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7,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五净德
四弘誓愿
焰慧地
香象渡河
十二门论
大般涅槃经
密续
阿赖耶识
三贤十圣
空华外道
大乘菩萨十地
入大乘论
大乘三藏
分类词汇(续上)
中百论五净德
四弘誓愿
焰慧地
香象渡河
十二门论
大般涅槃经
密续
阿赖耶识
三贤十圣
空华外道
佛类词典
一向大乘寺大乘菩萨十地
入大乘论
大乘三藏
《漢語大詞典》:阿赖耶识(阿賴耶識)
亦作“ 阿黎耶识 ”。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 清 龚自珍 《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止观境界分三科:一、真实性,即真如;一、依他性,即第八阿黎耶识;一、分别性,即第六、第七识。”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第二自性,由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与眼、耳、鼻、舌、身等五识虚妄分别而成。”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末那识意为自我本体的显现,站在自我本体后面的那种自我本体,叫做第八识,即阿赖耶识。”
《漢語大詞典》:空华外道(空華外道)
佛教语。 印度 佛教后期, 龙树 、 提婆 等首创大乘空宗,原先的小乘教派视之为左道邪说,因以贬称为“空华外道”。 唐 慧立 彦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僧皆小乘学,不信大乘,谓为空华外道,非佛所説。” 章炳麟 《与大乘相契》:“是故小乘之詆大乘,以为魔説,以为空华外道而已,未尝云诸大菩萨当时实无其人也。”参见“ 空华 ”。
一向大乘寺
【佛学大辞典】
(杂语)总称一向专学大乘不兼小乘之寺。非一寺之名。见大藏日本撰述部之显戒论。
(杂语)总称一向专学大乘不兼小乘之寺。非一寺之名。见大藏日本撰述部之显戒论。
大乘菩萨十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华严仁王等诸大乘经所明大乘菩萨之十地也。一、欢喜地,为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得圣性,破见惑,證二空理,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菩萨于此位,成就檀波罗蜜。二、离垢地,成就戒波罗蜜。断修惑,除毁犯之垢,使身清净,故云离垢地。三、发光地,成就忍辱波罗蜜,断修惑,得谛察法忍,智慧显发,故云发光地。四、燄慧地,成就精进波罗蜜,断修惑,使慧性炽盛,故云燄慧地。五、极难胜地,成就禅定波罗蜜,断修惑,真俗二智之行相互违者,使之合而相应,故云极难胜地。六、现前地,成就慧波罗蜜,断修惑,发最胜智,使现前无染净之差别,故云现前地。七、远行地,成就方便波罗蜜,发大悲心,亦断修惑,远离二乘之自度,故云远行地。此位即终第二阿僧祇劫之行。八、不动地,成就愿波罗蜜,断修惑,作无相观,任运无功用相续,故云不动地。九、善慧地,成就力波罗蜜,断修惑,具足十力,于一切处知可度不可度,能说法,故云善慧地。十、法云地,成就智波罗蜜,亦断修惑,具足无边功德,出生无边功德水,如大云覆虚空出清净之众水,故云法云地。
(术语)是华严仁王等诸大乘经所明大乘菩萨之十地也。一、欢喜地,为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得圣性,破见惑,證二空理,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菩萨于此位,成就檀波罗蜜。二、离垢地,成就戒波罗蜜。断修惑,除毁犯之垢,使身清净,故云离垢地。三、发光地,成就忍辱波罗蜜,断修惑,得谛察法忍,智慧显发,故云发光地。四、燄慧地,成就精进波罗蜜,断修惑,使慧性炽盛,故云燄慧地。五、极难胜地,成就禅定波罗蜜,断修惑,真俗二智之行相互违者,使之合而相应,故云极难胜地。六、现前地,成就慧波罗蜜,断修惑,发最胜智,使现前无染净之差别,故云现前地。七、远行地,成就方便波罗蜜,发大悲心,亦断修惑,远离二乘之自度,故云远行地。此位即终第二阿僧祇劫之行。八、不动地,成就愿波罗蜜,断修惑,作无相观,任运无功用相续,故云不动地。九、善慧地,成就力波罗蜜,断修惑,具足十力,于一切处知可度不可度,能说法,故云善慧地。十、法云地,成就智波罗蜜,亦断修惑,具足无边功德,出生无边功德水,如大云覆虚空出清净之众水,故云法云地。
入大乘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二卷。坚意菩萨造,北凉道秦译。由义品,入摩诃衍品,议论空品,顺修诸行品之四品而成,大乘教之概论也。
(书名)二卷。坚意菩萨造,北凉道秦译。由义品,入摩诃衍品,议论空品,顺修诸行品之四品而成,大乘教之概论也。
大乘三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依智度论之意则三藏为小乘之特称,而大乘为一修多罗藏。依摄大乘论之意,则大乘中亦有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经等为论藏(阿毗达磨经此土不译唯识论中往往引之),然是为一修多罗藏之分类,故名之为总部之三藏。小乘之三藏,称为别部之三藏。玄奘译世亲摄论释一曰:「此中三藏者:一素怛缆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一声闻藏,二菩萨藏。」
【佛学常见辞汇】
大乘的经律论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经等为论藏。
(术语)依智度论之意则三藏为小乘之特称,而大乘为一修多罗藏。依摄大乘论之意,则大乘中亦有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经等为论藏(阿毗达磨经此土不译唯识论中往往引之),然是为一修多罗藏之分类,故名之为总部之三藏。小乘之三藏,称为别部之三藏。玄奘译世亲摄论释一曰:「此中三藏者:一素怛缆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一声闻藏,二菩萨藏。」
【佛学常见辞汇】
大乘的经律论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经等为论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