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7,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心多欢喜益
比目多罗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
末多利
末罗羯多
弗沙蜜多
弗沙蜜多罗
弗若多罗
目多伽
句多吒
半天婆罗门多闻天双身法
因陀罗呵悉多
因陀啰誓多
佛类词典(续上)
波颇蜜多罗三藏五教心多欢喜益
比目多罗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
末多利
末罗羯多
弗沙蜜多
弗沙蜜多罗
弗若多罗
目多伽
句多吒
半天婆罗门多闻天双身法
因陀罗呵悉多
因陀啰誓多
波颇蜜多罗三藏五教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四谛教,阿含经也。二、无相教,般若经也。三、观行教,华严经也。四、安乐教,涅槃经也,谓说常乐。五、守护教,大集经也,谓说守护正法。见华严玄谈四。
(名数)一、四谛教,阿含经也。二、无相教,般若经也。三、观行教,华严经也。四、安乐教,涅槃经也,谓说常乐。五、守护教,大集经也,谓说守护正法。见华严玄谈四。
心多欢喜益
【佛学大辞典】
(术语)现世十种益之一。信弥陀者之欢喜也。
(术语)现世十种益之一。信弥陀者之欢喜也。
比目多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毗木瞿沙)
(术语)(参见:毗木瞿沙)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不空译。略称仁王经。(参见:仁王经)
(经名)二卷,不空译。略称仁王经。(参见:仁王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不空译。略名仁王仪轨,仁王般若仪轨等。说念诵仁王经之秘密作法。
(经名)二卷,不空译。略名仁王仪轨,仁王般若仪轨等。说念诵仁王经之秘密作法。
末多利
【佛学大辞典】
(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开宗记一本曰:「末多利部,此云北山部。」
(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开宗记一本曰:「末多利部,此云北山部。」
末罗羯多
【佛学大辞典】
(物名)(参见:摩罗迦陀)
(物名)(参见:摩罗迦陀)
弗沙蜜多
【佛学大辞典】
(人名)Bus/yamitra,阿育王之子也,大破佛法。见杂阿含经二十五。
(人名)Bus/yamitra,阿育王之子也,大破佛法。见杂阿含经二十五。
弗沙蜜多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Pus/yamitra,阿育王后四世之王也。问诸臣曰:我当作何等事,令我名可永留于世?诸臣答曰:先王阿育造八万四千如来塔,名德传于世,今王坏塔,则二人俱不朽矣。于是坏八万四千塔,悉杀害比丘僧。见杂阿含经二十五。
(人名)Pus/yamitra,阿育王后四世之王也。问诸臣曰:我当作何等事,令我名可永留于世?诸臣答曰:先王阿育造八万四千如来塔,名德传于世,今王坏塔,则二人俱不朽矣。于是坏八万四千塔,悉杀害比丘僧。见杂阿含经二十五。
弗若多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Pun!yatara,比丘名。译曰功德华。罽宾国人。译十诵律。见梁僧传二。
(人名)Pun!yatara,比丘名。译曰功德华。罽宾国人。译十诵律。见梁僧传二。
目多伽
【佛学大辞典】
(术语)伊提目多伽Itivr!taka之略。但目为曰之误。(参见:十二部经)
(术语)伊提目多伽Itivr!taka之略。但目为曰之误。(参见:十二部经)
句多吒
【佛学大辞典】
(杂名)咒名。译曰慈悲忍辱。见七佛所说神咒经二。
(杂名)咒名。译曰慈悲忍辱。见七佛所说神咒经二。
半天婆罗门多闻天双身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溪岚拾叶集九曰:「一义云双身法者,半天婆罗门与多闻天不二一体之意也。其缘起云:此多闻天往昔与此半天婆罗门同时发心,多闻天以精进苦行故,速成福智,半天婆罗门以懈怠乐行故,今在凡地。于是起猛利强盛之瞋恚,发誓行于修多闻天法之处,而为障碍神。所诠多闻天表法性,半天表无明也。无明法性为相违之法,故此双身相背,无明法性为同体之惑,故不相离也。法性无体,全依无明。无明无体,全依法性。宜深思之。」
(修法)溪岚拾叶集九曰:「一义云双身法者,半天婆罗门与多闻天不二一体之意也。其缘起云:此多闻天往昔与此半天婆罗门同时发心,多闻天以精进苦行故,速成福智,半天婆罗门以懈怠乐行故,今在凡地。于是起猛利强盛之瞋恚,发誓行于修多闻天法之处,而为障碍神。所诠多闻天表法性,半天表无明也。无明法性为相违之法,故此双身相背,无明法性为同体之惑,故不相离也。法性无体,全依无明。无明无体,全依法性。宜深思之。」
因陀罗呵悉多
【佛学大辞典】
(植物)又作因达罗喝悉哆,因陀罗诃塞多。香药名。金光明最胜王经七,举香药三十二味,其中第七所谓白皮者是也。或云是人参之一种。
(植物)又作因达罗喝悉哆,因陀罗诃塞多。香药名。金光明最胜王经七,举香药三十二味,其中第七所谓白皮者是也。或云是人参之一种。
因陀啰誓多
【佛学大辞典】
(天名)Indracet!a,译曰帝释侍者。见陀罗尼集经十二。
(天名)Indracet!a,译曰帝释侍者。见陀罗尼集经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