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挫劫
失败。 清 傅维鳞 《明书·乱贼传二·刘六》:“一时王师挫劫,国威重损。”
分類:失败
《國語辭典》:桡败(橈敗)  拼音:náo bài
覆败、失败。《左传。成公二年》:「畏君之震,师徒桡败。」
分類:失败挫败
《漢語大詞典》:败桡(敗橈)
失败;挫折。 唐 韩愈 《答柳柳州食虾蟆》诗:“大战 元鼎 年,孰强孰败橈?”新唐书·房琯传:“时天下多故,急於谋略攻取,帝以吏事绳下,而 琯 为相,遽欲从容镇静以辅治之,又知人不明,以取败橈,故功名隳损云。”
分類:失败挫折
《國語辭典》:翻跟头(翻跟頭)  拼音:fān gēn tou
1.头手同时著地,臀部翘起,脚用力一蹬,使身子翻转过来的一种动作。也称为「翻跟斗」、「翻金斗」、「翻觔斗」、「翻筋斗」、「打跟头」、「打筋斗」。
2.大陆地区指用比原价高一倍或数倍的价钱卖出。也称为「翻跟斗」、「翻筋斗」。
《漢語大詞典》:溃偾(潰僨)
谓失败。明史·傅宗龙汪乔年等传赞:“ 汪乔年 、 杨文岳 奋力以当贼锋,而终於溃僨。”
分類:失败
《国语辞典》:裂致  拼音:liè zhì
失败。《西游记》第二三回:「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饿鬼。』那个不要如此?都这般扭扭捏捏的拿班儿,把好事都弄得裂致了。」
分类:失败
《漢語大詞典》:蹉败(蹉敗)
失败。 梁启超 《论支那独立之实力与日本东方政策》:“去年始一著手,未得行其志,遽遭幽闭,新政蹉败。”
分類:失败
《國語辭典》:弃甲曳兵(棄甲曳兵)  拼音:qì jiǎ yì bīng
抛弃铠甲,拖著兵器。形容战败逃走的狼狈状。《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被公子翚奋勇当先,只一阵,杀得宋兵弃甲曳兵,逃命不迭。」
《國語辭典》:龙蛇(龍蛇)  拼音:lóng shé
1.龙和蛇。比喻非凡的人。《易经。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2.比喻英雄与凡夫。元。马致远 夜行船。百岁光阴套。乔木查曲:「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元。王伯成《贬夜郎》第四折:「大唐家朝冶里龙蛇不辨,禁帏中共猪狗同眠。」
3.比喻怀才隐退。《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
4.形容草书纵逸的笔势。唐。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宋。陆游〈汉宫春。羽箭雕弓〉词:「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5.矛戟类的兵器。唐。吕温〈代郑相公谢赐门戟状〉:「武库龙蛇,忽追飞于陋巷。」
《國語辭典》:龙蛇混杂(龍蛇混雜)  拼音:lóng shé hùn zá
比喻愚贤不一的人混在一起。《红楼梦》第九回:「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我这座国子监衙门,管著天下十七省龙蛇混杂的监生。」也作「龙蛇浑杂」、「龙蛇杂处」、「鱼龙混杂」。
《國語辭典》:陨越(隕越)  拼音:yǔn yuè
比喻失职。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小臣狂妄,冒渎天威,甘俟斧钺,不胜陨越之至。」
《國語辭典》:覆辙(覆轍)  拼音:fù chè
翻过车的道路。比喻曾经失败的做法,足为后人鉴戒。如:「重蹈覆辙」。《大宋宣和遗事。贞集》:「寇迫而不彻䌽山,恐妨行乐。此宣和之覆辙可戒也。」
《國語辭典》:覆车(覆車)  拼音:fù chē
1.翻车。比喻事情败坏。《周礼。冬官考工记。辀人》:「既克其登,其覆车也必易。」《史记。卷七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甘茂》:「禽困覆车,公破韩,辱公仲,公仲收国复事秦,自以为必可以封。」南朝宋。裴骃。集解:「譬禽兽得困急,犹能抵触倾覆人车。」晋。潘岳〈西征赋〉:「酒池鉴于商辛,追覆车而不寤。」
2.比喻失败的教训。《后汉书。卷四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翟酺》:「然禄去公室,政移私门,覆车重寻,宁无摧折。」宋。司马光 三月晦日登丰州故城诗:「满川战骨知谁罪,深属来人戒覆车。」
3.捕鸟工具。《尔雅。释器》:「罦,覆车也。」晋。郭璞。注:「今之翻车也,有两辕,中施罥以捕鸟。」《说郛。卷一○七。解鸟语经》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宣谓吏曰:『前有覆车,此雀相随欲往食。』行数里,果有覆车。」
《國語辭典》:失利  拼音:shī lì
1.战败、打败仗。《喻世明言。卷六。葛令公生遣弄珠儿》:「主上在夹寨失利,唐兵分道入寇。」
2.吃亏、丧失利益。《红楼梦》第五八回:「深恐不令芳官认他做乾娘,便有许多失利之处,故心中只要买转他们。」
《國語辭典》:破产(破產)  拼音:pò chǎn
1.丧失所有的家产。《新唐书。卷一五九。列传。卢坦》:「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
2.一般认为当债务人财产不足清偿债务时即为破产;但依《破产法》之规定,破产须经和解或破产程序并由法院宣告。
《國語辭典》:教训(教訓)  拼音:jiào xun
1.教导训戒。《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近来蒙少爷的教训,才晓得书是该念的。」《文明小史》第二二回:「老夫子教训得极是,兄弟偏见了。」
2.从失败或错误的经验中取得的认识。如:「你应牢记这一次的教训,下次才不会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