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填海  拼音:tián hǎi
将海填平。如:「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充分展现了不畏艰难的坚定意志。」
《國語辭典》:填词(填詞)  拼音:tián cí
完全依照词牌规定的字数、平仄及四声等格式将字填入,即必须按照词的格律来选字用韵,称为「填词」。宋。阮阅《百家诗话总龟后集》卷三二引《艺苑》:「柳三变字景庄,一名永,字耆卿喜作小词,然薄于操行,当时有荐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词柳三变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词。』」
《漢語大詞典》:填委
纷集;堆积。 汉 刘桢 《杂诗》:“职事相填委,文墨纷消散。”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元夕:“京尹乘小提轿,诸舞队次第簇拥前后,连亘十餘里,锦绣填委,簫鼓振作,耳目不暇给。” 清 龚自珍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讙,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填委塞户牖,居然 嘉庆 中故态。”宋史·河渠志五:“江道既分,水復湍暴,沙石填委,多成滩磧。”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即事兴情,因而成赋,然文辞繁縟填委,时涉神仙,与 玉 之《九辩》《招魂》及当时情景颇违异。”
分類:堆积
《漢語大詞典》:填膺
充塞于胸膛。 汉 王充 论衡·程材:“ 孔子 曰:‘孝悌之至,通於神明。’ 张释之 曰:‘ 秦 任刀笔小吏,陵迟至於 二世 ,天下土崩。’ 张汤 、 赵禹 , 汉 之惠吏, 太史公 序累置於酷部,而致土崩。孰与通於神明、令人填膺也!”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 宋 刘过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词:“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 清 方苞 《弟椒涂》:“弟赴火兮如弦惊,叫天触地兮悲填膺。”
分類:充塞胸膛
《漢語大詞典》:填河
亦称“ 填桥 ”。 指每年七月七夕 牛郎 、 织女 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的民间传说。 南朝 梁 庾肩吾 《七夕》诗:“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五代 徐夤 《鹊》诗:“香闺报喜行人至,碧汉填河织女回。” 明 高启 《鹊轩》诗:“詎信填河事,寧歌绕树诗。”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那楼上呵,好一似天孙织所,凄凄可怜;俺便做个填桥乌鹊行方便!”参见“ 鹊桥 ”。
《國語辭典》:鹊桥(鵲橋)  拼音:què qiáo
相传每年七夕,为了让织女渡过天河与牛郎相会,喜鹊会飞聚起来,搭成跨越天河的桥道,称为「鹊桥」。后世则以鹊桥比喻夫妻、情人久别团聚的机缘。宋。秦观 鹊桥仙。纤云弄巧词:「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國語辭典》:填沟壑(填溝壑)  拼音:tián gōu huò
原指人死后无人将其尸体埋葬,而扔在山沟里。后用来称自己死亡的客气语。《战国策。赵策四》:「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分類:沟壑婉辞
《漢語大詞典》:填门(填門)
门户填塞。形容登门人多。汉书·郑当时传:“先是, 下邽 翟公 为廷尉,宾客亦填门;及废,门外可设爵罗。” 宋 陈师道 《答寄魏衍》诗:“填门车马客,左席为君虚。”
《漢語大詞典》:补填(補填)
补充空缺。旧唐书·李德裕传:“每年支用,犹欠十三万贯不足,常须是事节俭,百计补填,经费之中,未免悬欠。” 宋 苏辙 《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竢将来吏人年满转出,或死亡事故,更不补填,及额而止。”
分類:补充空缺
《漢語大詞典》:填桥(填橋)
见“ 填河 ”。
《漢語大詞典》:填河
亦称“ 填桥 ”。 指每年七月七夕 牛郎 、 织女 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的民间传说。 南朝 梁 庾肩吾 《七夕》诗:“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五代 徐夤 《鹊》诗:“香闺报喜行人至,碧汉填河织女回。” 明 高启 《鹊轩》诗:“詎信填河事,寧歌绕树诗。”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那楼上呵,好一似天孙织所,凄凄可怜;俺便做个填桥乌鹊行方便!”参见“ 鹊桥 ”。
《漢語大詞典》:填填
(1).满足貌。荀子·非十二子:“吾语汝学者之嵬容:其冠絻,其缨禁缓,其容简连,填填然。”
(2).稳重貌。庄子·马蹄:“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
(3).形容声音大。《楚辞·九歌·山鬼》:“靁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鸣。” 晋 潘岳 《藉田赋》:“震震填填,尘騖连天,以幸乎藉田。”隋书·音乐志中:“匪敬伊慕,备物不愆。设簴设业,鞉鼓填填。” 明 夏完淳 《观涛》诗:“江中小艇不敢渡,浮云漠漠隔江树。海女霓旌乍有无,雷鼓填填 屏翳 怒。”
《漢語大詞典》:填填
端整稳固貌。填,通“ 镇 ”。尚书大传卷三:“ 孔子 曰:‘ 丘 常悉心尽志以入其中,则前有高岸,后有大谿,填填正立而已。’”《淮南子·兵略训》:“不袭堂堂之寇,不击填填之旗。”
分類:稳固
《國語辭典》:填塞  拼音:tián sè
1.充塞、填满。《魏书。卷九三。恩倖列传。赵脩》:「脩之葬父也,百僚自王公以下无不吊祭,酒犊祭奠之具,填塞门街。」《三国演义》第五○回:「传下号令,教老弱中伤军士在后慢行,强壮者担土束柴,搬草运芦,填塞道路。」
2.堵塞。汉。班彪〈北征赋〉:「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阨灾。」
《漢語大詞典》:填纳(填納)
犹补缴。 唐 白居易 《奏阌乡县禁囚状》:“今前件囚等,欠负官钱,诚合填纳。”
《漢語大詞典》:填壑
见“ 填沟壑 ”。
《國語辭典》:填沟壑(填溝壑)  拼音:tián gōu huò
原指人死后无人将其尸体埋葬,而扔在山沟里。后用来称自己死亡的客气语。《战国策。赵策四》:「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分類:沟壑婉辞
《漢語大詞典》:填街
充塞街道。谓其多。后汉书·张楷传:“﹝ 张楷 ﹞门徒常百人。宾客慕之,自父党夙儒,偕造门焉。车马填街,徒从无所止。”梁书·文学传上·锺嵘:“ 永元 肇乱,坐弄天爵,勋非即戎,官以贿就……骑都塞市,郎将填街。”
分類:充塞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