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打败(打敗)  拼音:dǎ bài
1.打败仗。《通俗常言疏證。武备。打败》引《北史。邵护传》:「相将至唐河北,被定州官军打败。」
2.战胜。如:「他奋勇力战,终于打败敌手。」
《國語辭典》:挫败(挫敗)  拼音:cuò bài
挫折失败。《清史稿。卷四五七。董履高列传》:「全胜治军四十年,与士卒同甘苦,故临阵咸为效命;又善以寡击众,身经数百战,未尝一挫败。」
《漢語大詞典》:溃师(潰師)
谓军事上失败。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其后 符离 溃师,虽府库殫竭,士卒物故,而 寿皇 雄心远虑,无日不在中原。”
《漢語大詞典》:败功(敗功)
犹败事。失败之事;败坏事情。国语·周语中:“本有保则必固,时动而济则无败功。”《韩诗外传》卷八:“所师者一人,足以虑无失策,举无败功矣。”
《漢語大詞典》:佯输(佯輸)
假装失败。《西游记》第九十回:“师父先前赌斗,只见一身;及后佯输而回,却怎么就有百十位师身?”
分類:假装失败
《漢語大詞典》:踬蹶(躓蹶)
绊倒。比喻遭受挫折而失败。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下:“ 省原 儒家子,为乡塾师,涉讼躓蹶,始投身浄士。” 清 尤怡 《杂感》诗之三:“慎尔失故步,躓蹶乃貽羞。”
《國語辭典》:跟头(跟頭)  拼音:gēn tou
1.身体倒翻,头朝地的姿势。如:「翻跟头」。《儒林外史》第三回:「一声吩咐过了,两傍走过几个如狼似虎的公人,把那童生叉著膊子,一路跟头,叉到大门外。」也作「根头」。
2.比喻遭遇挫折或出丑。如:「这次拔河比赛,咱们跟头可栽大啦!」
《漢語大詞典》:跟头戏(跟頭戲)
指以头竖地倒挺翻身的杂技。
分類:翻身杂技
《漢語大詞典》:觔斗
1.亦作"觔兜"。
2.唐代散乐的一种。翻跟斗。
3.跟头。
4.比喻失败或出丑。常与"栽"字连用。
《漢語大詞典》:脱败(脱敗)
(1).脱落衰败。 宋 王安石 《祭曾博士文》:“地大天穹,有时而毁。星日脱败,山倾谷圮。”
(2).倘若失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成:“脱败,则丧气出耳。倘有万分一,鶉鬭胜, 王 必欲市之。”
《国语辞典》:落败(落败)  拼音:luò bài
失败、被打败。如:「他力拼十回合后,仍以一分落败。」
《漢語大詞典》:磋跌
犹蹉跌。失败。 黄远庸 《历历伤心录》:“大借款之真正成议,亦必磋跌,幸而 蒙 事解决,则其他外交问题又復发生。”
分類:失败
《漢語大詞典》:溃退(潰退)
失败而退却。 何其芳 《记王震将军》:“ 山西 国民党军队正处于一种潮水似的溃退中。”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六章:“敌人鬼哭狼嗥,丢下几大片死尸,向下溃退。”
《國語辭典》:算帐(算帳)  拼音:suàn zhàng
1.计算帐目。《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店家才放了手,算一算帐,取了钱去。」《文明小史》第二○回:「只得招呼堂倌前来算帐,堂倌屈指一算,须得一百五十二文。」也作「算账」。
2.与人争执较量,以解决纠纷。往往含报复之意。《红楼梦》第六八回:「若有走失逃亡,一概和你们算帐。」《老残游记二编》第五回:「我下午拜泰安府,请他先把你这狗才打了,递解回籍,再同你们主人算帐!」
《國語辭典》:服输(服輸)  拼音:fú shū
承认失败。如:「人要能不服输的精神,才能愈挫愈勇,屹立不摇。」也作「伏输」。
《國語辭典》:伏输(伏輸)  拼音:fú shū
承认失败。《董西厢》卷三:「遮莫贼军三万垓,便是天蓬黑煞,见他应也伏输。」也作「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