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素带(素帶)
(1).即绅。白绢缝制的大带。束于腰间,一端下垂。古代天子、诸侯、大夫用素带。《礼记·玉藻》:“天子素带朱里,终辟。” 郑玄 注:“谓大带也。”《礼记·玉藻》:“而素带、终辟。大夫素带,辟垂。” 郑玄 注:“而素带、终辟,谓诸侯也。”《南齐书·舆服志》:“素带广四寸,朱里,以朱緑裨饰其侧,要中以朱,垂以緑,垂三尺。”《明会典·冠服一·皇帝冕服》:“素带朱里青表,緑缘边,腰围饰以玉龙九片。”
(2).引申指贵人服饰。 晋 陆机 《百年歌》之三:“辞家观国综典文,高冠素带焕翩纷。” 南朝 宋 鲍照 《放歌行》:“素带曳长飈,华缨结远埃。”
(3).白色的带子。服丧用。《南齐书·礼志下》:“当单衣白帢素带哭于中门外,每临輒入,与宫官同。”
(2).引申指贵人服饰。 晋 陆机 《百年歌》之三:“辞家观国综典文,高冠素带焕翩纷。” 南朝 宋 鲍照 《放歌行》:“素带曳长飈,华缨结远埃。”
(3).白色的带子。服丧用。《南齐书·礼志下》:“当单衣白帢素带哭于中门外,每临輒入,与宫官同。”
《漢語大詞典》:鞶厉(鞶厲)
束腰的革带及其下垂部分。后亦泛指束腰的大带。语本《左传·桓公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 杜预 注:“鞶,绅带也;一名大带。厉,大带之垂者。” 汉 张衡 《东京赋》:“火龙黼黻,藻繂鞶厉。” 晋 陆机 《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轻剑拂鞶厉,长缨丽且鲜。”一说鞶为小囊,裂帛为之饰。厉、裂,古通,义同。参见“ 鞶裂 ”。
《漢語大詞典》:束绅(束紳)
犹束带,整饰衣服。绅,束在衣外的大带。《文选·颜延之〈拜陵庙作〉诗》:“夙御严清制,朝驾守禁城。束绅入西寝,伏軫出东坰。” 李善 注引《论语》:“子曰:‘ 赤 也,束带立於朝。’” 唐 徐安贞 《奉和圣制喜雨赋》:“微臣束绅国史,秉笔阶戺,仰宸仪之法度,闻天韵之宫徵。”参见“ 束带 ”。
《漢語大詞典》:束带(束帶)
(1).整饰衣服。表示端庄。《论语·公冶长》:“ 赤 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刘宝楠 正义:“带,繫繚於要,所以整束其衣,故曰束带。”《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寡人束带听朝三十餘年,曾无闻焉。” 宋 秦观 《雷阳书事》诗之一:“束带趋祀房,瞽史巫纷若。”《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早见那位钦差顶冠束带、满脸春风的迎出舱来。”
(2).泛指装束。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掌灯时分, 萧队长 跟 郭 白 二人商量一会,又忙一阵,两个人束带停当,办好通行证和介绍信,又支了路费。”
(3).指官服。引申谓公务。 唐 韦应物 《休暇东斋》诗:“由来束带士,请謁无朝暮。” 宋 司马光 《病中鲜于子骏见招不往》诗:“虽无束带苦,实惮把酒併。”
(4).指腰带。《水浒传》第十三回:“﹝ 索超 ﹞身披一副铁叶攒成鎧甲,腰繫一条镀金兽面束带。”《红楼梦》第七四回:“从 紫鹃 房中搜出两副 寳玉 往常换下的寄名符儿,一副束带上的帔带。”
(2).泛指装束。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掌灯时分, 萧队长 跟 郭 白 二人商量一会,又忙一阵,两个人束带停当,办好通行证和介绍信,又支了路费。”
(3).指官服。引申谓公务。 唐 韦应物 《休暇东斋》诗:“由来束带士,请謁无朝暮。” 宋 司马光 《病中鲜于子骏见招不往》诗:“虽无束带苦,实惮把酒併。”
(4).指腰带。《水浒传》第十三回:“﹝ 索超 ﹞身披一副铁叶攒成鎧甲,腰繫一条镀金兽面束带。”《红楼梦》第七四回:“从 紫鹃 房中搜出两副 寳玉 往常换下的寄名符儿,一副束带上的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