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7,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高度
绿地
铺砌
竖立
霞脚
门榜
鬼吹
草坪
斜坡
地物
倒拔
标高
标石
丈量
土长
《國語辭典》:高度  拼音:gāo dù
1.地面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为「海拔」。
2.物体由底部到顶端的长度。如:「这座铁塔的高度约二十公尺。」
3.表程度上的加强。如:「高度机密」、「高度警觉」。
《國語辭典》:绿地(綠地)  拼音:lǜ dì
1.有草木的地面,统称为「绿地」。
2.都市中公园、园林道路及开敞的地面设施。
《國語辭典》:铺砌(鋪砌)  拼音:pū qì
用砖、石头等平整的覆盖地面或建筑物的表面。如:「工人们正在铺砌地板。」清。徐珂《清稗类钞。祠庙类。醇贤亲王园寝》:「树后即为奉安龙穴,方广约数十丈,则全以山石挖空凿平,再用方砖铺砌者。」
《國語辭典》:竖立(豎立)  拼音:shù lì
物体垂直地面立起来。如:「将被台风吹倒的电线杆竖立起来。」
《漢語大詞典》:霞脚(霞腳)
亦作“ 霞脚 ”。
(1).低垂近地面的云霞。 唐 喻凫 《得子侄书》:“雁天霞脚雨,渔夜苇条风。”
(2).指经煮泡后沉至杯底的茶叶。 唐 曹邺 《故人寄茶》诗:“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國語辭典》:门榜(門牓)  拼音:mén bǎng
悬示于门上的通告。如:「早点店的门上贴了一张门榜,写著今日公休。」唐。段成式 红楼联句:「壁诗传谢客,门榜占休公。」
《漢語大詞典》:鬼吹
迷信者称地面所发出的阴湿之气。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协昌期二:“人卧牀当令高,高则地气不及,鬼吹不干。”
《國語辭典》:草坪  拼音:cǎo píng
平坦的草地。如:「公园中的草坪请勿践踏!」
《國語辭典》:斜坡  拼音:xié pō
倾斜的坡地。如:「上了这斜坡就到了。」
《漢語大詞典》:地物
(1).土地所生之物。周礼·地官·土训:“掌道地图,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国语·周语下:“度之天神则非祥也,比之地物则非义也。”
(2).分布在地面上的固定性物体,如树木、建筑物等,作战时多利用之。 毛泽东 《抡持久战》七十:“为了保存自己……于是利用地形地物,采取跃进运动,疏开队形。” 吴组缃 《山洪》三二:“但利用地物和在地上打滚的一套,他的身手显得不如别人灵巧。”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九章:“他是一个老兵,利用地形地物异常熟练,一切坡坎、灌木丛、小坑小洼,都成了他隐身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倒拔
谓树木、立石等根部露出地面而倒仆。南史·何胤传:“山发洪水,树、石皆倒拔。”
谓背转着身子借助腰部的力量拔取东西。《水浒传》第七回回目有“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國語辭典》:标高(標高)  拼音:biāo gāo
地面、山丘或建筑物的最高点与基准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如:「这座山的标高是三千公尺。」
《漢語大詞典》:标石(標石)
测量标志的一种。多用规定形状和大小的混凝土或岩石立方埋在地面或地下,以标定测量控制点的位置。引申为标志。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唯蒸汽机的发明与原子能的发现,确是划分时代的标石。”
《國語辭典》:丈量  拼音:zhàng liáng
以尺或其他工具测量、计算。《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明日屈老父台舍下一饭。丈量到荒山时,弟辈自然到山中奉陪。」《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派了晋升、梁材、华忠、戴勤四个,分头丈量地段。」
《漢語大詞典》:土长(土長)
(1).谓土地形成。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山崩邑沦,宁几千兮;石生土长,必积年兮。”
(2).指地面上升。《诗·小雅·甫田》“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 汉 郑玄 笺:“至孟春土长冒橛,陈根可拔而事之。”旧唐书·五行志:“ 建中 初, 魏州 魏县 西四十里,忽然土长四五尺数亩,里人骇异之。明年, 魏博 田悦 反…… 悦 时垒正当土长之所,及僭署告天,乃因其长土为坛以祭。”
(3).在本地生长。 宋 曾巩 《道山亭记》:“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4).一方之长。宋史·外国传五·占城:“然臣自为土长,声势尚卑,常时外国颇相侵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