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壮大(壯大)  拼音:zhuàng dà
1.雄伟、庞大。如:「阿里山上壮大的神木,吸引许多游客。」《北齐书。卷七。武成帝纪》:「又有神见于后园万寿堂前山穴中,其体壮大,不辨其面,两齿绝白,长出于唇。」
2.粗壮、结实。如:「他每天举哑铃锻鍊,所以双臂非常壮大。」《南史。卷二五。列传。垣护之》:「帝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一个生得壮大黑粗,叫作压油墩子李四。」
3.长大成人。如:「父母日日盼望儿女壮大,能自立门户。」《汉书。卷九。元帝纪》:「八岁,立为太子,壮大,柔仁好儒。」
4.强盛。如:「国军阵容日益精实壮大。」
《国语辞典》:日益壮大(日益壮大)  拼音:rì yì zhuàng dà
形容愈来愈进步、强盛。如:「这家小工厂在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下,日益壮大,已发展为颇具规模的制造商。」
分类:进步强盛
《國語辭典》:张皇(張皇)  拼音:zhāng huáng
1.扩大、壮大。《书经。康王之诰》:「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唐。韩愈〈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2.盛大显赫的样子。唐。柳宗元〈咏三良〉诗:「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
3.惊恐慌乱的样子。《聊斋志异。卷一。画壁》:「女大惧,面如死灰。张皇谓朱曰:『可急匿榻下。』」《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岂知黄抚台听了,并没有怪他,但是形色甚是张皇。」
《國語辭典》:宏达(宏達)  拼音:hóng dá
才识广达,通明事理。《文选。班固。西都赋》:「大雅宏达,于兹为群。」《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曲逆宏达,好谋能深。」也作「闳达」。
《漢語大詞典》:敦庞(敦龐)
亦作“ 敦龎 ”。
(1).丰厚,富足。 明 归有光 《何氏先茔碑》:“凡 何 氏之葬者,悉山泽之敦龎纯固,以忠厚世其家。” 清 钱谦益 《〈石田诗钞〉序》:“ 石田 生于 天顺 ,长于 成弘 ,老于 正德 初,当国家昌明敦龎,重熙累洽之世。”参见“ 敦厖 ”。
(2).厚大;壮大。 宋 陈亮 《陈府君墓志铭》:“生而敦庞,以壮门户;长则克家,以光厥祖。” 清 钱谦益 《赠文文起宫相六十序》:“敦庞魁硕之人,应运而生。”
(3).敦厚朴实。 汉 孔融 《肉刑议》:“古者敦庞,善否不别。” 明 方孝孺 《王中夫先生像赞》:“生混合治安之时,备敦龎淳厚之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漢語大詞典》:敦厖
亦作“ 敦庬 ”。
(1).丰厚,富足。左传·成公十六年:“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民生敦厖,和同以听。” 杜预 注:“敦,厚也;厖,大也。” 孔颖达 疏:“言人之生计,若财物足,皆丰厚而多大。”国语·周语上:“夫民之大事在农……敦庬纯固,於是乎成。” 宋 黄庭坚 《送彦孚主簿》诗:“君但隐几笑,诸老嘆敦厖。”
(2).敦厚。 汉 王充 论衡·自纪:“没华虚之文,存敦厖之朴。”后汉书·孔融传:“古者敦庬,善否不别,吏端刑清,政无过失。”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以硕大敦厖之德,生於文明之运,矢厥謨猷,出入隆显。”
《漢語大詞典》:闳达(閎達)
(1).谓才识宏富通达。汉书·东方朔传:“方今 公孙丞相 、 儿大夫 …… 司马迁 之伦,皆辩知閎达,溢于文辞,先生自视,何与比哉?” 唐 独孤及 《唐故正议大夫右散骑常侍赠礼部尚书李公墓志铭》:“公生而好学,地使然也;豁然閎达,天所纵也。” 明 于慎行 《〈颜氏家训〉后叙》:“侍郎博雅閎达,为 六朝 人望,所著书甚众,其逸或不传,顾独有《家训》二十篇。”
(2).宏大通畅。 清 刘大櫆 《重修孙公桥记》:“尔乃九门閎达,积块修延,如雄虹青蜺下饮乎潭瀨。”
(3).盛大;壮大。 章炳麟 《訄书·学变》:“上视 杨雄 诸家,牵制儒术,奢阔无施,而三子閎达矣。”
《漢語大詞典》:寖大
逐渐长大;壮大。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萌芽防寖大,覆载莫偏恩。”元史·太祖纪:“ 海都 既立,以兵攻 押剌伊而 ,臣属之,形势寖大。” 清 王士禛 《皇华纪闻》:“俄卵破,得一小白凤,不数日,寖大,时去时来。”
《漢語大詞典》:猥大
粗大;壮大。 汉 贾山 《至言》:“地之磽者,虽有善种,不能生焉;江皋河濒,虽有恶种,无不猥大。”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不藉》:“苗之猥大也得其耘,实之坚好也得其穫。” 明 归有光 《圣人之心公天下》:“﹝万物﹞枯偃而憔悴者,壮盛而猥大者,仆而起者,息而消者,彼固以随乎令之所至,在万物为适当耳。”
分類:粗大壮大
《國語辭典》:烂漫(爛漫)  拼音:làn màn
1.散乱、消散。《庄子。在宥》:「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烂漫远迁。」也作「澜漫」。
2.光彩分布的样子。《文选。张衡。思玄赋》:「烂漫丽靡,藐以迭逖。」也作「烂熳」、「烂缦」。
3.坦白光明、性情率真。如:「天真烂漫」。
《國語辭典》:磊砢  拼音:lěi luǒ
1.众多、堆累的样子。《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蜀石黄碝,水玉磊砢。」
2.壮大的样子。《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万楹丛倚,磊砢相扶。」
3.树木多节目的样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
4.形容性情、才华卓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孙云:『其山嶵巍以嵯峨,其水㳌渫而扬波,其人磊砢而英多。』」
《漢語大詞典》:作气(作氣)
(1).振作勇气。《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誓众词》:“鼓以作气,旗以应机。” 清 顾炎武 《上吴侍郎旸》诗:“作气须先鼓,争雄必上游。”
(2).指壮大气势。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但支港通诸小湖,故为盗区,客舟非结伴作气不可行。”
(3).犹言争气。《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作气不作气,休对我説。”
《漢語大詞典》:张吾军(張吾軍)
谓壮大自己的声势。语出左传·桓公六年:“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诗成使之写,亦足张吾军。” 元 薛昂夫 《阳春曲》之二:“耐惊耐怕黄虀瓮,长满长乾老酒盆,一贫儘可张吾军。”
《國語辭典》:壮盛(壯盛)  拼音:zhuàng shèng
强健、旺盛、有朝气。《战国策。燕策三》:「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漢語大詞典》:发荣(發榮)
(1).(草木)生长茂盛。 汉 张衡 《南都赋》:“芙蓉含华,从风发荣,斐披芬葩。” 宋 梅尧臣 《拟宋之问〈春日剪綵花应制〉》诗:“不是将春竞,天心重发荣。” 明 刘基 《旅兴》诗之四六:“今晨视郊原,草木皆发荣。”
(2).开花。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之二:“夫辩言之艳,能使穷泽生流,枯木发荣。” 明 张宁 《方洲杂言》:“祝曰:‘倘吾子获荐,花其发荣。’淹宿盛开,香气满室。”
(3).泛指成长壮大。 叶圣陶 《未厌集·小病》:“只想她怎样使他欢喜,怎样给他安慰,怎样将护他生命的发荣。”
《國語辭典》:伟岸(偉岸)  拼音:wěi àn
壮大奇伟的样子。《新唐书。卷七八。宗室传。襄邑王神符传》:「从晦姿质伟岸,所至以风力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