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列大夫
秦 汉 时爵位名。列第七级,亦称七大夫或公大夫。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樊噲 ﹞攻城先登,斩首二十三级,赐爵列大夫。” 裴駰 集解引 文颖 曰:“即公大夫,爵第七。”史记·循吏列传:“ 子产 者, 郑 之列大夫也。”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國語辭典》:下大夫  拼音:xià dà fū
职官名。古时大夫分上、中、下三等,等级最低的称为「下大夫」。《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唐。韩愈争臣论〉:「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
《國語辭典》:乡大夫(鄉大夫)  拼音:xiāng dà fū
职官名。周朝时掌管一乡的政教禁令的长官。也称为「乡正」。
《漢語大詞典》:越大夫
指 范蠡 。 元 曾瑞 《快活三过朝天子·警世》曲:“有见识 越 大夫,无转理 楚 三閭。”
分類:范蠡
《漢語大詞典》:七大夫
爵位名。 秦 二十等爵中的第七级。汉书·高帝纪下:“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户,勿事。” 颜师古 注:“七大夫,公大夫也;爵第七,故谓之七大夫。”
《漢語大詞典》:君大夫
(1).有封地的大夫。礼记·曲礼下:“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 孔颖达 疏:“大夫有地者则亦称曰君,故云君大夫也。”
(2).国君和大夫。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君大夫谓 椒举 :‘女实遣之。’” 杨伯峻 注:“ 楚 君及其大夫也。”
《漢語大詞典》:亚大夫(亞大夫)
即中大夫。左传·昭公七年:“ 朔 於敝邑,亚大夫也。”
分類:中大夫
《漢語大詞典》:嬖大夫
官名,下大夫的别称。左传·昭公元年:“ 子晳 上大夫;女,嬖大夫,而弗下之,不尊贵也。” 杨伯峻 注:“ 晋 、 郑 、 吴 皆谓下大夫为嬖大夫。”国语·吴语:“十行一嬖大夫,建旌提鼓,挟经秉枹。”
《漢語大詞典》:大夫枝
即大夫松。 唐 李峤 《松》诗:“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参见“ 大夫松 ”。
《國語辭典》:大夫松  拼音:dà fū sōng
五大夫的别称。参见「五大夫」条。
《漢語大詞典》:门大夫(門大夫)
官名。太子东宫司门之官。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太常遣 错 受尚书 伏生 所。还,因上便宜事,以称説。詔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通典·职官十二:“宫门郎, 秦 有太子门大夫。 汉 因之,员二人,职比郎将。 魏 因之。 晋 太子门大夫,准公车令,掌通牋表及宫门禁防。 宋 因之。 梁 代视謁者、僕射。 陈 因之。 北齐 谓之门大夫坊,并统伶官。 隋煬帝 改门大夫为宫门监。 大唐 初为宫门大夫。今门宫局有监郎二人,丞二人,郎掌东宫殿门管钥及啟闭之事,丞贰之。”
《漢語大詞典》:长大夫(長大夫)
即上大夫。吕氏春秋·慎小:“ 吴起 治 西河 ,欲諭其信於民,夜日置表於南门之外,令於邑中曰:‘明日有人能僨南门之外表者,仕长大夫。’” 高诱 注:“长大夫,上大夫也。”参见“ 上大夫 ”。
分類:上大夫
《漢語大詞典》:上大夫
为 中国 古代的官阶之一。 周 王室及各诸侯国的官阶分为卿、大夫、士三等,每等中又各分为上、中、下三级。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爵禄旂章,所以异功伐别贤不肖也。故 晋国 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儒:“ 齐宣王 褒儒尊学, 孟軻 、 淳于髡 之徒受上大夫禄,不任职而论国事。”
《漢語大詞典》:公大夫
亦称“ 七大夫 ”。 秦 汉 时爵位名,列在第七级。《商君书·境内》:“故爵官大夫,就为公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 颜师古 注:“加官、公者,示稍尊也。”
《國語辭典》:御史大夫  拼音:yù shǐ dà fū
职官名。秦汉御史府的长官。地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及掌管图籍秘书。参见「御史」条。
《漢語大詞典》:致政大夫
旧时对退职官吏的敬称。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 朱文公 移简 辅汉卿 云:‘得 赵昌父 书,以致政大夫见呼。此甚真实而又雅驯,可为报同社诸人,今后请依此例也。’”
《漢語大詞典》:中宪大夫(中憲大夫)
金 代为吏部文官正五品的封阶, 明 清 则为文职正四品封阶。儒林外史第二六回:“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 福建 汀漳道 老友 向鼎 顿首拜题。” 清 曾国藩 《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曾祖某、祖某、父某,皆赠中宪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