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53,分30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大体
大笑
大家
大家
大父
大功
大河
莫大
大士
大士
大用
大观
大名
广大
大师
《國語辭典》:大体(大體)  拼音:dà tǐ
1.大略、概要。《淮南子。泛论》:「见者可以论未发也,而观小节可以知大体矣。」
2.大约、大致。《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领南、沙北固往往出盐,大体如此矣。」
3.心。《孟子。告子上》:「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4.整个局面。《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
《國語辭典》:大笑  拼音:dà xiào
放开胸怀,痛快地笑。《红楼梦》第三八回:「众人掌不住都哈哈的大笑起来。」《文明小史》第四六回:「这才恍然大悟,刚才嘣嘣几响,想是磕头了。劳航芥不觉大笑。」
《國語辭典》:大家  拼音:dà jiā
1.世家望族。《左传。昭公五年》:「箕襄、邢带、叔禽、叔椒、子羽,皆大家也。」汉。桓宽《盐铁论。复古》:「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
2.著名的专家。如:「唐宋八大家」。《明史。卷二○五。唐顺之传》:「为古文,洸洋纡折有大家风。」
3.众人。《红楼梦》第八回:「又酽酽的沏上茶来,大家吃了。」
《國語辭典》:大家  拼音:dà gū
1.对女子的尊称。如汉曹世叔之妻班昭称为「曹大家」。
2.闽南方言。妇人对他人称呼丈夫的母亲为「大家」。
分類:女子尊称
《國語辭典》:大父  拼音:dà fù
称谓:(1)称祖父。《墨子。节葬下》:「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2)称外祖父。《汉书。卷四三。娄敬传》:「岂曾闻外孙敢与大父亢礼哉?可毋战以渐臣也。」
《國語辭典》:大功  拼音:dà gōng
1.丧服五服之一。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稍细,较小功为粗。于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众孙之丧时服之,为期九个月。《礼记。丧大记》:「大功布衰九月者,皆三月不御于内。」
2.一种学校、机关团体对有功人员的奖励。如:「他这次表现优异,记大功奖励一次。」
3.功劳很大。《书经。大诰》:「敷贲,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今处此而求大功,犹绊良骥之足而责以千里之任。」
《國語辭典》:大河  拼音:dà hé
1.宽大的河流。如:「尼罗河的流程长达五千五百六十九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汉。班固 东都赋:「遂超大河,跨北岳,立号高邑,建都河洛。」《三国演义》第六回:「只见前面一条大河,阻住去路,后面喊声渐近,操曰:『命已至此,不得复活矣!』」
2.特指黄河。晋。陆机〈赠冯文罴〉诗:「发轸清洛汭,驱马大河阴。」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五。艺文》:「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
分類:大河黄河
《國語辭典》:莫大  拼音:mò dà
没有比这个再大。即最大的意思。《孝经。圣治章》:「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三国演义》第三回:「贤弟若能如此,真莫大之功也。」
分類:更大
《漢語大詞典》:大士
正狱讼之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为夫妇狱讼之不正乎,则泰士 子牛 存矣;为社稷宗庙之不享乎,则泰祝 子游 存矣。’泰士、泰祝即大士、大祝也。大士正狱讼,盖若《秋官·士师》察狱讼之辞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卫侯 与 元咺 讼, 宁武子 为辅, 鍼庄子 为坐, 士荣 为大士。” 杜预 注:“大士,治狱官也。” 汉 刘向 说苑·臣术:“ 忌 举北郭 刁勃子 为大士,而九族益亲,民益富。”
分類:大士狱讼
《國語辭典》:大士  拼音:dà shì
1.佛教对菩萨的通称。参见「观世音菩萨」条。
2.特指观世音菩萨。清。佚名《小青传》:「吾闻东方佛无量,而世多专礼大士者何?」
《國語辭典》:大用  拼音:dà yòng
1.很大的用处。汉。晁错 论贵粟疏:「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
2.重用。《三国志。卷三九。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國語辭典》:大观(大觀)  拼音:dà guān
1.从大处著眼。《文选。贾谊。鵩鸟赋》:「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文选。卢谌。赠刘琨诗》:「惟同大观,万殊一辙。」
2.形容景物的美观壮盛。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
3.比喻集大成的事物,称为「大观」。如:「新武器大观」。
4.宋朝徽宗的年号(西元1107~1110)。
《國語辭典》:大名  拼音:dà míng
1.人享有极高的名誉声望。《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
2.尊称别人的名字。《三国演义》第六七回:「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先生大名,如雷灌耳。」
《國語辭典》:广大(廣大)  拼音:guǎng dà
1.宽广而大,指面积、空间而言。《礼记。中庸》:「今夫山,一拳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三光高而不可得亲,海广大无限界,故其乐同。」
2.范围、内容的广泛与博大。《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夫书记广大,衣被事体,笔劄杂名,古今多品。」
3.气度、胸襟的宽宏与开阔。《礼记。乐记》:「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宋。王安石〈上执政书〉:「怜其亲之欲而养之尽其性,以完朝廷宽裕广大之政。」
4.扩张、扩大。汉。晁错 言守边备塞务农力本当世急务二事:「其起兵而攻胡粤者,非以卫边地而救民死也,贪戾而欲广大也。」
《國語辭典》:大师(大師)  拼音:dà shī
1.对和尚的尊称。《晋书。卷九五。艺术传。鸠摩罗什传》:「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何可使法种少嗣。」
2.称学问、艺术的造诣很高,为人所宗法者。如:「国画大师」、「国学大师」。《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伏生传》:「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國語辭典》:三公  拼音:sān gōng
1.人臣中最高的三个官位:(1)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书经。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2)西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汉危无嗣,而公定之;四辅之职,三公之任,而公干之。」(3)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唐。杜佑《通典。卷十九。职官三公》:「后汉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也称为「三司」。
2.星名。即太乙星旁的三星。《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也称为「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