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边部(邊部)
(1).边境地区。《汉书·谷永传》:“臣幸得备边部之吏,不知本朝失得,瞽言触忌讳,罪当万死。”新唐书·魏謩传:“ 河东 节度使 李业 杀降虏,边部震扰。”宋史·食货志下三:“ 鼎 请候至边部斡运,及乘传至 解池 即禁止商贩。”
(2).守边部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復北击 中山 ,拔 卢奴 。所过发奔命兵,移檄边部,共击 邯郸 ,郡县还復响应。”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约束边部,毋相攻劫。” 宋 王圭 《河东转运使周沆可三司度支副使制》:“镇临 荆 湖 ,而威惠申于夷落;转餉 并 汾 ,而兵食雄于边部。”
《漢語大詞典》:刀几
亦作“ 刀机 ”。
(1).切肉用的刀和几案。 唐 罗隐 谗书·题神羊图:“ 尧 之庭有神羊以触不正者……是以 尧 之羊亦犹今之羊也,贪狠摇其至性,刀几制其初心,故不能触阿諛矣。” 宋 王安石 《外厨遗火》诗之一:“灶鬼何为便赫然,似嫌刀机苦无膻。”
(2).谓诛除。 唐 李商隐 《贺相国汝南公启》:“ 顺祖 之孝思,丹青 曾 閔 ; 宪皇 之武烈,刀机 彭 韦 。”
(3).喻危险境地。 宋 苏轼 《代张方干谏用兵书》:“使陛下见其号呼於梃刃之下,宛转於刀几之间,虽八珍之美,必将投筯而不忍食。”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卒能除其暴,拯一世之人于刀机陷穽之下,置于安乐之地。”
《漢語大詞典》:地网(地網)
(1).地上的网罗。比喻危难凶险的境地。 前蜀 杜光庭 《胡璠尚书地网醮词》:“解灾凶於地网,销厄运於巽宫。”
(2).比喻对敌人的包围圈。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吟剑》诗:“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3).指用作防御工事的壕堑水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一:“即其地为壕堑纵横,引水缕行,名曰‘地网’,以遏奔衝。”明史·刘定之传:“陆则纵横掘堑,名曰地网。”
《國語辭典》:乐境(樂境)  拼音:lè jìng
和平安乐的境遇。如:「目前大家能够臻于乐境,全靠多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
《國語辭典》:北垂  拼音:běi chuí
北方的边疆。《后汉书。卷二五。鲁恭传》:「诚欲以安定北垂,为人除患,定万世之计也。」也作「北陲」。
《國語辭典》:边寨(邊寨)  拼音:biān zhài
边疆地区的寨子、要塞。如:「当年那些边寨,如今成了一片废墟。」《清平山堂话本。老冯唐直谏汉文帝》:「尚扫荡边寨,不及半月,匈奴归降,回见冯唐。」
《漢語大詞典》:牛涔
牛足印中的水。比喻狭小的境地。语本《淮南子·氾论训》:“夫牛蹏之涔,不能生鱣鮪。” 高诱 注:“涔,雨水也。满牛蹏中,言其小也,故不能生鱣鮪也。” 唐 杨炯 《为刘少傅等谢敕书慰劳表》:“希少阳之末光,自韜萤火;洽重海之餘润,色息牛涔。” 唐 黄滔 《启卢员外》:“而 滔 牛涔浅狭,燕戏微茫,岂合攀投,徒为激切。” 明 徐渭 《画鱼》诗:“尺梢詎许牛涔活,远木何劳象队移!”
分類:狭小境地
《漢語大詞典》:境会(境會)
(1).在边界上聚会。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今夕 太湖 、 霅溪 、 松江 神境会,川瀆诸长,亦闻应詔。”
(2).犹境况,境地。 清 叶燮 原诗·内篇下:“然设身而处当时之境会,觉此五字之情景,恍如天造地设。”
《漢語大詞典》:棘地
形容艰难的境地。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补救世道文件四种》:“慨自水兽洪猛,黄神啸吟,礼乐偕辫髮以同隳,情性与缠足而俱放……以致‘人心败坏,道德沦亡’。诚当棘地之秋,寧啻‘杞天之虑’?”
分類:艰难境地
《漢語大詞典》:边夷(邊夷)
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晋书·滕脩传:“ 脩 在南积年,为边夷所附。”《敦煌曲子词·洞仙歌》:“华烛光辉,深下帡幃,恨征人久镇边夷。”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正统辨:“夫 辽 固 唐 之边夷也,乘 唐 之衰,草窃而起。”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驻札大臣原始:“十三年, 厄鲁特 纠边夷入犯 西寧 。”
《漢語大詞典》:造妙
谓臻于奇妙之境地。 宋 洪迈 《夷坚丁志·三士问相》:“ 李弼 仕至朝奉郎宗子博士, 翁楶 至承议郎 台州 通判,相者可谓造妙矣。”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文章二:“其论君道、国政、民情、兵略,无不造妙。”
分類:奇妙境地
《漢語大詞典》:至至
谓达到道的最高境地。列子·杨朱:“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此之谓至至者也。”《淮南子·缪称训》:“至至之人,不慕乎行,不慙乎善,含德履道,而上下相乐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内篇十:“至乎道之至极,即谓之至至。” 唐 纥干俞 《至人用心若镜赋》:“始求义於昭昭,卒穷微於至至。”
分類:境地
《國語辭典》:陷入  拼音:xiàn rù
进入某一种境况中。如:「陷入绝境」、「陷入沉思」。
《國語辭典》:边燧(邊燧)  拼音:biān suì
边境遭敌人入侵时,用以报警的烽火。《魏书。卷九。肃宗纪》:「自神鼎南底,累纪于兹,虔贡虽违,边燧静息,凭心象魏,潜款弥纯。」
《漢語大詞典》:边戎(邊戎)
亦作“邉戎”。
(1).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宋书·郑鲜之传》:“若舆驾造 洛 而反,凶丑更生揣量之心,必启边戎之患,此既必然。” 南朝 梁 萧统 《春日宴晋熙王》诗:“藩哲游沮梦,扬化抚边戎。” 宋 宋祁 《请下罪己诏并求直言》:“月行黄道,地震州邑,则边戎窥间,臣下擅恣。”
(2).边地战事;守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礼异:“古者安平用璧,兴事用圭;成功用璋,边戎用珩;战鬭用璩,城围用环。” 明 刘基 《赠周宗道六十四韵》:“边戎大重寄,得人则金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