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壁垒(壁壘)  拼音:bì lěi
1.军营的围墙。后泛指防禦工事。《史记。卷九一。黥布传》:「深沟壁垒,分卒守徼乘塞。」元。张翥〈西内应制即事〉:「四郊多壁垒,万里半烟尘。」
2.比喻对立事物间的界限。如:「壁垒森严」。
《国语辞典》:壁垒分明(壁垒分明)  拼音:bì lěi fēn míng
彼此界限清楚,不相混淆。如:「敌我两方,壁垒分明。」
《國語辭典》:关税壁垒(關稅壁壘)  拼音:guān shuì bì lěi
一国为保护本国产业,采行高进口税,以限制外国商品侵入本国市场的政策。
《漢語大詞典》:壁垒森严(壁壘森嚴)
(1).防御工事坚固;戒备严密。如:尽管敌营壁垒森严,我小分队仍能出入自如。
(2).比喻界限极其分明。
《漢語大詞典》:深沟壁垒(深溝壁壘)
犹深沟高垒。汉书·黥布传:“ 汉王 收诸侯,还守 成皋 、 滎阳 ,下 蜀 汉 之粟,深沟壁垒,分卒守徼乘塞。”参见“ 深沟高垒 ”。
《國語辭典》:深沟高垒(深溝高壘)  拼音:shēn gōu gāo lěi
挖深壕沟,筑高垒壁。比喻防禦坚固。《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三国演义》第一○回:「二军远来,只宜深沟高垒,坚守以拒之。」也作「深沟高壁」、「深沟坚壁」、「深沟坚垒」、「深堑高垒」。
《漢語大詞典》:森严壁垒(森嚴壁壘)
使防御工事严整不可侵犯。比喻防守严密。 毛泽东 《西江月·井冈山》词:“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漢語大詞典》:贸易壁垒
政府制订的各种限制或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措施。包括以关税为手段的关税壁垒和以关税外的措施为手段的非关税壁垒。目的在于保护本国市场和产业,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或者是作为对其他国家设置贸易壁垒的报复。
《漢語大詞典》:夹寨(夾寨)
(1).隔河相对、互为犄角的营寨。新五代史·死节传·王彦章:“ 晋 已尽有 河 北,以铁索断 德胜口 ,筑 河 南、北为两城,号‘夹寨’。”
(2).指环绕敌城建立的壁垒。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 思安 将 河北 兵西上,至 潞州 城下,更筑重城,内以防奔突,外以拒援兵,谓之夹寨。”
《漢語大詞典》:壁坞(壁隖)
犹壁垒。晋书·孝友传·庾衮:“修壁坞,树藩障。”
分類:壁垒
《國語辭典》:坚壁(堅壁)  拼音:jiān bì
1.加强巩固壁垒。《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项羽闻汉王在宛,果引兵南。汉王坚壁不与战。」
2.坚固的壁垒。《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向遭寇乱,聚宗族数百人,筑坚壁于坞中以禦之。」
《漢語大詞典》:高垒(高壘)
(1).筑起高大的壁垒。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杂种虽高垒,长驱甚建瓴。”《三国演义》第一回:“ 左丰 挟恨,回奏朝廷,説我高垒不战,惰慢军心。”
(2).高大的壁垒。 清 王省山 《秣陵纪事》诗:“沿 江 数十里,连营高垒砌。”
分類:高大壁垒
《漢語大詞典》:高壁
(1).高筑壁垒。《孙子·谋攻》“少则能逃之” 三国 魏 曹操 注:“高壁坚垒,勿与战也。”三国志·魏志·陈泰传:“ 姜维 提轻兵深入,正欲与我争锋原野,求一战之利。 王经 当高壁深垒挫其鋭气。”
(2).高的山崖。 唐 杜甫 《石柜阁》诗:“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 仇兆鳌 注:“水经注:‘高壁缅然,与霄汉连接。’”
《漢語大詞典》:边垒(邊壘)
边境上的壁垒。《宋书·王僧达传》:“脱以神州暂扰, 中夏 兵飢,容或游魂塞内,重窥边垒。” 宋 陶弼 《兵器》诗:“仓惶筑边垒,未战力先瘁。” 元 姚燧 《武昌路学记》:“ 宋 人二百年间,峙糗锻兵,岌为边垒。”
分類:边境壁垒
《漢語大詞典》:古垒(古壘)
古代留下的壁垒。 宋 陆游 《汉宫春》词:“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 元 段克己 《云中暮雨》诗:“古垒云藏一径微,河山依旧昔人非。”
分類:留下壁垒
《漢語大詞典》:汉壁(漢壁)
(1). 汉 军壁垒。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不得前,復驰还,走入 汉 壁。”
(2).犹 孔 壁。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经学流传时代:“ 秦政 晚谬,乃致燔烧; 汉高 宏规,未遑庠序。而 叔孙生 、 伏生 皆博士故官, 杜田生 、 申公 亦先朝旧学,摭拾 秦 灰之后,宝藏 汉 壁之先。” 周予同 注释:“相传《古文尚书》《逸礼》等均於 汉武帝 时发壁藏得之。汉书卷三十六《刘歆传》:‘及 鲁恭王 坏 孔子 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於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篇,十六篇。’汉书·艺文志略同。”
分類:壁垒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