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7,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8 下一页
能示一身以为多身
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少字摄多义
赞叹多以偈颂
脩多罗
伊帝目多
阿难陀,多闻第一
多蚊虫地
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多铜镬地狱
最胜修多罗
能生多苦随眠
多字门
佛类词典(续上)
多丰义味辩能示一身以为多身
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少字摄多义
赞叹多以偈颂
脩多罗
伊帝目多
阿难陀,多闻第一
多蚊虫地
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多铜镬地狱
最胜修多罗
能生多苦随眠
多字门
多丰义味辩
【三藏法数】
谓菩萨能知名数事理,其义无碍,其味无穷,答问辩说,皆无有量,故名多丰义味辩。
谓菩萨能知名数事理,其义无碍,其味无穷,答问辩说,皆无有量,故名多丰义味辩。
能示一身以为多身
【三藏法数】
一身多身者,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如微尘,充满十方无量世界。盖如来所證法身之体,遍一切处。全此之体,起于应用。故能一多自在也。
一身多身者,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如微尘,充满十方无量世界。盖如来所證法身之体,遍一切处。全此之体,起于应用。故能一多自在也。
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三藏法数】
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观于内身色相既熟,则观外色虽多,亦无妨碍。所谓谛观一死尸至十百千万等死尸。若观一胖胀时,悉见一切胖胀,乃至坏烂青瘀剥落亦复如是。故云外观色多,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
谓行人先观自己色身相状,坏烂不净,不可爱乐,一心静定;更想皮肉脱落,但见白骨,有八色光明,故云内有色相。观于内身色相既熟,则观外色虽多,亦无妨碍。所谓谛观一死尸至十百千万等死尸。若观一胖胀时,悉见一切胖胀,乃至坏烂青瘀剥落亦复如是。故云外观色多,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
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三藏法数】
谓行人入二禅已,灭内身色相,故云内无色相。观内身色相既无,则外观色相虽多,亦无妨碍,所谓谛观一死尸至千万死尸;若观一胖胀,悉见一切胖胀,乃至坏烂剥落亦复如是。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盖行人为欲界烦恼难破,故于第二禅中重修第三、第四胜处,除灭欲界烦恼,令无遗馀,亦令观道增进牢固,不失工力转胜也。
谓行人入二禅已,灭内身色相,故云内无色相。观内身色相既无,则外观色相虽多,亦无妨碍,所谓谛观一死尸至千万死尸;若观一胖胀,悉见一切胖胀,乃至坏烂剥落亦复如是。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盖行人为欲界烦恼难破,故于第二禅中重修第三、第四胜处,除灭欲界烦恼,令无遗馀,亦令观道增进牢固,不失工力转胜也。
少字摄多义
【三藏法数】
谓于一字中包摄多义也。如圆觉经,长行文中,佛为普眼菩萨说四大和合,各离之相,文义甚长,至于重颂,则以四句,收摄多义。偈云: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等是也。(长行者,经之散文;重颂者,经之偈文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谓于一字中包摄多义也。如圆觉经,长行文中,佛为普眼菩萨说四大和合,各离之相,文义甚长,至于重颂,则以四句,收摄多义。偈云: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等是也。(长行者,经之散文;重颂者,经之偈文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赞叹多以偈颂
【三藏法数】
谓诸经中,凡菩萨等称赞叹美佛之功德,多以偈颂也。
谓诸经中,凡菩萨等称赞叹美佛之功德,多以偈颂也。
脩多罗
【三藏法数】
梵语脩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经,法也、常也,乃圣教之总名。今言脩多罗,即经中长行之文也。谓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是为长行。
梵语脩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经,法也、常也,乃圣教之总名。今言脩多罗,即经中长行之文也。谓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是为长行。
伊帝目多
【三藏法数】
梵语伊帝目多,华言本事。谓如来说诸菩萨等因地所行之事也。如法华经中,说药王菩萨,曾于日月净明德佛所,得法欢喜,然身然臂,以为供养,行诸苦行,求菩提道。等是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三藏法数】
梵语伊帝目多,华言本事。谓如来说诸菩萨等因地所行之事也。如法华经中,说药王菩萨,曾于日月净明德佛所,得法欢喜,然身然臂,以为供养,行诸苦行,求菩提道等是也。
【三藏法数】
梵语伊帝目多,华言本事。谓说诸菩萨弟子因地所行之事。如法华经中本事品云:药王菩萨,于日月净明德佛所,得法欢喜,即然身臂,以为供养;修诸苦行,求菩提道。等是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梵语伊帝目多,华言本事。谓如来说诸菩萨等因地所行之事也。如法华经中,说药王菩萨,曾于日月净明德佛所,得法欢喜,然身然臂,以为供养,行诸苦行,求菩提道。等是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三藏法数】
梵语伊帝目多,华言本事。谓如来说诸菩萨等因地所行之事也。如法华经中,说药王菩萨,曾于日月净明德佛所,得法欢喜,然身然臂,以为供养,行诸苦行,求菩提道等是也。
【三藏法数】
梵语伊帝目多,华言本事。谓说诸菩萨弟子因地所行之事。如法华经中本事品云:药王菩萨,于日月净明德佛所,得法欢喜,即然身臂,以为供养;修诸苦行,求菩提道。等是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阿难陀,多闻第一
【三藏法数】
梵语阿难陀,华言庆喜。佛成道时,斛饭王遣使来白净饭王言:贵弟生男,王闻欢喜,语来使曰:是男当安名庆喜。后投佛出家,能持三藏之教,故称多闻第一。(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也。)
梵语阿难陀,华言庆喜。佛成道时,斛饭王遣使来白净饭王言:贵弟生男,王闻欢喜,语来使曰:是男当安名庆喜。后投佛出家,能持三藏之教,故称多闻第一。(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也。)
多蚊虫地
【三藏法数】
谓有蚊蚋聚集之处,忌于结界建坛,诵咒作法,以其能喧闹,又能𠯗人,不得寂静,作法难成也。
谓有蚊蚋聚集之处,忌于结界建坛,诵咒作法,以其能喧闹,又能𠯗人,不得寂静,作法难成也。
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三藏法数】
梵语伐阇罗弗多罗(无翻),此尊者与一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钵剌拿洲。
梵语伐阇罗弗多罗(无翻),此尊者与一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在钵剌拿洲。
多铜镬地狱
【三藏法数】
谓狱卒捉罪人,倒投镬中,举身烂坏,以铁钩取置馀镬中,苦毒无量,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石磨地狱。
谓狱卒捉罪人,倒投镬中,举身烂坏,以铁钩取置馀镬中,苦毒无量,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石磨地狱。
最胜修多罗
【三藏法数】
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于三藏中,最胜极妙,更无有比,故名最胜修多罗。(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也。)
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于三藏中,最胜极妙,更无有比,故名最胜修多罗。(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也。)
能生多苦随眠
【三藏法数】
谓欲界贪瞋等烦恼,能生种种诸苦,故名能生多苦随眠。
谓欲界贪瞋等烦恼,能生种种诸苦,故名能生多苦随眠。
多字门
【三藏法数】
多,大品般若经作罗,梵语具云罗阇,华言垢。谓一切法,本来清净,离诸染污也。经云:唱多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无边差别。疏云:是清净无染离尘垢义。
多,大品般若经作罗,梵语具云罗阇,华言垢。谓一切法,本来清净,离诸染污也。经云:唱多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无边差别。疏云:是清净无染离尘垢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