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璇衡
亦作“璿衡”。亦作“琁衡”。
(1).“ 璇璣玉衡 ”的省称。指观测天象的仪器。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皇帝:“﹝ 轩辕 ﹞始造书契,服冕垂衣……吹玉律,正璇衡,置四吏以主图籍,使九行之士以统万国。” 唐 张说 《为留守奏庆山醴泉》:“陛下金镜御天,璿衡考政。”
(2).借指朝政大权。旧唐书·中宗纪论:“洎涤除金虎,再握璿衡,不能罪己以谢万方,而更漫游以隳八政。”
(3).天璇与玉衡的并称。泛指星象。陈书·世祖纪:“不能仰协璿衡,用调玉烛,傍慰苍生,以安黔首。”
(4).指北斗星。 唐 刘禹锡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昼渴命金罍,宵谈转琁衡。”一本作“璿衡”。
《漢語大詞典》:提象
本谓人君观天象而立法治国,引申指即帝位。左传·昭公十七年“凤鸟氏,歷正也” 唐 孔颖达 疏:“《河纪》云:‘ 尧 即政七十年,凤皇止庭。 伯禹 拜曰:昔 帝轩 提象,凤巢阿阁。’” 唐 元稹 《镇圭赋》:“自天有命,非因桐叶而封 唐 ;提象握机,故配土行而执镇。”旧唐书·礼仪志二:“ 永徽 二年敕曰:‘上玄幽赞,处崇高而不言;皇王提象,代神功而理物。’”
《漢語大詞典》:辨日
辨别天象。 南朝 梁 沈约 《谢赐新历表》:“窃惟观斗辨日,驭生为本,审时分地,稼政莫先。”
分類:辨别天象
《漢語大詞典》:黄光
古代天象名。迷信认为是一种灾异的征兆。汉书·五行志下之上:“黄者,日上黄光不散如火然,有黄浊气四塞天下,蔽贤絶道,故灾异至絶世也。” 唐 王諲 《南至云物赋》:“云散黄光,天浮喜气。”
《漢語大詞典》:象器
古时观测天象的仪器。 清 顾炎武 《测景台》诗:“象器先王作, 灵臺 太室 东。”
《漢語大詞典》:降物
古代遇有灾患病故或天象变异时,帝王及大臣皆脱下盛装换上素服,谓之“降物”。左传·昭公十七年:“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於是乎百官降物。” 杜预 注:“降物,素服。” 孔颖达 疏:“降物谓减其物采也。《昏义》曰:‘日食则天子素服。’知百官降物,亦素服也。”《晋书·礼志上》:“灾祥之发,所以谴告人君,王者之所重诫,故素服废乐,退避正寝,百官降物,用币伐鼓,躬亲而救之。”
《漢語大詞典》:候仪(候儀)
即浑天仪。古代观测天象的一种仪器。旧唐书·天文志上:“ 贞观 初,将仕郎直太史 李淳风 始上言灵臺候仪是 后魏 遗范,法制疏略,难为占步。”宋史·天文志一:“铜候仪,司天冬官 韩显符 所造,其要本 淳风 及僧 一行 之遗法。”
《漢語大詞典》:司天台(司天臺)
(1).官署名。掌管观察天象、考定历数等职。历代设置专官,称太史令。 隋 改太史监, 唐 初改为太史局,以后名称屡改,有秘书阁局、浑天监、浑仪监、太史监等名。至 唐 肃宗乾元 元年改为司天台。除占候天象外,并预造来年历颁于天下。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2).犹天文台。又称观天台。观测天象的建筑。元史·世祖纪七:“太史令 王恂 等言:‘建司天臺於 大都 ,仪象圭表皆铜为之,宜增铜表高至四十尺,则景长而真。’”
《國語辭典》:观象台(觀象臺)  拼音:guān xiàng tái
古代观察天象的建筑物。也称为「天文台」。
《漢語大詞典》:宪象(憲象)
观测推算天象。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易教中:“钦明之为敬也,允塞之为诚也,宪象之为宪也,皆先具其实而后著之名也。”原注:“宪象之宪,作推步解,非宪书之名。”
《漢語大詞典》:候楼(候樓)
(1).供瞭望用的小楼。墨子·备城门:“三十步置坐候楼。楼出於堞四尺,广三尺,广(长)四尺,板周三面,密傅之,夏盖亓上。”周礼·地官·司市“上旌于思次以令市”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次,市中候楼也。”
(2).观测、占候天象之楼。陈书·世祖纪:“大风至自西南,广百餘步,激坏灵臺候楼。”
《漢語大詞典》:占步
观测推算(天象)。旧唐书·天文志上:“ 贞观 初,将仕郎直太史 李淳风 始上言:灵臺候仪是 后魏 遗范,法制疏略,难为占步。”
《漢語大詞典》:衡玑(衡璣)
古时观测天象的仪器。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四十:“混元生两仪,四象运衡璣。” 黄节 注:“尚书曰:‘在璿璣玉衡,以齐七政。’《传》曰:‘璿,美玉。璣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运转者。’”
《漢語大詞典》:恒象(恆象)
经常出现的某些预示吉凶的天象。左传·昭公十七年:“天事恆象,今除於火,火出必布焉,诸侯其有火灾乎!” 杜预 注:“天道恆以象类告示人。”后汉书·襄楷传:“帝以 楷 言虽激切,然皆天文恆象之数,故不诛。”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初, 汉 熹平 五年,黄龙见 譙 …… 颺 曰:‘其国后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亦当復见。天事恆象,此其应也。’”
《漢語大詞典》:变意(變意)
天象变异的含义。指灾异给人的启示。《汉书·成帝纪》:“公卿大夫、博士、议郎其各悉心,惟思变意,明以经对,无有所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