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84,分44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地角天涯
忧寄上天
梦断钧天(又作:梦钧天 ...)
足加天子腹
夺袍
天人三策(又作:董相天人策)
洞天三十六
兜率乐天天
兜率天宫
刻铭天山
天上飞琼
渡江天马
鹗在秋天
二天(又作:两重天)
天河

《文苑英华》卷六十八
南朝陈·徐陵《答族人梁东海太守长孺书》:「燕南赵北,地角天涯,言接未由,但以潸欷。」(据《文苑英华》卷六十八引)

例句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关盼盼 燕子楼三首(一作关盻盻诗)

典故
地埋忧
 
埋忧地下
 
忧寄上天
 
无地埋忧


《后汉书》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仲长统〉~644~
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又作诗二篇,以见其志。辞曰:……大道虽夷,见几者寡。任意无非,适物无可。古来绕绕,委曲如琐。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寄愁天上,埋忧地下。叛散五经,灭弃风、雅。百家杂碎,请用从火。抗志山栖,游心海左。元气为舟,微风为柂。敖翔太清,纵意容冶。
典故
梦断钧天
 
梦听帝乐
 
梦钧天
 
天帝乐
   
帝所钧天
 
帝乐
  
广乐揍钧天
 
歌庄钧天
 
无梦到钧天
 
简子魂
 
赵简闻乐
  
钧天九奏
  
钧天梦帝乡
  
钧天帝所
   
钧天游

相关人物
赵简子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786~
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视之,出,董安于问。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缪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帝告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疾与之同,不出三日疾必閒,閒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舜之勋,适余将以其冑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孙。』」董安于受言而书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昭明文选》卷二〈赋甲·京都上·西京赋〉~49~
汉氏初都,在渭之涘。秦里其朔,寔为咸阳。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蹠,以流河曲,厥迹犹存。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岐梁汧雍,陈宝鸣鸡在焉。于前则终南太一,隆崛崔崒,隐辚郁律。连冈乎嶓冢,抱杜含鄠欱沣吐镐,爰有蓝田珍玉,是之自出。于后则高陵平原,据渭踞泾。澶漫靡迤,作镇于近。其远则九嵏甘泉,涸阴冱寒。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尔乃广衍沃野,厥田上上,寔惟地之奥区神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剪诸鹑首。是时也,并为彊国者有六,然而四海同宅,西秦岂不诡哉?

简释

钧天:喻指美乐。唐李世民《春日玄武门宴群臣》:“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

钧天梦:咏梦境。宋杨亿《直夜》:“负郭春耕废,钧天晓梦长。”


例句

传闻帝乐奏钧天,傥冀微躬备五弦。 司马逸客 雅琴篇

献图开益地,张乐奏钧天。 张说 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

歌压钧天闲梦尽,诏归秋水道情深。 曹唐 三年冬大礼五首

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 李世民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

柯亭丁相遇,惊听奏钧天。 牟融 题竹

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蹒跚。 皮日休 上真观

如神语钧天,似乐奏洞庭。 皮日休 新竹

圣文飞圣笔,天乐奏钧天。 胡元范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

微臣从此醉,还似梦钧天。 苏味道 初春行宫侍宴应制

天钧纵迹无遗馀,烧香寄影在岩树。 鲍溶 思琴高

典故
共卧加腹
 
加帝腹
  
御榻星辰动
 
星辰凌帝坐
 
汉光腹
 
犯帝坐
 
犯星夜
 
足加刘公腹
 
足加天子腹
 
足加帝腹
 
足磨汉榻
 
踏帝腹
 
钓濑客星
 
骄同卧

相关人物
严光


《艺文类聚》卷一〈天部上·星〉~2~
《会稽典录》曰:严遵字子陵,与世祖俱受业长安。建武五年,下诏徵遵,设乐阳明殿。命宴会,暮留宿,遵以足荷上,其夜客星犯天子宿。明旦,太史以闻,上曰:「此无异也,昨夜与严子陵俱卧耳。」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严光〉~2764~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荅,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徵,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例句

偶作客星侵帝座,却应虚薄是严光。 司空图 狂题十八首

醉头倒向芦花里,却笑无端犯客星。 崔道融 钓鱼

客星沉夜壑,钓石俯春流。 张继 题严陵钓台

人间若有登楼望,应怪文星近客星。 张贲 偶约道流终乖文会答皮陆

客星依钓隐,仙石逐槎回。 李德裕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钓台

若值客星去,便应随海槎。 李德裕 临海太守惠予赤城石报以是诗

彼希客星隐,弱植不足援。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若宿严陵濑,谁当是客星。 李频 送寿昌曹明府

客星空伴使,寒水不成潮。 杜甫 奉赠卢五丈参谋

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 杜甫 宿白沙驿

长沙才子远,钓濑客星悬。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西汉亲王子,成都老客星。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

句践江头月,客星台畔松。 林宽 送李员外频之建州

终将宠辱轻轩冕,高卧五云为客星。 汪遵 严陵台

路傍君子莫相笑,天上由来有客星。 罗邺 行次

莫见今如此,曾为一客星。 高适 遇冲和先生

典故 
夺锦才
 
夺锦袍
 
东方学士袍
 
诗成夺袍
 
让锦袍
 
赌锦袍

相关人物
宋之问
 
武则天


《隋唐嘉话》下~40~
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赏锦袍。左史东方?既拜赐,坐未安,宋之问诗复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袍衣之。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文苑列传中·宋之问〉~5025~
则天幸洛阳龙门,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诗先成,则天以锦袍赐之。及之问诗成,则天称其词愈高,夺?锦袍以赏之。
典故 
董相天人策

相关人物
董仲舒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列传〉~2495~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彊勉而已矣。彊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彊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而有效者也。诗曰「夙夜匪解」,书云「茂哉茂哉!」皆彊勉之谓也……天子览其对而异焉,乃复册之曰:……仲舒对曰:……于是天子复策之。制曰:盖闻「善言天者必有徵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故朕垂问乎天人之应,上嘉唐虞,下悼桀纣,寖微寖灭寖明寖昌之道,虚心以改。今子大夫明于阴阳所以造化,习于先圣之道业,然而文采未极,岂惑虖当世之务哉?条贯靡竟,统纪未终,意朕之不明与?听若眩与?夫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皆有失,或谓久而不易者道也,意岂异哉?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复之。诗不云虖?「嗟尔君子,毋常安息,神之听之,介尔景福。」朕将亲览焉,子大夫其茂明之。……仲舒复对曰:……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脩此三者,而大本举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
典故
洞天三十六


旧题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
人间三十六洞天,知名者十耳,馀二十六天出《九微志》,不行于世也。
《艺文类聚》卷七
《茅君内传》:大天之内,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

例句

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章碣 对月

典故
兜率乐天天

相关人物
白居易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一〈白居易二十六·祭中书韦相公文〉~6865~2~
真谛非空,灵鹫山中,既同前会,兜率天上,岂无后期。呜呼韦君,先后间耳,伏惟尚飨。
典故
兜率天宫
 
归兜率蓬莱


《太平广记》卷四十八〈神仙四十八·白乐天〉~299~
唐会昌元年,李师稷中丞为浙东观察使。有商客遭风飘荡,不知所止。月馀,至一大山。瑞云奇花,白鹤异树,尽非人间所睹。山侧有人迎问曰:「安得至此?」具言之。令维舟上岸。云:「须谒天师。」遂引至一处,若大寺观,通一道(明抄本「道」下有「士」字)入。道士须眉悉白。侍卫数十。坐大殿上,与语曰:「汝中国人,兹地有缘方得一到,此蓬莱山也。既至,莫要看否?」遣左右引于宫内游观。玉台翠树,光彩夺目,院宇数十,皆有名号。至一院,扃锁甚严,因窥之。众花满庭,堂有垽褥,焚香阶下。客问之。答曰:「此是白乐天院,乐天在中国未来耳。」乃潜记之,遂别之归。旬日至越,具白廉使。李公尽录以报白公。先是,白公平生唯修上坐业,及览李公所报,乃自为诗二首,以记其事及答李浙东云:「近有人从海上回,海山深处见楼台。中有仙笼(明抄本「笼」作「龛」。)开一室,皆言此待乐天来。」又曰:「吾学空门不学仙,恐君此语是虚传。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率天,然白公脱屣烟埃,投弃轩冕与夫昧昧者固不同也,安知非谪仙哉。
典故
刻燕然石
 
刻铭天山
  
勒勋燕石
 
勒燕山石
 
勒燕然
 
勒燕然石
 
勒燕然铭
   
岘樊铭
  
燕山碑
  
燕然功
 
燕然勒石
 
燕然勒铭
 
燕然未勒
  
燕然车骑功
  
窦宪勒燕然
  
铭功燕然
 
铭勒燕山
 
铭勋燕山
 
铭塞外勋
 
铭山
 
铭崖笔
 
铭燕然
 
铭燕石
 
铭石
 
铭非窦冠军

相关人物
窦宪


《张璠后汉纪·和帝纪·永元二年》~692~
窦宪字伯度,拜车骑将军,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馀里,刻石以纪汉功,纪威德也。
《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84~
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金印紫绶,官属依司空,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及羌胡兵出塞。明年,宪与秉各将四千骑及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万骑出朔方鸡鹿塞,南单于屯屠河,将万馀骑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及缘边义从羌胡八千骑,与左贤王安国万骑出阳塞,皆会涿邪山。宪分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将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须訾等,精骑万馀,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馀万头。于是温犊须、日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馀万人。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馀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曰:……

简释

勒燕然:咏边塞立功。唐姚合《送任响评事赴沂海》:“孟坚勒燕然,岂独在汉朝?”


例句

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 于濆 塞下曲

空留一片石,万古在燕山。 刘长卿 平蕃三首之三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反旆勒燕然。 刘长卿 赋得

勒铭燕然山,万代垂芬郁。 吴融 绵竹山四十韵

待勒燕然归未得,雪枝南畔少徘徊。 吴融 灵池县见早梅

孟坚勒燕然,岂独在汉朝。 姚合 送任畹评事赴沂海

须凿燕然山上石,登科记里是閒名。 姚合 送独孤焕评事赴丰州

伫勒燕然颂,鸣驺计日归。 崔泰之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 崔融 塞垣行

燕山应勒颂,麟阁伫名扬。 徐坚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由来词翰手,今见勒燕然。 徐知仁 奉和圣制张说巡边

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 戎昱 泾州观元戎出师

希君勒石返,歌舞入城闉。 李峤 送骆奉礼从军

伫见燕然上,抽毫颂武功。 李峤 钱薛大夫护边

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 李昂 从军行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李白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倚剑登燕然,边峰列嵯峨。 李白 发白马

请书塞北阴山石,愿比燕然车骑功。 李益 塞下曲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李益 统汉峰下

洗剑青海水,刻铭天山石。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欲学鸱夷子,待勒燕山铭。 杜甫 奉酬薛十二判官见赠

龙沙早立功,名向燕然勒。 武元衡 塞下曲

为报府中诸从事,燕然未勒莫论功。 武元衡 幕中诸公有观猎之作因继之

何言投笔去,终作勒铭回。 沈佺期 塞北二首之二

铭勒燕山暮,碑沈汉水春。 温庭筠 中书令裴公挽歌二首之一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王昌龄 少年行二首之一

燕然山上字,男子见须羞。 王贞白 塞上曲

人知窦车骑,计日勒铭还。 皇甫冉 送常大夫加散骑常侍赴朔方

自指燕山最高石,不知谁为勒殊功。 秦韬玉 边将

会勒燕然石,方传车骑名。 窦威 出塞曲

今日诸孙拜坟树,愧无文字续燕然。 窦巩 经窦车骑故城

当奋燕然笔,铭功向陇头。 羊士谔 送张郎中副使自南省赴凤翔府幕

更就燕然石,行看奏虏功。 耿湋 送王将军出塞

伫看铭石罢,同听凯歌声。 许景先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

岂要铭燕石,平生重武威。 霍总 塞下曲

辞异秦丞相,铭非窦冠军。 韦蟾 上元三首之二

勒功思比宪,决略暗欺陈。 骆宾王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城荒犹筑怨,碣毁尚铭功。 骆宾王 边夜有怀

立身多门户,何必燕山铭。 鲍溶 秋思三首之二

典故
天上飞琼
 
度曲许飞琼
 
挽飞琼
   
飞琼人间识
 
飞琼妙舞
 
飞琼绰约
 
飞琼舞
 
飞琼起舞

相关人物
西王母
 
许飞琼


《太平广记》卷三〈神仙三·汉武帝〉~5~
到夜二更之后,忽见西南如白云起,郁然直来,径趋宫庭,须臾转近,闻云中箫鼓之声,人马之响。半食顷,王母至也。县投殿前,有似鸟集。或驾龙虎,或乘白麟,或乘白鹤,或乘轩车,或乘天马,群仙数千,光耀庭宇。既至,从官不复知所在,唯见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别有五十天仙,侧近鸾舆,皆长丈馀,同执彩旄之节,佩金刚灵玺,戴天真之冠,咸住殿下。王母唯挟二侍女上殿,侍女年可十六七,服青绫之褂,容眸流盼,神姿清发,真美人也。王母上殿东向坐,著黄金褡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璚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下车登床,帝跪拜问寒暄毕立。因呼帝共坐,帝面南。王母自设天厨,真妙非常:丰珍上果,芳华百味;紫芝萎蕤,芬芳填樏;清香之酒,非地上所有,香气殊绝,帝不能名也。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于坐上酒觞数遍,王母乃命诸侍女王子登弹八琅之璈,又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石公子击昆庭之金,许飞琼鼓震灵之簧,婉淩华拊五灵之石,范成君击湘阴之磬,段安香作九天之钧。于是众声澈朗,灵音骇空。
《太平广记》卷七十〈女仙十五·许飞琼〉~433~
唐开成初,进士许瀍游河中,忽得大病,不知人事,亲友数人。环坐守之,至三日,蹶然而起,取笔大书于壁曰:「晓入瑶台露气清,坐中唯有许飞琼。尘心未尽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书毕复寐。及明日,又惊起,取笔改其第二句曰「天风飞下步虚声」。书讫,兀然如醉,不复寐矣。良久,渐言曰:「昨梦到瑶台,有仙女三百余人,皆处大屋。内一人云是许飞琼,遣赋诗。及成,又令改曰:『不欲世间人知有我也。』既毕,甚被赏叹,令诸仙皆和,曰:『君终至此,且归。』若有人导引者,遂得回耳。」
《本事诗·事感》
诗人许浑,尝梦登山,有宫室凌云,人云:「此昆仑也。」既入,见数人方饮酒,招之,至暮而罢。赋诗云:「晓入瑶台露气清,坐中唯有许飞琼。尘心未断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他日复梦至其处,飞琼曰:「子何故显余姓名于人间?」座上即改为「天风吹下步虚声。」曰:「善。」

例句

碧玉妆粉比,飞琼秾艳均。 孟郊 南阳公请东樱桃亭子春宴

解佩空怜郑交甫,吹箫不逐许飞琼。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

汉皇曾识许飞琼,写向人间作画屏。 罗虬 比红儿诗之三十

飞琼奏云和,碧箫吹凤质。 聂夷中 公子行二首

王母欲过刘彻家,飞琼夜入云軿车。 顾况 梁广画花歌

典故
一马化为龙
 
五马南来
 
五马南游
  
南渡马
 
浮五马
 
渡江天马
 
群马南渡


《晋书》卷二十八〈五行中志·言不从·诗妖〉~845~
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龙。」后中原大乱,宗藩多绝,唯琅邪、汝南、西阳、南顿、彭城同至江东,而元帝嗣统矣。
《晋书》卷六〈中宗元帝纪〉~57~
太安之际,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及永嘉中,岁、镇、荧惑、太白聚斗、牛之间,识者以为吴越之地当兴王者。是岁,王室沦覆,帝与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

例句

五马浮渡江,一龙跃天津。 吴筠 建业怀古

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 李白 经乱后将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五马渡江日,群鱼食蒲年。大风荡天地,万阵黄须膻。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唐文物之盛次叙相得之欢亦迭和之微旨也

五马南浮一化龙,谢安入相此山空。 胡曾 东山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韩愈 桃源图

典故
鹗在秋天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五〈奉赠严八阁老〉
扈圣登黄阁【扈从登黄阁】【今日登黄阁】,明公独妙年。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客礼容疏放,官曹可接联【官曹许接联】。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
典故 
两重天

相关人物
苏章


《后汉书》卷三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苏章〉~07~
(苏章于)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欢。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

简释

二天:喻官吏不徇私情,秉公办事。唐杜甫《江亭王间州筵饯萧遂州》:“二天开宠饮,五马灿生光。”


例句

二天移外府,三命佐元勋。 刘商 送庐州贾使君拜命

政移千里俗,人戴两重天。 戎昱 赠宜阳张使君

四方皆是分忧寄,独有东南戴二天。 方干 献浙东王大夫二首

二天开宠饯,五马烂生光。 杜甫 江亭王阆州筵钱萧遂州

典故
一水盈盈
 
二星无语
    
牵牛河汉女
 
盈盈一水
 
脉脉情难语
 
银河清浅
 
隔星河
 
隔银河

相关人物
牵牛
 
织女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诗己·杂诗上·古诗十九首〉~347~
〈古诗十九首〉其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例句

云归巫峡音容断,路隔星河去住难。 刘损 愤惋诗三首之三

银河正清浅,霓节过来无。 吴融 即席十韵

织女了无语,长宵隔银河。轧轧挥素手,几时停玉梭。 李群玉 感兴四首之二

河汉重泉夜,梧桐半树春。 韩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二首

碧涧门前一条水,岂知平地有天河。 韩琮 题商山店

《國語辭典》:地角天涯  拼音:dì jiǎo tiān yá
比喻相隔遥远。南朝陈。徐陵〈答族人梁东海太守长孺书〉:「燕南赵北,地角天涯。」唐。贯休 古塞上曲七首之六:「地角天涯外,人号鬼哭边。」
《漢語大詞典》:天钧(天鈞)
亦作“ 天均 ”。
(1).谓天然均平之理。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成玄英 疏:“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 陆德明 释文:“本又作均。”庄子·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 南朝 宋 谢镇之 《重与顾道士书》:“故卑高殊物,不嫌同道;左右两仪,无害天均。”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自然》:“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章炳麟 《四惑论》:“神教衰而归敬于宿命,宿命衰而归敬于天钧。”
(2).指极北之地。
(3).比喻心。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事之成败,犹兵之胜负,固不可以此动我天钧。”
(4).指钧天广乐。神话中的一种天界音乐。 唐 皮日休 《上真观》诗:“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蹣跚。”
《漢語大詞典》:帝所
天帝或天子居住的地方。《史记·赵世家》:“ 简子 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 南朝 梁 沈约 《三朝雅乐歌·寅雅》:“礼莫违,乐具举;延藩辟,朝帝所。”新唐书·裴矩传:“蛮夷嗟咨,谓中国为‘仙宸帝所’。” 宋 苏辙 《司马公挽词》:“封章留帝所,德泽在人心。”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彷彿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漢語大詞典》:广乐(廣樂)
(1).阐发音乐的义蕴。礼记·乐记:“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 孔颖达 疏:“宽广乐之义理,以成就其政教之事也。”
(2).盛大之乐。多指仙乐。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乃奏广乐。”《史记·赵世家》:“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引 清 王文治 《在西湖寄都中同年》诗:“梦裡似曾闻广乐,归来但觉任樵风。”
(3).称美雅乐。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真伪颠倒,玉石混淆,同广乐於桑间,钧龙章於卉服,悠悠皆然,可叹可慨者也。”
《國語辭典》:钧天(鈞天)  拼音:jūn tiān
九天之一,指天的中央。语出《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中央曰钧天,其星亢氐。」后亦泛指天空。《史记。卷四三。赵世家》:「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
《國語辭典》:钧天梦(鈞天夢)  拼音:jūn tiān mèng
战国赵简子一日睡醒时,叙说梦游钧天,闻广乐九奏之事。见《史记。卷四三。赵世家》。后指好梦或泛指梦幻。宋。辛弃疾满庭芳。柳外寻春〉词:「只今江海上,钧天梦觉,清泪如丝。」
分類:钧天广乐
《漢語大詞典》:钧天奏(鈞天奏)
指钧天广乐。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之五:“钧天奏,流韵满空明。” 明 汪廷讷 《驻马听·访陈荩卿于孙楚酒楼有赠》曲:“名湖如待酒人游,新声不减钧天奏。” 明 陈子龙 《嘉靖五子诗·徐子与》:“自聆钧天奏,旷然起遐瞩。”
分類:钧天广乐
《國語辭典》:钧天广乐(鈞天廣樂)  拼音:jūn tiān guǎng yuè
意指神话中天上的音乐。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也称为「钧天乐」。
《國語辭典》:钧天乐(鈞天樂)  拼音:jūn tiān yuè
1.天上的音乐。也称为「钧天广乐」。
2.传奇名。清朝尤侗所撰。叙述沈白与魏无知妹寒簧的故事。
《國語辭典》:钧天广乐(鈞天廣樂)  拼音:jūn tiān guǎng yuè
意指神话中天上的音乐。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也称为「钧天乐」。
《國語辭典》:客星  拼音:kè xīng
1.没有固定轨道、周期,突然出现的亮星。古代常指新星和彗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客星出天庭,有奇令。」《南史。卷二。宋文帝本纪》:「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
2.古代认为不属本座的外来亮星代表造访的客人。后借指来访的宾客。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二折:「尘筵躬洒,专候客星来。」
《漢語大詞典》:夺袍(奪袍)
新唐书·文艺传中·宋之问:“ 武后 游 洛 南 龙门 ,詔从臣赋诗,左史 东方虯 诗先成,后赐锦袍, 之问 俄顷献,后览之嗟赏,更夺袍以赐。”后因称竞赛中获胜为“夺袍”。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亦称“ 夺锦 ”。 明 高启 《谢赐衣》:“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
《漢語大詞典》:天人三策
《汉书·董仲舒传》载: 武帝 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 仲舒 以贤良对策。以“天人感应”说为其对策要旨,所对凡三,世称“天人三策”。说明“王者承天意以从事”,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 之术者,皆絶其道,勿使并进”,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仲舒 所对,为 武帝 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
分類:前后元年
《漢語大詞典》:勒功
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亦指建立功勋。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勒功中岳,以章至尊。” 唐 薛存诚 《东都父老望幸》诗:“众愿其难阻,明君早勒功。” 明 徐熥 《送李太守擢宪滇南》诗:“他日勒功留片碣, 点苍 如黛石嵯峨。”
《國語辭典》:勒石  拼音:lè shí
在石上刻字。宋。程颐〈明道先生墓表〉:「勒石墓傍,以诏后人。」《红楼梦》第二三回:「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又命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
分類:刻字立碑
《國語辭典》:勒铭(勒銘)  拼音:lè míng
在金石上镌刻记录功绩的文字。《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夫以二子之贤,勒铭两国,犹削迹归愆,请命乞身,望之无劳,盖其宜也。」宋。陆游 夜泊水村诗:「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漢語大詞典》:燕山石
见“ 燕然石 ”。
《漢語大詞典》:燕然石
东汉 窦宪 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记功。后以“燕然石”指建立边功的记功碑。 唐 李昂 《从军行》:“ 田畴 不卖 卢龙 策, 竇宪 思勒 燕然 石。” 唐 耿湋 《送王将军出塞》诗:“更就 燕然 石,行看奏虏功。” 唐 李益 《统汉峰下》诗:“只今已勒 燕然 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怀纪 燕山 石,思开 函谷 丸。”
《漢語大詞典》:燕山铭(燕山銘)
见“ 燕然铭 ”。
《漢語大詞典》:燕然铭(燕然銘)
亦称“ 燕山铭 ”。 指 东汉 窦宪 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记功时, 班固 所撰的《封燕然山铭》。亦泛指歌颂边功的文字。 北周 王褒 《从军行》之一:“勋封 瀚海 石,功勒《燕然铭》。” 唐 王昌龄 《少年行》之一:“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唐 鲍溶 《秋思》之二:“立身多门户,何必《燕山铭》。”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之一:“勿勒《燕然铭》,勿种 金城 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漢語大詞典》:燕然石
东汉 窦宪 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记功。后以“燕然石”指建立边功的记功碑。 唐 李昂 《从军行》:“ 田畴 不卖 卢龙 策, 竇宪 思勒 燕然 石。” 唐 耿湋 《送王将军出塞》诗:“更就 燕然 石,行看奏虏功。” 唐 李益 《统汉峰下》诗:“只今已勒 燕然 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怀纪 燕山 石,思开 函谷 丸。”
《漢語大詞典》:燕然颂(燕然頌)
指歌颂边功的文字。谓在边塞战争中建立功勋。 唐 崔泰之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佇勒 燕然 颂,鸣騶计日归。” 唐 席豫 《秦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已勒 燕山 颂,犹闻遣戍篇。”参见“ 燕然铭 ”。
《漢語大詞典》:燕然铭(燕然銘)
亦称“ 燕山铭 ”。 指 东汉 窦宪 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记功时, 班固 所撰的《封燕然山铭》。亦泛指歌颂边功的文字。 北周 王褒 《从军行》之一:“勋封 瀚海 石,功勒《燕然铭》。” 唐 王昌龄 《少年行》之一:“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唐 鲍溶 《秋思》之二:“立身多门户,何必《燕山铭》。”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之一:“勿勒《燕然铭》,勿种 金城 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漢語大詞典》:铭功(銘功)
在金石上刻写文辞,记述功绩。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铭功封石,倡呼而还。” 李贤 注:“为刻石立铭於 燕然山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吕望 铭功於 昆吾 , 仲仙 鏤绩於庸器。” 王闿运 《振威将军武提督碑》:“其先出于 武丁 ,铭功作族。”
《漢語大詞典》:许飞琼(許飛瓊)
传说中的仙女名。 西王母 之侍女。汉武帝内传:“﹝ 王母 ﹞又命侍女 许飞琼 鼓震灵之簧。” 唐 孟棨 本事诗·事感:“﹝ 许浑 ﹞赋诗云:‘晓入瑶臺露气清,坐中唯有 许飞琼 ,尘心未断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入道》:“仙娥貌比 许飞琼 ,嬝娜真堪掌上擎。”
《漢語大詞典》:飞琼(飛瓊)
(1).仙女名。后泛指仙女。汉武帝内传:“ 王母 乃命诸侍女…… 许飞琼 鼓震灵之簧。” 唐 顾况 《梁广画花歌》:“ 王母 欲过 刘彻 家, 飞琼 夜入云軿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环佩湿,似月下归来飞琼。”
(2).指飘飞的白色物,如雪、玉兰花等。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词:“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 清 陈维嵩 《二郎神·玉兰花饼》词:“万片飞琼,抛街填井。”
《漢語大詞典》:五马渡江(五馬渡江)
指 西晋 末 司马氏 五王南渡 长江 ,于 建邺 (今 南京 )建立 东晋 王朝事。晋书·元帝纪:“ 太安 之际,童謡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是岁,王室沦覆,帝与 西阳 、 汝南 、 南顿 、 彭城 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帝指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原为 琅邪王 。 宋 王安石 《答张奉议》诗:“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菴人。”亦作“ 五马浮江 ”。 唐 张说 《颍川夫人陈氏碑》:“五马浮江,侨人占乎 南海 。”
《國語辭典》:二天  拼音:èr tiān
语出《后汉书。卷三一。苏章传》:「顺帝时,(章)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请太守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欢,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后用以称恩人。为对帮助者的感恩之词。明。张景《飞丸记》第二五出:「这深恩何惭二天,待他年恩沾九天。」
《國語辭典》:天河  拼音:tiān hé
天空联亘如带的星群。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北周。庾信〈镜赋〉:「天河渐没,日轮将起。」也称为「银河」。
分類:星名天河
《國語辭典》:星河  拼音:xīng hé
天空联亘如带的星群。唐。杜甫 阁夜诗:「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唐。陈鸿《长恨传》:「迟迟钟漏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也称为「银河」。
分類:天河
《國語辭典》:河汉(河漢)  拼音:hé hàn
1.黄河和汉水。《庄子。齐物论》:「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南朝梁。江淹〈被黜为吴兴令辞笺诣建平王〉:「濯以河汉之流,曝以秋阳之景。」
2.天河、银河。《文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西游记》第三一回:「东西南北,中央五斗,河汉群辰。」
3.比喻言语大而无当,空泛不切实际。语出《庄子。逍遥游》:「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后引申为忽视或不信任他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