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84,分446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汝阳天人
乳视
入寥天一(又作:与寥天为一)
天瓢几滴
三分天地
三箭定天山(又作:天山箭)
三天
三十六天
三十三天
上党天下脊
上天吹送
上天梯
射天
射天狼
尸居龙见,神动天随
典故
汝阳天人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二〈八哀诗八首〉
汝阳让帝【案:让皇帝宪。本名成器。初立为太子。后因明皇有平韦氏功。让储位。谥曰让。】子,眉宇真天人。虬须似太宗【虬髯似太宗】,色映塞外春【色映寒夜春】。往者开元中,主恩视遇频。出入独非时,礼异见群臣。爱其谨洁极,倍此骨肉亲。从容听朝后【从容退朝后】,或在风雪晨。忽思格猛兽,苑囿腾清尘。羽旗动若一,万马肃駪駪。诏王来射雁,拜命已挺身。箭出飞鞚内,上又回翠麟【上入回翠麟】。翻然紫塞翮,下拂明月轮。胡人虽获多,天笑不为新。王每中一物,手自与金银。袖中谏猎书,扣马久上陈。竟无衔橛虞,圣聪矧多仁【圣慈矧多仁】。官免供给费,水有在藻鳞。匪唯帝老大,皆是王忠勤。晚年务置醴,门引申白宾【案:汉楚元王与白生。申公同受诗于浮丘伯。鲁穆生不嗜酒。元主为设醴。】。道大容无能,永怀侍芳茵。好学尚贞烈【好学尚正烈】,义形必沾巾。挥翰绮绣扬,篇什若有神。川广不可溯,墓久狐兔邻。宛彼汉中郡【案:王弟汉中王瑀。】,文雅见天伦。何以开我悲【何以慰我悲】,泛舟俱远津。温温昔风味,少壮已书绅。旧游易磨灭,衰谢增酸辛【衰谢多酸辛】。
典故
乳视

相关人物
刑天


《山海经·海经》卷二〈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24~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例句

髯飞尚假息,乳视暂稽诛。 许敬宗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

典故
入寥天一
 
与寥天为一

相关人物
孔子
 
颜回


《庄子集释》卷三上〈内篇·大宗师〉~274~
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壹怪之。」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晋·郭象注:「安于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于寂寥而与天为一也。自此以上,至于子祀,其致一也。所执之丧异,故歌哭不同。」唐·成玄英疏:「所在皆适,故安任推移,未始非吾,而与化俱去。如此之人,乃能入于寥廓之妙门,自然之一道也。」
典故
天瓢几滴
 
洒马鬃


《太平广记》卷四百一十八〈龙一·李靖〉~3407~
唐卫国公李靖,微时,尝射猎灵山中,寓食山中。村翁奇其为人,每丰馈焉,岁久益厚。忽遇群鹿,乃遂之。会暮,欲舍之不能。俄而阴晦迷路,茫然不知所归,怅怅而行,因闷益甚。极目有灯火光,因驰赴焉。既至,乃朱门大第,墙宇甚峻。扣门久之,一人出问。靖告迷道,且请寓宿。人曰:「郎君已出,独太夫人在。宿应不可。」靖曰:「试为咨白。」乃入告。复出曰:「夫人初欲不许,且以阴黑,客又言迷,不可不作主人。」邀入厅中。有顷,一青衣出曰:「夫人来。」年可五十馀,青裙素襦,神气清雅,宛若士大夫家。靖前拜之。夫人答拜曰:「儿子皆不在,不合奉留。今天色阴晦,归路又迷,此若不容,遣将何适。然此乃山野之居,儿子还时,或夜到而喧,勿以为惧。既而食,颇鲜美,然多鱼。食毕,夫人入宅。二青衣送床席垽褥,衾被香洁,皆极铺陈,闭户系之而去。靖独念山野之外,夜到而闹者何物也?惧不敢寝,端坐听之。夜将半,闻扣门声甚急。又闻一人应之,曰:「天符,报大郎子当行雨。周此山七百里,五更须足。无慢滞,无暴厉。」应者受符入呈。闻夫人曰:「儿子二人未归,行雨符到,固辞不可。违时见责。纵使报之,亦以晚矣。僮仆无任专之理,当如之何?」一小青衣曰:「适观厅中客,非常人也。盍请乎?」夫人喜。因自扣其门曰:「郎觉否?请暂出相见。」靖曰:「诺。」遂下阶见之。夫人曰:「此非人宅,乃龙宫也。妾长男赴东海婚礼,小男送妹,适奉天符,次当行雨。计两处云程,合逾万里。报之不及,求代又难,辄欲奉烦顷刻间。如何?」靖曰:「靖俗人,非乘云者。奈何能行雨?有方可教,即唯命耳。」夫人曰:「苟从吾言,无有不可也。」遂敕黄头、靸青骢马来。又命取雨器,乃一小瓶子,系于鞍前。戒曰:「郎乘马,无勒(「勒」原作「漏」,据陈校本改)衔勒,信其行。马跑地嘶鸣,即取瓶中水一滴,滴马鬃上。慎勿多也。」于是上马腾腾而行,倏勿渐高,但讶其隐疾,不自知其云上也。风急如箭,雷霆起于步下。于是随所跃,辄滴之。既而电掣云开,下见所憩村。思曰:「吾扰此村多矣。方德其人,计无以报。今久旱,苗稼将悴。而雨在我手,宁复惜之?」顾一滴不足濡,乃连下二十滴。俄顷雨毕,骑马复归。夫人者泣于厅曰:「何相误之甚!本约一滴,何私下二十尺之雨?此一滴,乃地上一尺雨也。此村夜半,平地水深二丈。岂复有人?妾已受谴,杖八十矣。」但视其背,血痕满焉。儿子亦连坐。奈何?靖惭怖,不知所对。夫人复曰:「郎君世间人,不识云雨之变,诚不敢恨。只恐龙师来寻,有所惊恐,宜速去此。然而劳烦,未有以报,山居无物,有二奴奉赠。总取亦可,取一亦可。唯意所择。」于是命二奴出来。一奴从东廊出,仪貌和悦,怡怡然。一奴从西廊出,愤气勃然,拗怒而立。靖曰:「我猎徒,以斗猛事。今但取一奴,而取悦者,人以我为怯也。」因曰:「两人皆取则不敢。夫人既赐,欲取怒者。」夫人微笑曰:「郎之所欲乃尔。」遂揖与别,奴亦随去。出门数步,回望失宅,顾问其奴,亦不见矣。独寻路而归。及明,望其村,水已极目,大树或露梢而已,不复有人。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而终不及于相。岂非取奴之不得乎?世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岂东西喻邪?所以言奴者,亦下之象。向使二奴皆取,即极将相矣。
典故
三分天地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9~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典故
三矢平虏
 
三箭取侯封
  
天山箭

相关人物
薛仁贵


《旧唐书》卷八十三〈薛仁贵列传〉~2780~
薛仁贵,绛州龙门人。贞观末,太宗亲征辽东,仁贵谒将军张士贵应募,请从行。至安地,有郎将刘君昂为贼所围甚急,仁贵往救之,跃马径前,手斩贼将,悬其头于马鞍,贼皆慑伏,仁贵遂知名。寻又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将行,高宗内出甲,令仁贵试之。上曰:「古之善射有穿七札者,卿且射五重。」仁贵射而洞之,高宗大惊,更取坚甲以赐之。时九姓有众十馀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馀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北安抚馀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薛仁贵列传〉~440~
显庆三年,诏副程名振经略辽东,破高丽于贵端城,斩首三千级。明年,与梁建方、契苾何力遇高丽大将温沙多门,战横山,仁贵独驰入,所射皆应弦仆。又战石城,有善射者,杀官军十馀人,仁贵怒,单骑突击,贼弓矢俱废,遂生禽之。俄与辛文陵破契丹于黑山,执其王阿卜固献东都。拜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将行,宴内殿,帝曰:「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仁贵一发洞贯,帝大惊,更取坚甲赐之。时九姓众十馀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仁贵虑为后患,悉坑之,转讨碛北馀众,擒伪叶护兄弟三人以归。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九姓遂衰。

简释

三矢平虏:喻武艺高强、功勋卓著。唐白居易《答箭簇》:“不然学仁贵,三矢平虏庭。”

典故  
太清境


《云笈七签》卷三〈道教本始部·道教三洞宗元〉
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是也。天宝君治在王清境,即清微天也。其气始青。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馀天也。其气元黄。神宝君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其气玄白。

《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305~
泰常八年十月戊戌,有牧土上师李谱文来临嵩岳,云:老君之玄孙,昔居代郡桑乾,以汉武之世得道,为牧土宫主,领治三十六土人鬼之政。地方十八万里有奇,盖历术一章之数也。其中为方万里者有三百六十方。遣弟子宣教,云嵩岳所统广汉平土方万里,以授谦之。作诰曰;「吾处天宫,敷演真法,处汝道年二十二岁,除十年为竟蒙,其馀十二年,教化虽无大功,且有百授之劳。今赐汝迁入内宫,太真太宝九州真师、治鬼师、治民师、继天师四录。修勤不懈,依劳复迁。赐汝天中三真太文录,劾召百神,以授弟子。文录有五等,一曰阴阳太官,二曰正府真官,三曰正房真官,四曰宿宫散官,五曰并进录主。坛位、礼拜、衣冠仪式各有差品。凡六十馀卷,号曰录图真经。付汝奉持,辅佐北方泰平真君,出天宫静轮之法。能兴造克就,则起真仙矣。又地上生民,末劫垂及,其中行教甚难。但令男女立坛宇,朝夕礼拜,若家有严君,功及上世。其中能修身练药,学长生之术,即为真君种民。」药别授方,销练金丹、云英、八石、玉浆之法,皆有决要。上师李君手笔有数篇,其馀,皆正真书曹赵道覆所书。古文鸟?,篆隶杂体,辞义约辩,婉而成章。大自与世礼相准,择贤推德,信者为先,勤者次之。又言二仪之间有三十六天,中有三十六宫,宫有一主。最高者无极至尊,次曰大至真尊,次天覆地载阴阳真尊。次洪正真尊,姓赵名道隐,以殷时得道,牧土之师也。牧土之来,赤松、王乔之伦,及韩终、张安世、刘根、张陵,近世仙者,并为翼从。牧土命谦之为子,与群仙结为徒友。幽冥之事,世所不了,谦之具问,一一告焉。经云:佛者,昔于西胡得道,在三十二天,为延真宫主。勇猛苦教,故其弟子皆髡形染衣,断绝人道,诸天衣服悉然。
《云笈七签》卷三〈道教本始部·道教三洞宗元〉
自玄都玉京已下合有三十六天,二十八天是三界内,八天是三界外。其三界内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从下六天为欲界,次十八天为色界,次四天为无色界,三界合二十八天。……三界二十八天,其次四天,其次三境,最上大罗,合三十六天,总是三尊所统。

《智度论》
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

例句

一百八句在贝叶,三十三天长雨花。 李商隐 安平公诗

典故
上党天下脊

相关人物
张仪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2289~
张仪既出,未去,闻苏秦死,乃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险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馀万,车千乘,骑万匹,积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明以严,将智以武,虽无出甲,席卷常山之险,必折天下之脊,天下有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
《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二〈贺中书门下平泽潞启〉~7799~
颇闻教育,实曰精强。昨者凶竖专地之请初陈,圣主整旅之诏将下,中外远迩,皆疑难攻,蜂虿螗螂,颇亦自负。伏惟相公上符神断,潜运庙谟,仗宗社威灵,驱风云雷电。掌上必取,彀中难逃,才逾周星,果枭逆首。周公东征之役,捷至三年;宪皇淮夷之师,克闻四岁。校虏寇之强弱,曾不等伦;考攻取之败亡,何至容易。若非睿算英略,借箸深谋,比之前修,一何远出!自此鞭笞反侧,洒扫河湟,大开明堂,再振儒校。穷天尽地,皆为寿域之人;赤子秀眉,共老止戈之代。某谬分符竹,实由恩知,庆快欢抃之诚,倍百常品,不宣。谨启。
典故
上天吹送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赠献纳起居田舍人】〉【案:澄。】
献纳司存雨露边【献纳司存雨露偏】,地分清切任才贤。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宫女开函棒御筵】。晓漏追飞青琐闼【晓漏追趋青琐闼】,晴窗点检白云篇。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典故

《楚辞补注》卷十七〈九思·伤时〉~323~
惟昊天兮昭灵。阳气发兮清明。风习习兮和煖。百草萌兮华荣。堇荼茂兮扶疏。蘅芷彫兮莹嫇。悯贞良兮遇害。将夭折兮碎糜。时混混兮浇饡。哀当世兮莫知。览往昔兮俊彦。亦诎辱兮系累。管束缚兮桎梏。百货易兮傅卖。遭桓缪兮识举。才德用兮列施。且从容兮自慰。玩琴书兮游戏。迫中国兮迮。吾欲之兮九夷。超五岭兮嵯峨。观浮石兮崔嵬。陟丹山兮炎野。屯余车兮黄支。就祝融兮稽疑。嘉已行兮无为。乃回朅兮北逝。遇神孈兮宴娭。欲静居兮自娱。心愁戚兮不能。放余辔兮策驷。忽飙腾兮浮云。蹠飞杭兮越海。从安期兮蓬莱。缘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王台。使素女兮鼓簧。乘戈和兮讴谣。声噭誂兮清和。音晏衍兮要淫。咸欣欣兮酣乐。余眷眷兮独悲。顾章华兮太息。志恋恋兮依依。
典故
相关人物
宋王偃
 
武乙


《史记》卷三〈殷本纪〉~04~
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62~
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盛血以韦囊,县而射之,命曰「射天」。淫于酒妇人。群臣谏者辄射之。于是诸侯皆曰「桀宋」。

例句

撞钟饮酒行射天,金虎蹙裘喷血斑。 李贺 梁台古愁

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典故

《楚辞补注》卷二〈九歌·东君〉~75~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东汉·王逸注:「天狼,星名,以喻贪残。日为王者,王者受命,必诛贪残,故曰举长矢,射天狼,言君当诛恶也。」
典故
尸居龙见,神动天随


《庄子集释》卷四下〈外篇·在宥〉~369~
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唐·成玄英疏:「圣人寂同死尸寂泊,动类飞龙在天,岂有寂动理教之异哉!故寂而动,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欲明寂动动寂,理教教理,不一异也。」
《國語辭典》:三箭定天山  拼音:sān jiàn dìng tiān shān
唐薛仁贵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有众十馀万,令骁骑数十人前来挑战,仁贵发三箭射杀三人,威慑敌营,使之俯首请降。见《新唐书。卷一一一。薛仁贵传》。
《漢語大詞典》:三天
(1).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有浑天、宣夜、盖天三家,称为“三天”。宋书·律历志序:“《天文》虽为该举,而不言天形,致使三天之説,纷然莫辨。”详“ 宣夜 ”。
(2).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汉武帝内传:“是三天上元之官,统领十万。”海内十洲记·方丈洲:“ 方丈洲 在 东海 中心……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云笈七籤卷八:“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
(3).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 唐 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王琦 注:“三天,谓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也。” 明 何景明 《咏天宁寺塔》诗:“镜现三天象,珠含四日光。”
(4).泛指天空。《西游记》第十六回:“ 行者 道:‘你不曾见夜间那火,光腾万里,亮透三天,且休説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见了。’”
(5).指 清 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中、后三殿。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世称上斋曰三天,盖由从前列圣每岁驻蹕 澄清园 ,诸王公即读书园庐,其地为殿三层,皆有 世宗 皇帝御书匾额,前曰‘前垂天貺’,谓之前天;中曰‘中天景物’,谓之中天;后曰‘后天不老’,谓之后天,统谓之三天。”
《漢語大詞典》:宣夜
(1).我国古代三种宇宙学说之一。主张天无一定形状,也非物质造成,其高远无止境,日月星辰飘浮空中,动和静都依靠“气”。见晋书·天文志书·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齐七政” 唐 孔颖达 疏:“ 蔡邕 《天文志》曰: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宣夜絶无师説…… 虞喜 云:宣,明也;夜,幽也。幽明之数,其术兼之,故曰宣夜。” 唐 杨炯 《浑天赋》:“客有为宣夜之学,喟然而言曰:旁望万里之横山,而皆青翠;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皆黝黑。”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测天三家以外诸说:“测天者,宣夜、浑天、昕天三家,人皆知之。”
(2).借称测天之学。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己:“ 杨盈川 , 显庆 五年待制宏文馆,时年方十一, 上元 三年制举,始补校书郎,尤最深於宣夜之学。”
(3).指司天之官夜间宣报时辰星象等。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挈壶宣夜,辩气朔於灵臺;书笏珥彤,纪言事於仙室。”挈壶氏,指司天之官。
《國語辭典》:三清  拼音:sān qīng
1.道教指至尊的仙圣所居的三天,为玉清、太清、上清三清仙境。后道教宫观崇奉三清之殿。唐。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如严三清居,不使恣搜索。」也称为「三天」。
2.道教仙谱至高的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神君。《红楼梦》第一四回:「那道士们正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
《國語辭典》:三酒  拼音:sān jiǔ
事酒、昔酒、清酒。《周礼。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汉。郑玄。注:「事酒、有事而饮也;昔酒、无事而饮也;清酒、祭祀之酒。」
分類:和清清酒
《漢語大詞典》:三十六天
道教称神仙居住的天界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大罗天,共三十六重。见云笈七籤卷二一。魏书·释老志:“二仪之间有三十六天,中有三十六宫,宫有一主。”亦作“ 三十六界 ”。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 玉皇 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
《國語辭典》:三十三天  拼音:sān shí sān tiān
佛教宇宙观中指:(1)在须弥山顶的中央为帝释天,其四方各有八个天城,共三十三天。属于欲界六天之一。《增一阿含经》卷三三:「三十三天昼度树本纵广五十由旬。」(2)居住在三十三天的天人。《增一阿含经》卷二八:「是时三十三天各各相谓言:『如来何故竟日而食?』」
《漢語大詞典》:上天梯
登天的梯子。比喻达到某种目的的途径或方法。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楔子:“凭着你万言策诗书夺第一,八韵赋文章谁似你,五言诗作上天梯,望皇家的这富贵,金殿上脱白衣。”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三折:“有路在青霄内,又被那浮云塞闭。老兄也,百忙里寻不见上天梯。” 宁调元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之三:“夜气萧森十里堤,出门可有上天梯。”
《漢語大詞典》:射天
史传某些暴君常用革囊盛血,悬而仰射,以示威武,与天争衡。史记·殷本纪:“帝 武乙 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又《龟策列传》:“﹝ 紂 ﹞杀人六畜,以韦为囊。囊盛其血,与人县而射之,与天帝争彊。”又《宋微子世家》:“ 君偃 ( 康王 )十一年,自立为王……盛血以韦囊,县而射之,命曰‘射天’。”后借以指暴虐和叛乱行为。《梁书·武帝纪上》:“至于悖礼违教,伤化虐人,射天弹路,比之犹善。” 唐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巴州严八使君五十韵》:“浪作禽填海,那将矢射天。” 杨伦 笺注:“二句更恶其不自量而敢於犯上也。”
《漢語大詞典》:射天狼
喻诛灭贪残者或敌寇。《楚辞·九歌·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 王逸 注:“天狼,星名,以喻贪残。” 洪兴祖 补注:“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 宋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