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外情
(1).受外界事物触动而生之情。 晋 枣据 《杂诗》:“引义割外情,内感实难忘。”史记·乐书“感於物而动,性之颂也” 唐 张守节 正义:“其心虽静,感於外情,因物而动,是性之贪欲也。”
(2).指宫廷外臣民的情绪。新唐书·李石传:“于时大臣新族死,岁苦寒,外情不安。帝曰:‘人心未舒何也?’ 石 曰:‘刑杀太甚,则致阴沴。’”
(3).外国的情况。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 欧 亚 交通,几五十年,而国人犹茫昧于外情。”
(4).指与外人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小的媳妇,虽是懒惰娇痴,小的闺门也严谨,却不曾有甚外情。”
《國語辭典》:表里(表裡)  拼音:biǎo lǐ
1.内外。《淮南子。缪称》:「包裹宇宙而无表里,洞同覆载而无所碍。」《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中外若一,事无表里。」
2.事理意义的相辅相成。《汉书。卷八五。谷永杜邺传。谷永》:「各有占应,相为表里。」《后汉书。卷六四。吴延史卢赵列传。卢植》:「今《毛诗》、《左氏》、《周礼》各有传记,其与《春秋》共相表里。」
3.送礼或赏赐的衣料。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二折:「如今将著羊酒表里取梅英去。」《水浒传》第四回:「赵员外取出银锭表里信香,向法座前礼拜了。」
《國語辭典》:但书(但書)  拼音:dàn shū
法律上的专门用语,通常表示特别或除外的意思。在法律条文中,都订有明确的正面意义,有时正面的意义不尽周全,就订「但书」来作补充。因在法律条文的句端冠以「但」字,故称为「但书」。引申为有条件的协约。
《国语辞典》:养婆娘(养婆娘)  拼音:yǎng pó niáng
旧时指男人在外包养妓女,或有婚外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那福僧每日只是吃酒赌钱,养婆娘,做子弟,把钱钞不著疼热的使用。」
《国语辞典》:平地起风波(平地起风波)  拼音:píng dì qǐ fēng bō
突然发生意外情况。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平地起风波二千尺,一家儿瓦解星飞。」
《漢語大詞典》:发傻
①因为某种意外情况出现而目瞪口呆。②说傻话或做傻事;犯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