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41,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死灰复燎
死而复苏
劬劳顾复
三番四复
三复斯言
光复旧京
合义复词
反清复明
反阴复阴
反复不常
复仇雪耻
复蹈其辙
复蹈前辙
复式路面
复式教学
《国语辞典》:死灰复燎(死灰复燎)  拼音:sǐ huī fù liào
已经冷却的灰烬又再度燃烧起来。比喻失去权势后,重新掌握大权。参见「死灰复然」条。
《国语辞典》:死而复苏(死而复苏)  拼音:sǐ ér fù sū
死去后又苏醒过来。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九圣奇鬼》:「地狱百毒,汤钁锉碓,随索随见,鬼形糜碎,死而复苏屡矣。」也作「死而复生」。
《国语辞典》:劬劳顾复(劬劳顾复)  拼音:qú láo gù fù
非常辛勤劳苦的照顾抚育。《元史。卷一一四。后妃传一。英宗庄静懿圣皇后传》:「辅佐先朝,有恭俭节用之实;诞育眇质,有劬劳顾复之恩。」
《国语辞典》:三番四复(三番四复)  拼音:sān fān sì fù
1.屡次、多次。如:「他三番四复的造访,只为改变你的心意。」
2.反覆无常、变化不定。如:「他为人三番四复,犹豫不决,和他合作挺累的。」
《国语辞典》:三复斯言(三复斯言)  拼音:sàn fù sī yán
反覆再三体会这些话。宋。苏轼〈答毕仲举书〉:「处世得安稳无病,粗衣饱饭,不造冤业,乃为至足,三复斯言,感叹无穷。」
《国语辞典》:光复旧京(光复旧京)  拼音:guāng fù jiù jīng
收复失土或恢复国家旧有失传的典章、制度。《晋书。卷九八。桓温传》:「诚宜远图庙算,大存经略,光复旧京,疆理华夏。」也作「光复旧物」。
《国语辞典》:合义复词(合义复词)  拼音:hé yì fù cí
文法上指由于意义关系合成的复词。两个词以平行关系联合起来,成为一个复词,表示一个意义,称为「并列式合义复词」。如身体、保养、得失。两个词连缀而成复词,其中有一个词是主体,另一个词是附加成分,这样构成的复词称为「偏正式合义复词」。如火车、大门、小人。其他尚有属于上面两种形式以外的复词,如悬壶、方寸、鞠躬等。
《国语辞典》:反清复明(反清复明)  拼音:fǎn qīng fù míng
推翻满清统治,恢复明朝王室。后引申为推翻异族统治,拯救中国。如:「以前不知有多少人为了反清复明,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
《国语辞典》:反阴复阴(反阴复阴)  拼音:fǎn yīn fù yīn
术数用语。星命家以为凶神、凶兆。元。关汉卿《调风月》第四折:「今年见吊客临,丧门聚,反阴复阴,半载其馀。」也作「返吟复吟」。
《国语辞典》:反复不常(反复不常)  拼音:fǎn fù bù cháng
形容变动不定。也作「反复无常」、「反覆无常」。
分类:变动不定
《国语辞典》:复仇雪耻(复仇雪耻)  拼音:fù chóu xuě chǐ
报复冤仇,洗刷怨恨。《周书。卷四四。席固传》:「今梁氏失政,扬都覆没,湘东不能复仇雪耻,而骨肉相残。」《明史。卷一六三。李时勉传》:「请选将练兵,亲君子,远小人,褒表忠节,迎还车驾,复仇雪耻。」也作「报仇雪耻」。
《国语辞典》:复蹈其辙(复蹈其辙)  拼音:fù dào qí chè
比喻不能吸取教训而再犯同一类的错误。《东周列国志》第一○二回:「孟尝平原,皆为秦所羁,幸而得免,公子不可复蹈其辙。」也作「复蹈前辙」、「重蹈覆辙」。
《国语辞典》:复蹈前辙(复蹈前辙)  拼音:fù dào qián chè
比喻不能吸取教训而再犯同一类的错误。《隋唐演义》第三九回:「文帝阴灵,白日显现,故此炀帝也觉寒心,不敢复蹈前辙。」也作「复蹈其辙」、「重蹈覆辙」。
《国语辞典》:复式路面(复式路面)  拼音:fù shì lù miàn
由柔性与刚性路面分层铺设而成的路面。如水泥混凝土上面加铺相当厚度的沥青混凝土或沥青即是。
分类:路面铺设
《国语辞典》:复式教学(复式教学)  拼音:fù shì jiào xué
跨年级的教学方式之一,通常系因学校因学生人数太少,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合编成一个班级,在同一教室,相同老师教授的教学活动,称为「复式教学」。如教师对部分学生(同一学年或相近程度)教学时,另一部分学生进行另一种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