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少学(少學)
古代学校名。相对于太学而言。汉书·食货志上:“其有秀异者,移乡学于庠序;庠序之异者,移国学于少学。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於天子,学于大学,命曰造士。” 清 黄生 义府·少学大学:“乡学,庠序之总名也。国学,少学之异名也。对乡学而言,则曰国学;对太学而言,则曰少学。”
《漢語大詞典》:季考
(1). 宋 代太学中每一季度末举行的考试。 宋 陈亮 《变文法策》:“经术造士之意非不美,而新学《字説》何为者哉!学校课试之法非不善,而月书季考何为者哉!”宋史·选举志三:“视庠序如传舍,目师儒如路人;季考月书,尽成文具。”
(2).现代学校学期中、末举行的考试。 冰心 《离家的一年》:“季考近了,他又忙又乐,便写信回家报告放学的日期。”
《國語辭典》:俊士  拼音:jùn shì
才智出众的人。《后汉书。卷二八上。桓谭传》:「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
《漢語大詞典》:太博
太学博士或太常博士的省称。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 軾 曰:‘ 軾 自来殛恼朝庭多,今日必是赐死。死固不辞,乞归与家人诀别。’ 僎 始肯言曰:‘不至如此。’ 无颇 ( 祖无颇 )乃前曰:‘太博必有被受文字。’” 僎 , 皇甫僎 ,时为太常博士。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养素堂文集》:“ 六朝 、 唐 人称太学博士为太博。”
《國語辭典》:太学生(太學生)  拼音:tài xué shēng
在太学中就学的学生,后世称为「监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盼奴心上有一个人,乃是皇家宗人叫做赵不敏,是个太学生。」《聊斋志异。卷七。金和尚》:「儿聪慧能文,因令入邑庠;旋援例作太学生;未几,赴北闱,领乡荐。」
《國語辭典》:太学(太學)  拼音:tài xué
中国古代设立在京城,用以培养人才、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西周时已有太学之名,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为西汉设太学之始。之后历代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故养士之大者,莫大(虐)〔虖〕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更兼存心梗直,在京师太学读书。」
《漢語大詞典》:六学(六學)
(1).指六艺或六经。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杯:“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道志,故长於质;制节,故长於文;《乐》咏德,故长於风;著功,故长於事;本天地,故长於数;春秋正是非,故长於治。” 宋 叶适 《送陈彦群》诗:“众儒治六学,厥志存不朽。”
(2).谓 周 代的小学、东学、南学、西学、北学、太学。见大戴礼记·保傅北史·刘芳传:“案 郑 注《学记》, 周 则六学,所以然者,注云:‘内则设师保以教,使国子学焉;外则有太学庠序之官。’此其证也。”
(3). 唐 国子监设六馆,亦称“ 六学 ”。旧唐书·职官志三:“﹝国子监﹞祭酒、司业之职,掌邦国儒学训导之政令,有六学。一国子学,二太学,三四门,四律学,五书学,六算学也。”
《漢語大詞典》:士籍
(1). 魏 晋 南北朝 时门阀士族的名籍谱系。参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
(2).各地科考应试士人的名籍簿。参阅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置士籍》续文献通考·选举一
(3). 明 洪武 二十一年命进士立石题名于太学,以记载进士名籍,称士籍。 唐 代称进士登科记, 宋 代称进士小录。参阅续文献通考·选举二
《漢語大詞典》:璧池
古代学宫前半月形的水池。借指太学和皇帝的选士之所。 唐 罗隐 《暇日感怀因寄同院吴蜕拾遗》诗:“璧池清秩访 燕臺 ,曾捧 瀛洲 札翰来。”新唐书·归崇敬传:“古天子学曰辟雍。以制言之,壅水环繚如璧然;以谊言之,以礼乐明和天子云尔。在为泽宫,故前世或曰璧池,或曰璧沼,亦言学省。” 明 何景明 《观石鼓歌》:“璧池日月动华袞,奎阁星斗罗贞珉。”
《漢語大詞典》:二学(二學)
(1).指国学与太学。南齐书·礼志上:“今学非惟不宜废而已,乃宜更崇尚其道,望古作规,使郡县有学,乡閭立教。请付尚书及二学详议。”《魏书·李谐传》:“栖闲虚以筑馆,背城闕而为家。带二学之高宇,远三市之狭邪。”
(2).佛教语。指读诵、禅思两种修行方式。即读诵大乘经典,一心如理思维。释氏要览·志学·二学:“毘奈耶云,佛説有二种学业:一读诵,二禪思。”
《漢語大詞典》:环林(環林)
《文选·潘岳〈闲居赋〉》:“其东则有明堂辟廱,清穆敞闲。环林縈映,圆海迴渊。” 李善 注引 仲长统 《昌言》:“沟池自周,竹木自环。”后因用指明堂或太学。《陈书·儒林传·沈不害》:“故东胶西序,事隆乎三代;环林璧水,业盛於两京。” 唐 李峤 《让成均祭酒表》:“分辞荣於琐闥,仍籍宠於环林。”
《漢語大詞典》:诣学(詣學)
指 清 朝帝王亲临太学视学。清史稿·世宗纪:“辛酉,詔临雍大典,改幸学为诣学。”参阅清史稿·礼志八
《漢語大詞典》:五学(五學)
(1). 西周 大学,设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和太学,总称五学。见大戴礼记·保傅汉书·贾谊传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灋” 孙诒让 正义:“ 周 制,国中为小学,在王宫之左;南郊为五学,是为大学…… 郑鍔 云:‘ 周 五学,中曰辟雍,环之以水;水南为成均,水北为上庠,水东为东序,水西为瞽宗。’”参阅大戴礼记·保傅
(2).指《乐》春秋汉书·艺文志:“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
《漢語大詞典》:汜人
唐 沈亚之 《湘中怨解》载, 垂拱 中,驾在 上阳宫 。太学进士 郑生 晨发 铜驼里 ,乘晓月渡 洛 桥,遇艳女,自言养于兄,因嫂恶,欲投水。生载归,与之同居,号曰 汜人 。 汜人 能诵善吟,其词艳丽不凡。数年后, 汜人 自述本系蛟宫之娣,贬谪而从生,今已期满。遂啼泣离去。 宋 范致明 岳阳风土记:“ 郑子况 为 岳阳 太守,因上巳日携家登 岳阳楼 ,下望 鄂 渚。 郑 追想 汜人 ,俄有所见,闻 汜人 歌曰:‘泝青山兮江之湄,泳湖波兮裊緑裾,意拳拳兮心莫舒。’”后诗词中用作钟情艳女之典。 宋 吴文英 《琐窗寒·玉兰》词:“紺缕堆云,清顋润玉, 汜人 初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彭西园:“无復 湘 中见 汜人 , 西园 兰石愴如新。”
《國語辭典》:月考  拼音:yuè kǎo
学校中每隔一个月所举行的定期考试。
《漢語大詞典》:京学(京學)
京师的太学。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光皇命驾北内:“ 闽 士 林自知 观过 与 谢 同游於京学。”
分類:京师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