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头晕(頭暈)  拼音:tóu yūn
头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众人都被风颠得头晕,个个呵欠连天,都不肯同去。」《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坐在船上,忽然一时头晕上来,两眼昏花。」
《國語辭典》:晕头(暈頭)  拼音:yūn tóu
讥人头脑不清,昏乱糊涂。
分類:头脑昏乱
《漢語大詞典》:私塞
谓头脑被私念阻塞。《宋书·颜延之传》:“公通,可以使神明加响;私塞,不能令妻子移心。”
《漢語大詞典》:痰迷
(1).指癫痫。 郭沫若 《一只手》四:“她素来是有这种痰迷症的,停不一会儿自己会好起来,最好你不要动她。”参见“ 痰迷心窍 ”。
(2).比喻头脑发昏,神智不清。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王土地》:“居停谓先生思为官,入痰迷矣。”
《國語辭典》:痰迷心窍(痰迷心竅)  拼音:tán mí xīn qiào
精神迷乱,神智不清。《红楼梦》第四六回:「上次南京信来,金彩已经得了痰迷心窍,那边连棺材银子都卖了,不知如今是死是活。」《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平时同人谈天,不是骂军机,就是骂督抚,大众听了,都说他是痰迷心窍。」
《國語辭典》:惛眊  拼音:hūn mào
神智昏乱,视力不明。形容人年老体衰。唐。上官仪〈为太仆卿刘基请致仕表〉:「风雨之疾,惛眊日甚。」
《漢語大詞典》:热昏(熱昏)
犹发昏。谓神志不清或头脑发热。《玉佛缘》第四回:“呸!你也要算是热昏,我明天为着玉佛,生意都不做了,倒来拉你不成?” 鲁迅 《二心集·宣传与做戏》:“倘使他们扮演一回之后,就永远提着青龙偃月刀或锄头,以 关老爷 、 林妹妹 自命,怪声怪气,唱来唱去,那就实在只好算是发热昏了。”
《漢語大詞典》:有清头(有清頭)
(1).头脑清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王爵 不则一日,到了 山东 ,寻着兄弟 王禄 ,看见病虽沉重,还未曾死,原来这些色病,固然到底不救,却又一时不死,最有清头的。”
(2).方言。懂得事理;有分寸。
《漢語大詞典》:晕乎乎(暈乎乎)
谓头脑发昏。 向春 《煤城怒火》第十二章:“ 梁森 哈哈狂笑,‘队长的计策又高一着。好,钱送来,咱请 周学昌 喝个晕乎乎!’”
分類:头脑发昏
《漢語大詞典》:晕头打脑(暈頭打腦)
头脑昏乱,糊里糊涂。 老舍 《骆驼祥子》十九:“ 祥子 晕头打脑的没甚听明白,可是有些害怕。”
《國語辭典》:晕头转向(暈頭轉向)  拼音:yūn tóu zhuàn xiàng
神志昏眩的样子。如:「他近来忙得晕头转向。」也作「晕头巴脑」。
《漢語大詞典》:晕晕忽忽(暈暈忽忽)
亦作“ 晕忽忽 ”。 形容头脑发昏,不清醒。 老舍 《骆驼祥子》十九:“他一点主意也没有,成天际晕晕忽忽的,不知怎样才好。” 杨朔 《〈铁流〉的故事》:“本来老三最怕上文化、政治课,一上课头就晕忽忽的,不知怎的却对《铁流》那么着迷。” 李準 《李双双小传》:“ 喜旺 平常在食堂里只做家常饭,正想‘露一手’。又听 孙有 左夸奖右夸奖,脑子就有点晕晕忽忽了。”
《國語辭典》:头晕目眩(頭暈目眩)  拼音:tóu yūn mù xuàn
头脑昏沉,视觉模糊。如:「校对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真令人头晕目眩。」也作「头昏眼花」。
《國語辭典》:痰迷心窍(痰迷心竅)  拼音:tán mí xīn qiào
精神迷乱,神智不清。《红楼梦》第四六回:「上次南京信来,金彩已经得了痰迷心窍,那边连棺材银子都卖了,不知如今是死是活。」《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平时同人谈天,不是骂军机,就是骂督抚,大众听了,都说他是痰迷心窍。」
《國語辭典》:头昏眼花(頭昏眼花)  拼音:tóu hūn yǎn huā
头脑昏沉,视觉模糊。《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今日穷了,休说是外人,嫡亲儿媳也受他这般冷淡,回头自思,怎得不恼?一气气得头昏眼花,饮食多绝了。」也作「头昏眼暗」、「头昏眼晕」。
《國語辭典》:心灵手巧(心靈手巧)  拼音:xīn líng shǒu qiǎo
心思聪敏而手艺精巧。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九出:「香姐心灵手巧,一捻针线,就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