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0,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环境
世境
东境
八境
寇境
化境
天境
境会
过境
境地
神境
守境
合境
奥境
观境
《國語辭典》:环境(環境)  拼音:huán jìng
1.泛指地表上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活、生存的空间、资源以及其他有关事物的综合。
2.周围地方的状况。《新唐书。卷一四三。王翃传》:「时江南环境为盗区,凝以彊弩据采石,张疑帜,遣别将马颖,解和州之围。」宋。洪迈《夷坚甲志。卷九。宗本遇异人》:「二月,环境盗起,邑落焚刘无馀。」
《漢語大詞典》:世境
世道。 王杏元 《天板蓝蓝》三:“全村人人都说:当今好世境,谁见过赌赢了钱还有好心送回来?还牵来两头牛崽呢。”
分類:世道
《骈字类编》:东境(东境)
书禹贡九河既道疏冀州之东境至河之西畔水分大河东为九道 陈书沈炯传王琳入寇大雷留异拥据东境帝欲使炯因是立功乃解中丞加明威将军遣还乡里收合徒众
又沈君理传出为吴郡太守是时兵革未宁百姓荒弊军国之用咸资东境君理招戢士卒修治器械民下悦附深以干理见称 通典兖州卫之分野兼得魏宋齐赵之交秦置为东郡砀郡之东北境齐郡之北境钜鹿上谷二郡之东境
分类:东境
《漢語大詞典》:八境
指 虔州 八境。 宋 孔宗翰 守 虔州 时作《南康八境图》, 苏轼 为之题诗(即《虔州八境图》诗)。 宋 杨万里 《赣守张子智舍人寄诗送酒和韵谢之》:“为爱 东坡 题《八境》,却同 严助 厌 承明 。”
分類:虔州苏轼
《漢語大詞典》:寇境
敌军占领的地方。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曹景宗》:“东关无一战之劳,涂中罕千金之费,而司部悬隔,斜临寇境,故使狡虏凭陵,淹移岁月。”新唐书·王栖曜传:“始将兵时,涉寇境,遇游骑环合,乃规百步立表而射,每射破的,虏相顾惧,引去。”
分類:敌军占领
《國語辭典》:化境  拼音:huà jìng
精妙超凡的境界。多指艺术作品的成就。如:「王羲之的书法可谓精妙绝伦,已臻化境。」
《骈字类编》:天境
魏书中山王英传义阳孤绝密迩天境外靡粮援之期内无兵储之固此乃临焚之鸟不可去薪授首之寇何容缓斧
《漢語大詞典》:境会(境會)
(1).在边界上聚会。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今夕 太湖 、 霅溪 、 松江 神境会,川瀆诸长,亦闻应詔。”
(2).犹境况,境地。 清 叶燮 原诗·内篇下:“然设身而处当时之境会,觉此五字之情景,恍如天造地设。”
《國語辭典》:过境(過境)  拼音:guò jìng
经过一国国境而至他国,称为「过境」。如:「老王从美国返回新加坡时,曾过境桃园国际机场。」
分類:国境地区
《國語辭典》:境地  拼音:jìng dì
情况、地步。如:「我们目前的境地十分危急。」也作「境界」。
《國語辭典》:境界  拼音:jìng jiè
1.疆界。《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三国演义》第五二回:「旗开处,推出一辆四轮车,车大斧,厉声高叫:『反贼安敢侵我境界!』」
2.场所、地方。辽。耶律楚材 外道李浩和景贤霏字韵予再和呈景贤诗:「我爱北天真境界,乾坤一色雪花霏。」《西游记》第二九回:「若再来犯我境界,断乎不饶!」
3.情况、层次。《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人居世间,总被他颠颠倒倒,就是那空幻不实,境界偶然。」《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同一个年、月、日、时,一个是这般境界,一个是那般境界,判然不合。」也作「境地」。
4.诗词或艺术品所呈现的境域,以及所表现的层次与特质。
《漢語大詞典》:神境
(1).神仙境界。 南朝 梁 江淹 《萧让前部羽葆鼓吹表》:“炎燿仙都,崇丽神境。” 唐 元稹 《酬乐天劝醉》诗:“沉机造神境,不必悟楞伽。”
(2).神妙的意境。 元 吴澄 《次韵灵兴避暑》:“夜堂月影清,剧谈神境超。”《书影》卷三引 明 万时华 《〈诗经偶笺〉序》:“夫古人之唱嘆淫佚,神境超忽,而必欲硬提其字句以为纲,强疏其支派以为断,千年风雅,几为迂拙腐陋之书,嗟乎,弊甚矣!”
《漢語大詞典》:守境
守卫边境或境域。 汉 仲长统 《昌言·法诫》:“疲駑守境,贪残牧民,挠扰百姓,忿怒四夷,招致乖叛,乱离斯瘼。”《晋书·袁乔传》:“纵復越逸 江 渚,诸军足以守境,此无忧矣。” 宋 曾巩 《饮归亭记》:“其幸而在乎无事之时,则得以自休守境而填卫百姓。”
《漢語大詞典》:合境
全境,全境的人。北齐书·彭城景思王浟传:“ 浟 纤介知人间事……合境号为神明。”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今一闻安插投诚官兵,顓愚无知,合境汹骇,惟恐将来受其骚扰。”
《分类字锦》:奥境
唐书徐文远传时耆儒沈重讲太学受业常千人文远从之质问不数日辞去或问其故荅曰先生所说纸上语耳若奥境彼有所未见者尚何观重知其语召与反复研辩嗟叹其能
分类:讲论
《韵府拾遗 梗韵》:观境(观境)
云笈七签因为观境则为众妙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