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形势(形勢)  拼音:xíng shì
1.外观、形体。唐。贾耽 赋虞书歌:「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创草。形势素,筋骨老。」《水浒传》第一一一回:「焦山上一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山裹寺。」
2.地势。《汉书。卷五九。张汤传》:「还,谒大将军光,问千秋战斗方略,山川形势。」
3.局势、情况。元。邓玉宾〈粉蝶儿。丫髻环绦套。红绣鞋〉曲:「陪著笑频哀告,镇著色下风雹,比这砍柴的形势恶。」
4.权势、权力。《史记。卷一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天子微,弗能正。非德不纯,形势弱也。」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
5.军势阵容、势力。宋。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惟西羌夏人,叛服不常。……上命诸将按兵不战,示以形势。」
《漢語大詞典》:生风(生風)
(1).产生风。形容清凉。 汉 班固 《白虎通·八风》:“阴合阳以生风也。”后用“生风”形容清凉、轻快或声威雄猛。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归乎生风之广厦兮,脩 黄轩 之要道。”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长袖奋而生风,清气激而绕结。”《诗刊》1977年第10期:“假如我是四蹄生风的白龙马哟,一定还要插上副金色的翅膀,奔向那伟大的 北京 城。” 郭沫若 《暴虎辞》:“毛血成雨,咆哮生风。”
(2).比喻产生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传论:“ 李膺 振拔污险之中,藴义生风,以鼓动流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公久在西掖,声华满路,一昨迁拜中宪,臺阁生风。”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 傅玄 善言儿女之情,而刚正嫉恶,臺阁生风。”
(3).谓横生枝节,扩大事态。 元 张光祖 言行龟鉴·民政:“时朝廷初行新法,所遣使者,皆新进少年,遇事生风,天下骚然。”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一种贪恶之人,意想诈人,遇事生风,訐私扬短。”
《國語辭典》:气势(氣勢)  拼音:qì shì
1.军队的士气、威势。《淮南子。兵略》:「兵有三势,有二权。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将充勇而轻敌,卒果敢而乐战,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志厉青云,气如飘风,声如雷霆,诚积踰而威加敌人,此谓气势。」《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我军方来,气势方锐,若不乘机进击,旷日持久,则胜负未可知矣。」
2.气力、声势。《东观汉记。卷九。列传。盖延》:「身长八尺,弯弓三百斤,以气势闻。」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道十八般武艺都晓通,卖弄你智量高、气势雄。」
3.权势、气焰。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可正官不威牙爪威,直恁般有气势。」《三国志平话》卷上:「却说谯郡太守曹操,再入朝现帝。见董卓气势欺人,越有不忿之心。」
4.气象、气派。《东观汉记。卷一。世祖光武皇帝纪》:「帝既有仁圣之明,气势形体,天然之姿,固非人之敌。」《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气势,我是亲眼看见的。」
5.文章、绘画的风格气韵。如:「孟子的文章一向以气势雄伟、议论赅博著称。」唐。司空图 题柳柳州集后序:「愚尝览韩吏部歌诗累百首,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奔腾于天地之间。」
《國語辭典》:鼻息  拼音:bí xí
1.鼻中呼吸的气息。宋。苏轼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三国演义》第四五回:「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见帐内桌上,堆著一卷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往来书信。」
2.比喻声势、气势。如:「仰人鼻息」。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四:「鼻息干虹蜺,行人接怵惕。」清。赵翼 感兴和放翁韵:「少年鼻息薄星河,只觉将来岁月多。」
《國語辭典》:气概(氣概)  拼音:qì gài
1.气节。《魏书。卷七○。李神传。史臣曰》:「李神据危城,当大难,其气概亦足称焉。」
2.气派。《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回:「在京中往来拜客,好不气概。」《文明小史》第二七回:「济川见这里气概不凡,倒要看他是何官职。」
3.气焰。《红楼梦》第七九回:「自此更加一倍小心,不免气概又矮了半截下来。」
4.气度。《三国演义》第四二回:「曹操见了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
《國語辭典》:形声(形聲)  拼音:xíng shēng
六书中的形声字。由音符与意符组合而成,意符表形,音符表声。如江、河二字,从水取义,以工、可分标其声。汉。许慎 说文解字序:「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即指其以事类为主,再取其声组合而成。也称为「谐声」、「象声」。
《國語辭典》:六书(六書)  拼音:liù shū
1.为中国文字的六种创造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清。段玉裁。注。也称为「六体」。
2.王莽时的六种字体。即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书、鸟虫书。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也称为「六体」。
《漢語大詞典》:声乡(聲鄉)
犹声势。乡,通“ 响 ”。《汉书·严助传》:“故遣两将屯於境上,震威武,扬声乡。” 颜师古 注:“乡读曰响。”参见“ 声势 ”。
分類:声势
《國語辭典》:声势(聲勢)  拼音:shēng shì
声威与气势。《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陆逊整肃部伍,张扬声势,望襄阳进发。」《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他图我相与的官府多,有些声势,每年请我在这里,送我几百两银,留我代笔。」
《國語辭典》:粗风暴雨(粗風暴雨)  拼音:cū fēng bào yǔ
形容风雨很大。《镜花缘》第八八回:「莫讲粗风暴雨,不能招架,就是小小一阵凉飕,只怕也难支持了。」
《國語辭典》:烂漫(爛漫)  拼音:làn màn
1.散乱、消散。《庄子。在宥》:「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烂漫远迁。」也作「澜漫」。
2.光彩分布的样子。《文选。张衡。思玄赋》:「烂漫丽靡,藐以迭逖。」也作「烂熳」、「烂缦」。
3.坦白光明、性情率真。如:「天真烂漫」。
《高级汉语词典》:汹汹
形容声音喧腾迅疾
《漢語大詞典》:军声(軍聲)
(1).军乐。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詔吉凶。”《文选·张衡〈东京赋〉》:“次和树表,司鐸授鉦,坐作进退,节以军声。” 薛综 注:“言声中进退,取钟鼓旌之节。”
(2).军队的声威、声势。 唐 郑吉 《楚州修城南门记》:“以严教令,以壮都鄙,以张军声。” 明 吴骐 《感时书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庙略慙 灵武 ,军声谢朔方。” 郭希仁 《从戎纪略》:“及大军回省, 云山 及 邱彦彪 已至 乾州 ,军声復振,而 万炳南 屡书告急。”
(3).军中的喧闹之声。 唐 赵嘏 《钱塘》诗残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清 方文 《泊紫沙洲》诗:“醉餘一觉纔安枕,又听军声四面譁。”
《國語辭典》:虚声(虛聲)  拼音:xū shēng
1.虚张声势。《文献通考。卷三四六。四裔考二三》:「时契丹实惜盟好,特为虚声以动中国。」
2.无实的声誉。《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弘此远谟,令众人叹服。」
3.山谷的回声。唐。姚崇 故洛阳城侍宴应制诗:「川凫连倒影,岩鸟应虚声。」
《国语辞典》:浮天  拼音:fú tiān
海水将天幕浮漂在上。比喻声势盛大。唐。钱起〈送僧归日本〉诗:「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國語辭典》:大兵  拼音:dà bīng
1.国家的军队。《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萧云仙又叫一百兵丁埋伏在山凹里,只听山头炮响,一齐呐喊起来,报称大兵已到,赶上前来助战。」
2.雄厚的兵力。《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日忘一日,以至覆没,大兵一放,玉石俱碎。」《文选。钟会。檄蜀文》:「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放,玉石俱碎。」
3.大战事。
4.士兵。
《國語辭典》:边声(邊聲)  拼音:biān shēng
塞外特有的风鸣马嘶、胡笳吹角等声音。汉。蔡琰〈胡笳十八拍〉:「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宋。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