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1,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飞符
裁度
廑念
转关
总会
平宁
天法
胁制
浮文
极地
修斋
沈没
缉捕
妄诞
救止
《漢語大詞典》:飞符(飛符)
(1).谓祭起符箓。 唐 顾况 《步虚词》:“飞符超羽翼,焚火醮星辰。” 明 单本《蕉帕记·相逢》:“喜 麻姑 此日飞符,使 乐昌 今朝完镜。”
(2).指符箓。 元 柳贯 《为蒋英仲作颜辉画青山夜行图歌》:“固应 丰城 牛斗墟,龙剑夜出乘飞符。”
(3).急速传送的兵符。 明 何景明 《汉将篇》:“飞符插羽募精强,速营列阵扫边疆。”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且也千里徵调,飞符迅急,千山万水,跋涉从戎,露宿风餐,辛勤毕备。”
《國語辭典》:裁度  拼音:cái duò
推测度量而定取舍。《红楼梦》第五五回:「若照常例,只得二十两;如今请姑娘裁度著,再添些也使得。」也作「裁量」。
《國語辭典》:廑念  拼音:jǐn niàn
殷切的想念。也作「廑注」。
《漢語大詞典》:转关(轉關)
(1).以转动控制开合的机轴。六韬·军用:“渡沟壍飞桥,一閒,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着转关轆轤。”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余曾见一玉臂釵,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於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鬼神。”
(2).耍手段;玩计谋。《敦煌变文集·燕子赋》:“总是转关作呪,徒拟誑惑大王。”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几曾见寄书的颠倒瞒着鱼雁?小则小心肠儿转关。”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比如你鬼録神符,总是虚脾,大古来转关儿,在你论不得眼下高低。” 清 洪升 《长生殿·絮阁》:“却怎的劣云头只思别岫飘,将他假做抛,暗又招,转关儿心肠难料。”
(3).转折的关键。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还我 中国 之体面,决计只在须臾;遂尔毕世之功名,转关只争俄顷。”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读子一:“ 黄 老 之为 申 韩 ,此其转关乎!”
(4).见“ 转关六幺 ”。
《漢語大詞典》:转关六幺(轉關六幺)
琵琶旧曲名。 宋 范成大 《复用韵记昨日坐中剧谈及赵家琵琶之妙呈王正之提刑二绝》之二“《转关》《濩索》都传得,想见飞凰舞緑丝”自注:“ 正之 云:《转关六幺》《濩索梁州》《歷统薄媚》《醉吟商胡渭州》,此四曲,承平时专入琵琶,今不復有能传者。”亦作“ 转关緑腰 ”。 宋 姜夔 《醉吟商小品》词序:“ 石湖 老人谓予曰:‘琵琶有四曲,今不传矣,曰《濩索梁州》《转关緑腰》《醉吟商湖渭州》《歷弦薄媚》也。’”亦省称“ 转关 ”。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词:“《转关》《鑊索》,春水流絃霜入拨。”
《國語辭典》:总会(總會)  拼音:zǒng huì
1.总合会聚。汉。郑玄《六蓺论》:「孔子以六蓺题目不同,指意殊别,恐道离散,后世莫知根源,故作孝经以总会之。」《文选。张衡。西京赋》:「总会仙倡,戏豹舞罴。」
2.公益社团的最高机关。如:「中国灾胞救助总会」。
3.各分会的总机关。
《國語辭典》:平宁(平寧)  拼音:píng níng
平和宁静的安详状态。如:「夕阳西下,炊烟袅袅,乡野一片平宁。」唐。元稹 处分幽州德音:「四十年间,海内滋殖,风俗谨朴,君臣平宁,人无事端。」《宋史。卷四四二。文苑列传四。苏舜钦》:「今四圣接统,内外平宁,戎夷交欢,兵革偃息,固与夫衰微丧乱之世异,何灾变之作反过之耶?」宋。陈师道上曾枢密书:「谈者必谓世方平宁,兵不足虞,人无奸雄,有不足畏。」
《漢語大詞典》:天法
(1).上天的法度。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奬顺天法。”大戴礼记·盛德:“所以御民之嗜慾好恶,以慎天法,以成德法也。”
(2). 太平天囯 称所定的法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倘有懦弱延玩不赶紧筑营者,按照天法究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安民告示》:“天法究治,凛遵毋违。”
《國語辭典》:胁制(脅制)  拼音:xié zhì
倚恃权势,或利用弱点加以要胁控制。《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华人为之用者,独周挚、高尚等数人,馀皆胁制偷合。」也作「挟制」。
《國語辭典》:浮文  拼音:fú wén
外表华丽内容空泛的文章。《晋书。卷七九。谢安传》:「今四郊多垒,宜思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國語辭典》:极地(極地)  拼音:jí dì
1.地球南北两极圈内的地区。此区气候寒冷,最高月平均温度为摄氏十度,海陆皆为冰雪覆盖,少植物生长,亦不适合人居住。
2.极点,最高的程度。《文明小史》第二一回:「木仙却听惯了他的议论,佩服到极地。」
《國語辭典》:十地  拼音:shí dì
佛教用语:(1)依菩萨證悟的层次而分的十种境界。即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佛说十地经》卷一:「唯诸佛子,我不见有诸佛国界,彼中如来不叹说此菩萨十地者。」《西游记》第八回:「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也称为「菩萨地」。(2)菩萨十地中的第十地,仅次于佛果的境界。唐。高宗〈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國語辭典》:修斋(修齋)  拼音:xiū zhāi
会合僧众,供以斋食,谓之斋会,执行斋会称为「修斋」。
《漢語大詞典》:沈没
亦作“沉没”。
(1).没入水中。隶释·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沉没洪渊,酷烈为祸。”三国志·吴志·华覈传:“今虽颇种殖,閒者大水沉没。”南史·沈攸之传:“及攻 郢城 ,夜尝风浪,米船沉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万一买不着私盐,他便连船也不要了,等夜静时,凿穿了船底,由他沉下去,便报了个沉没。” 冰心 《我的童年》:“听说还有一艘叫做‘海天’的,因为舰长驾驶失误,触礁沉没了。”
(2).借指死亡。 明 李贽 《招魂》:“ 王逸 云:‘ 小山 之徒閔伤 屈原 身虽沉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赋以彰其志。’”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他们以自己的沉没,证明着革命的前行。他们到底并不是旁观者。”
(3).埋没;湮没。南史·鲍照传:“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轲论史书》:“夫圣 唐 鉅跡及贤士大夫事,皆磊磊轩天地,决不沉没。”
(4).落入。宋书·天文志一:“ 衡 所造浑仪,传至 魏 晋 ,中华覆败,沉没戎虏, 绩 蕃 旧器,亦不復存。”隋书·天文志上:“其仪略举天状,而不缀经星七曜。 魏 晋 丧乱,沉没西戎。”
(5).隐没;消失。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倘有沉没书札银信及伪造新闻者,轻则罚,重则罪。” 鲁迅 《野草·影的告别》:“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向培良 《飘渺的梦》:“不知卖什么东西的小贩的凄厉曳长的声音渐渐沉没在冻凝的空气里。”
(6).犹沉迷;沉浸。三国志·魏志·和洽传“ 洽 同郡 许混 者, 许劭 子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周斐 《汝南先贤传》:“ 劭 宗人 许栩 ,沉没荣利,致位司徒。”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三幕:“但从你创作者来说,你这样全心全意沉没在你的悲哀里,恐怕不能够经久吧?”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三:“如今她的全部生活仿佛就沉没在对那一去不复返的太平盛世的怀恋。”
(7).降落。 张资平 《她怅望着祖国天野》十:“赤热的火球,渐渐的沉没在远山后面。” 阿英 《流离》一:“这时月亮已经沉没,很黯黑。”
《國語辭典》:缉捕(緝捕)  拼音:qì bǔ
1.查缉搜捕。《水浒传》第一七回:「差下本管眼明手快的公人,去黄泥冈上往来缉捕。」
2.捉拿盗贼的官役。《水浒传》第一七回:「府尹看罢大惊,随即便唤缉捕人等。」
《國語辭典》:妄诞(妄誕)  拼音:wàng dàn
虚妄、不真实。《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君臣相谀,偷安度日,翰林学士常梦锡屡言冯延巳等妄诞不足信。」
《漢語大詞典》:救止
纠正,阻止。 宋 苏辙 《为兄轼下狱上书》:“臣诚哀 軾 愚於自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虽改过自新,而已陷於刑辟,不可救止。”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 秦政 妄自尊大,僭称上主皇上帝大号,无怪其作事颠倒,年祚不长也。后代效尤,遂无救止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