以王湛并不痴,并推崇其才在山涛以下,魏舒以上。王湛因而闻名。见《晋书。卷七五。王湛传》。
《國語辭典》:一枝春  拼音:yī zhī chūn
1.梅花。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宋。黄庭坚 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诗四首之一:「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
2.词牌名。宋杨缵自度曲。
3.曲牌名。南曲入黄钟宫正曲。
分類:梅花
《漢語大詞典》:梅花使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诗曰:‘折梅逢驛使,寄与 陇 头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梅花使”为驿使的美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驛长不遇梅花使。”
分類:驿使
《漢語大詞典》:梅驿(梅驛)
驿所的雅称。 宋 范成大 《梦玉人引》词:“从此尊前,便顿然少箇, 江 南羇客。不忍怱怱,少驻船梅驛。” 宋 陆游 《蓦山溪·送伯礼》词:“梅驛外,蓼滩边,只待除书看。”参见“ 梅花使 ”。
分類:雅称
《漢語大詞典》:梅花使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诗曰:‘折梅逢驛使,寄与 陇 头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梅花使”为驿使的美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驛长不遇梅花使。”
分類:驿使
《漢語大詞典》:赠远(贈遠)
赠送东西给远行的人。 元 黄清老 《古诗送王君冕归陕西》之六:“锦囊可赠远,愧非明月珠。” 明 茅孝若 《苏园翁》:“耒耜之餘编草屨,同革舃般坚靭哩,赠远輒相貽。”
《漢語大詞典》:陆凯传情(陸凱傳情)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陆凯 与 范曄 相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诣 长安 与 曄 ,并赠花诗‘折花逢驛使,寄与 陇头 人。 江 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陆凯传情”为咏梅之典。 宋 钱惟演 《柳絮》:“ 陆凯 传情梅暗落, 韩凭 遗恨蝶争飞。”
《漢語大詞典》:驿寄梅花(驛寄梅花)
同“ 驛使梅花 ”。 宋 秦观 《踏莎行》词:“驛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漢語大詞典》:驿路梅花(驛路梅花)
同“ 驛使梅花 ”。 唐 牟融 《送范启东还京》诗:“官桥杨柳和愁摘,驛路梅花带雪看。”
《國語辭典》:共工  拼音:gōng gōng
1.神话传说中炎帝的后裔。相传与颛顼争天子失败,怒触不周山而导致天柱折,地维绝。见汉。王充《论衡。谈天》。又相传共工为水神。《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也称为「康回」。
2.职官名。尧时负责治水及掌百工事宜的官吏。《书经。尧典》:「共工方鸠僝功。」
《漢語大詞典》:吹帽
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 温 ( 桓温 )燕 龙山 ,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 嘉 不之觉。”后以“吹帽”为重九登高雅集的典故。 唐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羞将短髮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唐 韩愈 《荐士》诗:“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阳》词:“良儔,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明 何景明 《九日》诗:“吹帽他时兴,登臺此日情。”
分類:重九登高
《國語辭典》:孟嘉落帽  拼音:mèng jiā luò mào
晋代孟嘉在宴席上虽被风将帽子吹落,仍显得洒脱风流。见《晋书。卷九八。桓温传》。后形容才子名士的潇洒儒雅、才思敏捷。也作「落帽孟嘉」。
《漢語大詞典》:落帽
晋书·孟嘉传:“﹝ 嘉 ﹞后为征西 桓温 参军, 温 甚重之。九月九日, 温 燕 龙山 ,寮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 嘉 不之觉。 温 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 嘉 良久如厕, 温 令取还之,命 孙盛 作文嘲 嘉 ,著 嘉 坐处。 嘉 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后因以“落帽”作为重九登高的典故。 唐 韩鄂 《岁时纪丽·重阳》:“授衣之月,落帽之辰。” 唐 钱起 《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诗:“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明 何景明 《九日独酌简何太仆》诗:“愁来转觉登臺懒,病里谁传落帽狂。”
分類:重九登高
《国语辞典》:落帽孟嘉  拼音:luò mào mèng jiā
称扬一个人气度宽宏、潇洒儒雅。参见「孟嘉落帽」条。
《漢語大詞典》:龙山佳会(龍山佳會)
见“ 龙山会 ”。
《漢語大詞典》:龙山会(龍山會)
晋书·孟嘉传载,九月九日, 桓温 曾大聚佐僚于 龙山 。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 唐 朱湾 《九日登青山》诗:“想见 龙山 会,良辰亦似今。” 唐 赵嘏 《重阳日寄韦舍人》诗:“不知是日 龙山 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宋 吴则礼 《满庭芳·九日》词:“想见征西旧事, 龙山 会,宾主俱豪。”亦作“ 龙山佳会 ”。 宋 周紫芝 《品令》词:“休説 龙山 佳会,此情不浅。”
《国语辞典》:龙山落帽(龙山落帽)  拼音:lóng shān luò mào
晋人孟嘉在九九重阳日随桓温游于龙山,帽子被风吹落而不自觉,后如厕离位,桓温乃命孙盛坐嘉位并作文嘲弄,嘉归来见文,从容应答。见《晋书。卷九八。桓温传》。后世并用以指重阳登高饮酒等风雅情事。
《漢語大詞典》:剑头炊(劍頭炊)
形容处境危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次復作危语。 桓 曰:‘矛头淅米剑头炊。’”
分類:处境危殆
《漢語大詞典》:陆家老屋(陸家老屋)
陆机 兄弟入 洛 后,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 士龙 住东头, 士衡 住西头。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下。 清 钱谦益 《移居》诗之六:“ 杜氏 草堂元两地, 陆 家老屋总三间。”
分類:陆机兄弟
《國語辭典》:草头露(草頭露)  拼音:cǎo tóu lù
草上朝露易乾。比喻不能持久。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國語辭典》:十二金钗(十二金釵)  拼音:shí èr jīn chāi
1.金钗,古代妇女的发饰,借指贵妇。十二金钗比喻众多的姬妾。唐。长孙佐辅〈古宫怨〉诗:「三千玉貌休自誇,十二金钗独相向。」明。陈与郊《昭君出塞》:「压倒三千粉黛,惊回十二金钗。」
2.红楼梦中的十二名女子。指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等十二位。
《国语辞典》:金钗十二(金钗十二)  拼音:jīn chāi shí èr
形容姬妾众多。唐。白居易〈酬思黯戏赠同用狂字〉诗:「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明。梅鼎祚《玉合记》第九出:「料我郎君虽无粉黛三千,不少金钗十二,尚堪换马,何况赠君。」
《漢語大詞典》:金钗十二行(金釵十二行)
南朝 梁武帝 《河中之水歌》:“ 河 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 女儿名 莫愁 ……头上金釵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后以比喻姬妾之众多。 唐 白居易 《酬思黯戏赠》诗:“钟乳三千两,金釵十二行。”自注:“ 思黯 自夸前后服钟乳三千两,甚得力。而歌舞之妓颇多。”《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娇妾美婢,倚翠偎红;金釵十二行,锦障五十里。” 清 赵翼 《偶得》诗之七:“金釵十二行,本非书生事。”
分類:姬妾众多
《漢語大詞典》:对日(對日)
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出处有二:(1)后汉书·黄琬传:“ 建和 元年正月日食……太后詔问所食多少, 琼 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 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 琼 大惊,即以其言应詔,而深奇爱之。”(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 明帝 数岁,坐 元帝 膝上,有人从 长安 来……因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 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 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 长安 。’”后因以“对日”为形容幼年聪慧之典。 北周 庾信 《伤王司徒褒》诗:“青衿已对日,童子即论天。” 唐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
《漢語大詞典》:长安日(長安日)
(1).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明帝 数岁,坐 元帝 膝上。有人从 长安 来, 元帝 问 洛 下消息,澘然流涕。 明帝 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 异之。明日,集羣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 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 长安 。’”后因以“长安日”指 长安 。 唐 李峤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诗:“将交 洛城 雨,稍远 长安 日。”
(2).指代君王。 唐 张说 《幽州新岁作》诗:“遥遥西向 长安 日,愿上 南山 寿一杯。”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愿枉 长安 日,光辉照北原。”
分類:君王长安
《漢語大詞典》:射潮
(1).相传 吴越王 钱鏐 射潮筑塘的故事。 宋 苏轼 《表忠观碑》:“仰天誓江,月星晦蒙;强弩射潮,江海为东。”宋史·河渠志七:“ 淛江 通大海,日受两潮。 梁 开平 中, 钱武肃王 始筑捍海塘,在 候潮门 外。潮水昼夜衝激,版筑不就,因命彊弩数百以射潮头,又致祷 晋山祠 。既而潮避 钱塘 ,东击 西陵 ,遂造竹器,积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固,民居乃奠。” 柳亚子 《海宁观潮有作》诗:“我亦廿年惭后死,射潮穿象两蹉跎。”
(2). 东汉 马援 亦有射潮故事,见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射潮及所引 清 屈大均 《射潮歌》
分類:吴越马援
《漢語大詞典》:痴绝(癡絶)
晋书·顾恺之传:“ 愷之 在 桓温 府,常云:‘ 愷之 体中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故俗传 愷之 有三絶:才絶,画絶,痴絶。”后以“痴絶”为藏拙或不合流俗之典。 宋 苏轼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之一:“才疎正类 孔文举 ,痴絶还同 顾长康 。”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 盘龙 痴絶求鹅炙。这先生、黄齏瓮熟,味珍无价。”
《漢語大詞典》:顾虎头(顧虎頭)
东晋 画家 顾恺之 小字 虎头 ,故称。亦借指画家。 唐 杜甫 《题玄武禅师屋壁》诗:“何年 顾虎头 ,满壁画沧洲。” 仇兆鳌 注:“ 杜修可 曰: 顾愷之 ,小字 虎头 。” 明 徐士俊 《春波影》第三出:“ 汉 家自恨 毛延寿 ,底事全凭 顾虎头 。” 清 戴名世 《〈有明历朝小题文选〉序》:“古之能传神者惟 顾 陆 , 苏子瞻 称引 顾虎头 之言推而广之。”
《漢語大詞典》:司马树(司馬樹)
晋 大司马 桓温 所植之柳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桓公 北征,经 金城 ,见前为 琅邪 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喻时光流逝,年华易失。 明 高启 《题大黄痴天池石辟图》诗:“当时同游已少在,我今未老形先疲。人生扰扰嗟何为,不达但为高人嗤。 汉南 已老司马树, 峴首 已仆 羊公 碑。”
《漢語大詞典》:柳老悲桓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桓公 ( 桓温 )北征,经 金城 ,见前为 琅邪 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柳老悲桓”谓人老感叹华年易逝。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柳老悲 桓 ,松高对 阮 ,未办为邻地。”
分類:感叹
《国语辞典》:树犹如此(树犹如此)  拼音:shù yóu rú cǐ
树木尚且有这么大的变化。参见「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条。暗指人事的变迁比树木更剧烈。多用以感叹时光的流逝。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漢語大詞典》:长头(長頭)
犹言高个子。后汉书·贾逵传:“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閒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 贾长头 。’”南史·范岫传:“ 南乡 范云 谓人曰:‘诸君进止威仪,当问 范长头 。’以 岫 多识前代旧事也…… 岫 长七尺八寸,资容奇伟。”后以喻博学者。 宋 苏轼 《迨砚铭》:“得之艰,岂轻授。旌苦学,畀长头。” 宋 汪应辰 《〈石林燕语〉序》:“盖公文章大手,学问长头。” 宋 陆游 《秋晚寓叹》诗:“一端聊自慰,问事有长头。”
指领先的人。 唐 王建 《织锦曲》:“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官供进簿。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
指花销后剩馀的零头。《天雨花》第六回:“ 毛成 又来吃茶,称出几分银子,要 陈济川 去买十香糕一匣。 济川 贪有长头赚,买了香糕就转程。”
《國語辭典》:太瘦生  拼音:tài shòu shēng
生,语助词,无义。「太瘦生」指太瘦弱。唐。李白 戏赠杜甫诗:「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宋。苏轼 次韵答顿起二首之二:「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
分類:语助词
《漢語大詞典》:饭颗山(飯顆山)
相传是 唐 代 长安 附近的一座山。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白 ( 李白 )才逸气高,与 陈拾遗 齐名……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於声调俳优哉!’故戯 杜 曰:‘ 饭颗山 头逢 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后遂用作表示诗作刻板平庸或诗人拘守格律或刻苦写作的典故。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之十:“学似 斲轮扁 ,诗如 饭颗山 ,室中餘一剑,无气斗牛间。” 金 元好问 《论诗》之十五:“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顦悴 饭山 前。” 清 唐孙华 《夏月盛暑贫甚戏作》诗之二:“梧风入座散炎暉,热客长辞闔两扉。 饭颗 形容原自瘦,膏粱性质但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