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靴衫
唐 开元 天宝 年间从驾宫人或士人之妇乘马时的胡装服式。旧唐书·舆服志:“ 开元 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靚粧露面,无復障蔽……俄又露髻驰骋,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
《國語辭典》:小登科  拼音:xiǎo dēng kē
娶媳妇。元。无名氏《梧桐叶》第三折:「欢声鼎沸长安道,得志当今贵豪。小登科接著大登科,播荣名喧满皇朝,始知学乃身之宝。」
分類:士人
《國語辭典》:虐士  拼音:nüè shì
死去的士人。《左传。哀公十五年》:「先民有言曰:『无秽虐士。』」
分類:士人
《漢語大詞典》:士氓
士人与庶民。氓,民。 南朝 梁简文帝 《图雍州贤能刺史教》:“或有留爱士氓,或有传芳史籍。”
分類:士人庶民
《漢語大詞典》:拜桥(拜橋)
五代 时 后唐 士人有冤,立于御桥下以求申诉。 宋 郑文宝 江表志卷三:“国中至寃者,多立於御桥下,谓之‘拜桥’。甚者操长钉、携巨斧而钉脚。”
《漢語大詞典》:白夹
1.白色夹衣。
2.旧时平民的服装。亦借指无功名的士人。
《漢語大詞典》:白凉衫(白涼衫)
宋 代一般未中式的士人的便服。朱子语类卷九一:“ 宣和 末,京师士人行道间犹著衫帽,至渡 江 戎马中乃变为白凉衫。 绍兴 二十年间士人犹是白凉衫,至后来军兴又变为紫衫,皆戎服也。”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且休夸 潘安 貌欠十分, 子建 才非八斗,单只是白凉衫稳缀着鸳鸯扣,上下无半点儿不风流。”
《漢語大詞典》:召辟
征召未仕的士人为官。宣和书谱·吴融:“祖 翕 有高世志,不应召辟,朝廷赐 文简先生 号。”
分類:征召士人
《漢語大詞典》:寄学(寄學)
(1).古指在州县官学就学的外地士人。 宋 王溥 唐会要·学校:“ 会昌 五年正月制:公卿百官子弟及京畿内士人寄客脩明经、进士业者,并宜隶於太学,外州县寄学及士人,并宜隶各所在官学。”
(2). 明 代童生,通过捐纳或经提学考试核准,而取得同秀才同等的待遇,称为“寄学”。 俞樾 《茶香室续钞·儒士观场》引 清 张穆 《顾亭林年谱》:“ 天啟 五年乙丑,年十三岁,时有纳穀寄学之例。 蠡源公 以先生天资颖异,合早取科名,遂为先生应例。”又引 清 车守谦 语云:“ 明 时寄学,亦经提学考取岁试后,准作附生。”
《漢語大詞典》:策括
宋 代称士人为应付科举策试,将经史及时务主要内容编成的简括材料。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近世士人纂类经史,缀缉时务,谓之策括。待问条目,搜抉畧尽,临时剽窃,窜易首尾,以眩有司,有司莫能辨也。”
《漢語大詞典》:食无肝(食無肝)
东观汉记·闵贡传:“ 閔仲叔 居 安邑 ,老病家贫,不能买肉,日买一片猪肝,屠者或不肯为断。 安邑 令候之,问诸子何饭食,对曰:‘但食猪肝,屠者或不肯与之。’令出勑市吏,后买輒得。 仲叔 怪问之,其子道状,乃叹曰:‘ 閔仲叔 岂以口腹累 安邑 耶?’遂去之 沛 。”后遂用作典故,以“食无肝”形容士人清廉自爱。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口腹恐累人,寧我食无肝。”亦省作“ 食肝 ”。 明 高启 《方隐君山园》诗:“此时採擷自足饱,肯为食肝烦县令?”
《漢語大詞典》:锁士(鎖士)
亦作“鏁士”。亦作“鎻士”。 囚禁的士人。梁书·元帝纪:“长徒鏁士,特加原宥。”南史·梁纪下·元帝作“鎻士”。隋书·刑法志:“遇赦降死者,黵面为刧字,髠钳,补冶锁士终身。”
分類:囚禁士人
《漢語大詞典》:踬士(躓士)
不得意的士人。南史·刘之遴传:“ 萧諮议 躓士,云何能得舂,愿与其米。”
《國語辭典》:程墨  拼音:chéng mò
旧时挑选出合于程式的科场考卷,加以刊行作为后学者的范本。《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历科程墨,各省宗师考卷,肚里记得三千馀篇。」
《漢語大詞典》:谟士(謨士)
(1).谓用计谋招徕士人。一说谋事,谋虑事情。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 郭象 注:“纵心直前,而羣士自合,非谋謨以致之者也。” 陈鼓应 今注:“謨士,‘谋事’的同音借字。”
(2).谋士。 晋 陆机 《辨亡论》下:“卑宫菲食,以丰功臣之赏;披怀虚己,以纳謨士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