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5,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颓城
断绠
倡随
并蒂莲
震巽
鸳鸯枕
贤卿
三生愿
燕好
床帏
谐老
七教
连枝树
房帏
合欢杯
《分类字锦》:颓城(颓城)
皇甫谧列女传齐人杞梁袭莒战而死其妻就夫之死城下哭之七日而城崩
分类:夫妇
《漢語大詞典》:断绠(斷綆)
(1).断了的汲水绳。比喻前后不连贯。《〈通志〉总序》:“语其异也,则前王不列於后王,后事不接於前事……如此之类,岂胜断綆?”
(2).断了的汲水绳。比喻夫妇恩断缘绝。 清 洪升 《长生殿·情悔》:“只指望两情如金似鈿,又怎知翻做断綆。”
《國語辭典》:倡随(倡隨)  拼音:chàng suí
夫倡妇随。比喻夫妇感情和睦。《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从此你我三个人须要唱随和睦,同心合力,侍奉双亲,答报天恩。」
分類:夫妇唱和
《國語辭典》:夫唱妇随(夫唱婦隨)  拼音:fū chàng fù suí
比喻夫妻和睦。参见「夫倡妇随」条。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秀才,你怎生这般说,岂不闻夫唱妇随也呵。」《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我与你九岁上定亲,指望长大来夫唱妇随。」
《國語辭典》:并蒂莲(並蒂蓮)  拼音:bìng dì lián
并排长在同一根茎上的两朵莲花。比喻恩爱的夫妻。也称为「并头莲」。
《漢語大詞典》:震巽
《易》六十四卦中的二卦名。《易·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后因以“震巽”指代男女、夫妻。 明 无心子《金雀记·作赋》:“阴阳和叶,震巽豪彩。《葛覃》恐其失时,《摽梅》恐其来欲。”此指比喻夫妻的鸾凤。
《漢語大詞典》:鸳鸯枕(鴛鴦枕)
绣有鸳鸯的枕头。为夫妻所用。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燻。” 宋 晁端礼 《鹧鸪天》词:“晓来苔上拾残英,连教贮向鸳鸯枕,犹有餘香入梦清。” 郁达夫 《题〈杨妃醉卧图〉》诗:“海上有仙山,梦压鸳鸯枕。”亦省称“ 鸳枕 ”。 唐 杨衡 《咏春色》:“夕迷鸳枕上,朝漫綺弦中。”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并连鸳枕,如双双比目同波;共展香衾,似对对春蚕作茧。”白雪遗音·马头调·桐叶惊风:“对银灯,独自斜把鸳枕靠,暗自伤悼。”
《漢語大詞典》:贤卿(賢卿)
(1).古代夫妇间的爱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幽媾》:“贤卿有心恋於小生,小生岂敢忘于贤卿乎!”
(2).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陈白尘 《大风歌》第一幕:“贤卿,带他去办!”
分類:夫妇爱称
《漢語大詞典》:三生愿(三生願)
指世世结为夫妇的愿望。 明 汪廷讷 《种玉记·笺允》:“那更神凝秋水,貌比芳莲,堪遂我三生愿。”《红楼梦》第一回:“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参见“ 三生 ”。
《國語辭典》:三生  拼音:sān shēng
佛教用语:(1)三辈子。《增壹阿含经》卷二三:「我时我忆宿命之事,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三十、四十、五十、百生、千生成败之劫,皆悉分别。」(2)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清。龚自珍〈人月圆〉:「三生慧业,万古才华。」
《國語辭典》:燕好  拼音:yàn hǎo
1.友好。《左传。昭公十六年》:「二三君子以君命贶起,赋不出郑志,皆昵燕好也。」晋。杜预。注:「赋示亲好。」
2.夫妻恩爱,闺房谐乐。《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月夜不寐,愿修燕好。」
《國語辭典》:床帏(床幃)  拼音:chuáng wéi
挂在床上的帐幕。《文选。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漢語大詞典》:谐老(諧老)
谓夫妻谐合到老。《水浒传》第二五回:“等待夫孝满日,大官人娶了家去。这个不是长远夫妻,谐老同欢?”《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重教 蒋震卿 夫妇拜天地成礼,厚赠粧奩,送他还家,夫妻谐老。”
《漢語大詞典》:七教
(1).古指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互相间各自应当遵从的伦理规范。礼记·王制:“司徒脩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 孔颖达 疏:“七教,即父子一、兄弟二、夫妇三、君臣四、长幼五、朋友六、宾客七也。”荀子·大略:“修六礼,明七教。”
(2).古指敬老、尊齿、乐施、亲贤、好德、恶贪、廉让七种道德规范。《孔子家语·王言》:“昔者明王内修七教,外行三至…… 曾子 问:‘敢问何谓七教?’ 孔子 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此之谓之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大戴礼记·王言“尊齿”作“顺齿”,“廉让”作“强果”。
《漢語大詞典》:强果
亦作“彊果”。 坚强果敢。《逸周书·谥法》:“猛以彊果曰威。”新唐书·杜伏威传:“少彊果,膂力絶人。” 宋 王安石 《广西转运使屯田员外郎苏君墓志铭》:“其言恬然,无有怨悔,遇事强果,未尝少屈。” 清 姚鼐 《张逸园家传》:“都御史为人端凝朴慎,而君慷慨强果。”
《國語辭典》:连枝树(連枝樹)  拼音:lián zhī shù
比喻恩爱夫妻。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短桑科长不出连枝树,沤麻坑养不活比目鱼。」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你不肯垒花台,装绣槛,灌香泥,壅宿土,趁东风培养起连枝树。」
《漢語大詞典》:房帏(房幃)
亦作“ 房闈 ”。 寝室;闺房。亦借指夫妻间的情爱。明史·申佳胤传:“死於疾,死於利,死於刑戮,於房幃,於鬭战,均死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公主·驸马再选:“公主嫠居数年而殁,竟不识人间房幃事。”《东周列国志》第三四回:“夫人割房闈之爱,以成公子之名,贤德千古罕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云栖:“妾所以乐得良人者,非不能甘岑寂也……挂名君籍,当为君奉事老母,作内纪纲。若房闈之乐,请与别人探讨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夫房幃秘地,男女幽期,曖昧难明,嫌疑易起。”
《漢語大詞典》:合欢杯(合歡杯)
旧时婚礼,新婚夫妇合饮的酒杯,象征合欢偕老。 唐 黄滔 《催妆》诗:“烟树迥垂连蒂杏,綵童交捧合欢杯。”红楼梦第九四回:“莫道此花知识浅,欣荣预佐合欢杯。” 魏巍 《依依惜别的深情》:“战士们还把最心爱的东西,留赠给人民军的战友……有洞房花烛之夜的合欢杯,还有未婚妻用红毛线织成的腰带。”参见“ 合卺 ”。
《國語辭典》:合卺(合巹)  拼音:hé jǐn
婚礼中,新郎新娘两人交杯共饮。语出《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后世遂以合卺称「结婚之礼」。《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合卺之夕,凡属两姓亲朋,无有不来的。」也称为「喝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