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何凤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0—1327 【介绍】: 宋末元初婺州金华人,字天仪,号遁山。何基从子。业医。元成宗元贞初,北游燕赵,用荐授婺州医学教授,转江西医学提举。令三子从许谦学,时谦方羁孤而落落不偶,由此刻励于学,得以成名。
刘璿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璿(1467年—?年),字天仪,山东济南府武定州商河县人。治《诗经》,行一,由国子生中式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山东乡试第六十一名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联捷戊辰科会试第一百九十二名,第三甲第二十九名进士。官至大理寺评事。
《漢語大詞典》:天仪(天儀)
(1).谓天之光仪。《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八·汉安世房中歌》:“孝奏天仪,若日月光。”宋书·律历志下:“七政致齐,实谓天仪。”
(2).指天子的容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既赐奉朝请,咫尺天仪。”《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神御出瑶軫,天仪降藻舟。” 吕向 注:“神、天,皆谓帝也……仪,容仪也。”
(3).上天规定的法度。云笈七籤卷八十:“奉承教旨,具依天仪,长斋千日。”此指道教的法规。
《國語辭典》:浑天仪(渾天儀)  拼音:hùn tiān yí
中国古代根据浑天说所制作,用以观察或模拟天体运行的仪器。包括「浑仪」与「浑象」。《后汉书。卷五九。张衡列传》:「遂乃研覈阴阳,妙尽琁机之正,作浑天仪。」
分類:浑天仪
《漢語大詞典》:浑仪(渾儀)
我国古代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又称浑天仪。南史·宋纪上·武帝:“ 长安 丰稔,帑藏盈积,帝先收其彝器、浑仪、土圭、记里鼓、指南车及 秦始皇 玉璽送之都。”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天文家有浑仪,测天之器,设於崇臺,以候垂象者,则古之璣衡也。”清史稿·天文志二:“ 明 於 北京 齐化门 内倚城筑 观象臺 ,倣 元 製作浑仪、简仪、天体三仪,置於臺上。”
《分类字锦》:咫尺天仪(咫尺天仪)
后汉书东平王苍传上疏曰陛下至德广施慈爱骨肉既赐奉朝请咫尺天仪而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臣惶怖战慄诚不自安
分类:朝会
《分类字锦》:铸浑天仪(铸浑天仪)
书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正义江南宋元嘉年太史丞钱乐铸铜作浑天仪传于齐梁
分类:
《分类字锦》:作浑天仪(作浑天仪)
后汉书张衡传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覈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分类:卿监
《國語辭典》:玉衡  拼音:yù héng
1.古时饰有玉石用来观测天文的器具。《书经。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2.汲取井水的用具。
3.星官名。北斗七星的第五颗,在西方为大熊座ε星。《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又魁第一星曰天枢,二曰琁,三曰玑,四曰权,五曰玉衡,六曰开阳,七曰摇光;一至四为魁,五至七为杓。」
《漢語大詞典》:小天
(1). 唐 时吏部侍郎之别称。 唐 孙棨 《北里志·王团儿》:“有女数人,长曰 小润 ,字 子美 ,少时颇籍籍者。小天 崔垂休 变化年溺惑之,所费甚广。”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罗袞 以小天倅大秋。”
(2).道家所称洞天的别称。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大天之内,復有小天三十六所。” 元 张雨 《范以善云林清远馆》诗:“安用乘流三万里,小天元在 积金峯 。”
(3). 元 陈绍叔 所制测天仪之名。元诗纪事卷四一引 明 何乔远 《闽书》:“ 陈绍叔 ,字 克甫 ……又别制器,象天体,虚中而髹之。上刻周天度数,填以鈿蠃,揭南北二极,凡天河、星宿,皆列其中。其制度精微,名曰‘小天’。”
《國語辭典》:燔柴  拼音:fán chái
祭天之礼。《尔雅。释天》:「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瘗薶。」
《漢語大詞典》:大醮
道教举行的隆重的祭天仪式。
十二天仪轨
【佛学大辞典】
(书名)十二天供仪轨之略名。
施八方天仪则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大兴善寺翻经院阿闇梨述。
坚牢地天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善无畏译。
频那夜迦天仪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之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