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9,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碧落
天光
朝天
碧天
连云
参天
晴空
云散
楚天
秋高
仰天
南天
秋天
长天
高天
《國語辭典》:碧落  拼音:bì luò
道家认为东方最高的天有碧霞遍布,故称为「碧落」。后用以指天空。唐。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清。纳兰性德〈沁园春。瞬息浮生〉词:「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漢語大詞典》:碧落碑
唐 碑。在今 山西省 新绛县 龙兴宫 。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絳州 《碧落碑》文乃 高祖 子 韩王 元嘉 四男为先妃所製, 陈惟玉 书。今不知者皆妄有指説。” 宋 欧阳修 《六一题跋·唐龙兴宫碧落碑》:“有《碧落碑》,在 絳州 龙兴宫 ,宫有碧落尊像,篆文刻其背,故世传为《碧落碑》。据 李璿之 以为 陈惟玉 书, 李汉 以为 黄公譔 书,未知孰是。”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说分:“《碧落碑》笔法亦奇,不独託体之古, 阳冰 ( 李阳冰 )见之,寝卧数日不去,则过 阳冰 远矣。”亦省作“ 碧落 ”。 唐 司空图 《书屏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可以视《碧落》矣。”
分類:山西
《國語辭典》:天光  拼音:tiān guāng
1.日光。《文选。张衡。东京赋》:「扫朝霞,登天光于扶桑。」《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我们且离了这个地方,外面见见天光,可好不好?」
2.天色。《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加以涉旬月,迫季秋,天光沉阴,左右无色。」《文明小史》第二七回:「天光已黑,胡乱吃了些晚饭,打开铺来睡觉。」
3.天亮。《西游记》第一三回:「他三个把我二从者吃了,天光才散。」
4.白昼。《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来回九十里,现在天光又短,一霎就黑天,还是早点走罢。」
《國語辭典》:朝天  拼音:cháo tiān
1.觐见天子、天帝。唐。杜甫〈偪仄行赠毕曜〉诗:「东家蹇驴许借我,泥滑不敢骑朝天。」宋。范成大〈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2.面向上方。《封神演义》第三二回:「见飞虎卧在毡毯上,以面朝天,形如白纸,闭目无言。」
《漢語大詞典》:碧天
青天;蓝色的天空。 晋 王羲之 《兰亭》诗:“仰视碧天际,俯瞰緑水滨。”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碧天虚旷,瑞日瞳矓。” 前蜀 毛文锡 《巫山一段云》词:“雨霽 巫山 上,云轻映碧天。” 清 陈维嵩 《满路花·荷珠》词:“惆悵迴船,碧天早掛明镜。” 朱自清 《荷塘月色》:“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國語辭典》:连云(連雲)  拼音:lián yún
与天空之云相连。形容高远众多。宋。陆游〈山南行〉:「苜蓿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
《國語辭典》:参天(參天)  拼音:cān tiān
1.高出天际。唐。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树木参天,草莱遍地。」
2.德与天相配。语本《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國語辭典》:晴空  拼音:qíng kōng
晴朗的天空。唐。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唐。刘禹锡秋词二首之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國語辭典》:云散(雲散)  拼音:yún sàn
像天上的云般四处分散。《红楼梦》第一○○回:「宝玉想念黛玉,因此及彼,又想跟黛玉的人已经云散,更加纳闷。」
《國語辭典》:楚天  拼音:chǔ tiān
南天。古时楚国位居南方,故以楚天泛称南方天空。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念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清。厉鹗〈忆旧游。溯溪流云去〉词:「楚天旧愁多少,飘作鬓边丝。」
分類:南方
《漢語大詞典》:秋高
谓秋日天空澄澈、高爽。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 陈润 《赋得秋河曙耿耿》:“晚望秋高夜,微明欲曙河。” 唐 翁承赞 《题壶山》诗:“秋高巖溜白,日上海波红。”
《國語辭典》:仰天  拼音:yǎng tiān
仰望著天空。《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呜呜。」《文选。曹植。三良诗》:「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
《漢語大詞典》:南天
(1).南方的天空。《晋书·天文志上》:“夏至极起,而天运近北,故斗去人远,日去人近,南天气至,故蒸热也。” 唐 李白 《陪族叔晔游洞庭》诗之一:“ 洞庭 西望 楚 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八七:“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蕆勛。” 毛泽东 《送瘟神》诗序:“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2).指南方。有时特指 岭南 地区。 唐 李颀 《送卢少府赴延陵》诗:“ 北固 波涛险,南天风俗殊。” 金 周昂 《北行》诗:“北塞甘长别,南天欲远征。” 陈毅 《送旧友南归》诗:“君去南天,游击穿梭。分粮杀贼,日夜挥戈。”
《國語辭典》:秋天  拼音:qiū tiān
1.秋季。《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时值秋天,金风骤起。」《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春天秋天,同你出看花吃酒,好不快活。」也称为「秋天儿」。
2.秋日的天空。唐。王维〈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诗:「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漢語大詞典》:长天(長天)
(1).辽阔的天空。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元 白朴 《乔木查·对景》套曲:“长天雁字斜,秋香次第开彻。” 清 龚自珍 《点绛唇》词:“目送飞鸿,影入长天灭。” 鲁迅 《集外集·〈无题〉诗》:“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2).犹终日、整天。 艾芜 《流离》:“长天大日头晒着,没有水喝,没有饭吃,晚上还要双手捆在背后。”
《漢語大詞典》:高天
(1).上天,上苍。韩非子·说疑:“杀身以安主,以其主为高天 泰山 之尊,而以其身为壑谷鬴洧之卑。” 唐 杜甫 《题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诗:“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
(2).高空。 唐 李白 《大猎赋》:“状若乎高天雨兽,上坠於大荒。” 毛泽东 《冬云》诗:“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3).高朗的天空。 隋 薛道衡 《夏晚》诗:“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挥泪临大江,高天意悽惻。” 仇兆鳌 注:“高天,指秋时。楚辞:天高而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