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暑夏
炎热的夏季。三国志·魏志·田畴传:“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復进军。”晋书·王鉴传:“议者或以当今暑夏,非出军之时。”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是时方暑夏,座内若严冬。”
分類:炎热
《國語辭典》:竹布  拼音:zhú bù
1.用竹纤维织成的布。
2.用亚麻纤维织成的亚麻布,质地致密,多淡青色。
3.质地细密的浅蓝色棉布,常用作夏装。
《漢語大詞典》:竹疏布
用竹子作原料织成的布。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箪竹:“簞竹,叶疏而大,一节相去六七尺,出 九真 。彼人取嫰者磓浸纺织为布,谓之竹疏布。”疏,一本作“ 练 ”。
分類:竹子原料
《漢語大詞典》:九暑
指夏季九十天的暑热天气。管子·四时:“九暑乃至,时雨乃降,五穀百果乃登。” 尹知章 注:“九暑,谓九夏之暑也。”
《分类字锦》:食郁(食郁)
诗六月食郁及□
分类:
《漢語大詞典》:夏耕
传说中之人名。
夏季的耕作。如:夏耕时节。
分類:耕作
《漢語大詞典》:朱明节(朱明節)
立夏节。 汉 代皇帝于立夏日迎夏神于南郊,唱《朱明》歌,故称。 南朝 梁武帝 《首夏泛天池》诗:“薄游朱明节,泛漾天渊池。”《天雨花》第一回:“明朝乃是朱明节,回家吩咐众家人。各家节礼俱已送,惟有 桓 家尚未行。”参阅后汉书·祭祀志中
《国语辞典》:凉茶(凉茶)  拼音:liáng chá
1.清凉有解热作用的茶,多于夏日饮用。如:「菊花茶、青草茶都是一般人习于夏季饮用的凉茶。」
2.放凉的茶。《儿女英雄传》第四回:「把方才凉的那碗凉茶端起来,咕嘟咕嘟的喝了。」
《漢語大詞典》:鹤草(鶴草)
蔓生草的一种。夏日开花,其形如飞鹤,故名。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卷上:“鹤草,蔓生,其花麴尘,色浅紫,蒂叶如柳而短,当夏开花,形如飞鹤,觜翅尾足,无所不备。出 南海 ,云是媚草。” 清 吴伟业 《赋得西隐寺古松》:“鹿芝香作供,鹤草锦成茸。”亦称“ 鹤子草 ”。 唐 段公路 北户录·鹤子草:“鹤子草,蔓花也,其花麴尘,色浅紫,蒂叶如柳而小短,当夏开,南人云是媚草,甚神,可比怀草、梦芝,採之曝乾,以代面靨,形如飞鹤状,翅羽嘴距,无不毕备。”
《國語辭典》:暑假  拼音:shǔ jià
各级学校每逢夏季,在第二学期结束后到下一学年度开学前的假期。
《分类字锦》:麦旗(麦旗)
候延庆初夏诗雨涨小溪蒲剑短风回横陇麦旗斜
分类:
《分类字锦》:桐云(桐云)
埤雅淮南子曰桐木成云言其升气可以造云
分类:
《漢語大詞典》:凉糕(涼糕)
亦作“凉糕”。 夏季的食品。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之七一:“酬节凉糕犹末品,内家先散小绒绦。”自注:“重午节也。” 清 张白翔 《燕京岁时杂咏》:“香糉凉糕安石榴,射堂西畔緑阴稠。”
分類:食品
《分类字锦》:麦夏(麦夏)
薛季宣 麦夏西山日脚斜,峰云千里画丹霞。
分类:
《漢語大詞典》:朱律
指夏季。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书》:“方今白藏绍序,朱律谢期。天高而林野疏,候肃而江山静。”
分類:夏季
《漢語大詞典》:热恩(熱恩)
古指夏季特赦。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夫岁一赦者,细民谓之热恩,以其必在五月、六月间也。”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