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4
词典
2
分类词汇
11
佛典
1
分类词汇
松萝
石耳
地耳
露衣
细隙
薜罗
石蕊
芽孢
孢子器
胞子器
苔原
《國語辭典》:
松萝(松蘿)
拼音:
sōng luó
1.产于安徽省歙县松萝山上的茶。
2.植物名。松萝科松萝属。为与绿藻类共生之地衣,原叶体茎状,长达数尺,全体呈淡黄绿色,为多数分歧的线状体,常攀附于其他植物上生长,自树梢悬垂,可入药。也称为「蔓女萝」、「蔓萝」、「茑萝」、「女萝」、「松寄生」、「王女」。
分類:
茶名
女萝
山林
地衣
植物
安徽
歙县
丝状
松萝
直立
悬垂
《漢語大詞典》:
石耳
附着在石面的地衣类植物,可食。
《
吕氏春秋·本味
》
:“菜之美者, 崑崙 之苹,寿木之华…… 汉 上石耳。” 高诱 注:“石耳,菜名也。” 南朝 梁
沈约
《与隐法师书》
:“去冬今岁,人鬼见分,石耳紫菜,愴焉兴想。” 唐
皮日休
《过云居院玄福上人旧居》
诗:“龕上已生新石耳,壁间空带旧茶烟。” 宋
王质
《林泉结契·石耳》
:“石耳色面黑背紫,柔薄,生深巖危壁,与木耳、地耳皆珍。” 明
何景明
《晚至昌平寺中》
诗:“山城薄酒无钱买,晚饭僧家石耳香。”
分類:
附着
地衣
植物
《漢語大詞典》:
地耳
(1).古谓大地的耳朵。 汉
王充
《
论衡·卜筮
》
:“著以问地,地有形体,与人无异……问地,则地耳远,不闻人言。”
(2).葛仙米的俗称。藻类。可供食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以 四川 产者最为著名。
(3).一种地衣类植物。可食用。产于我国中部和东南沿海一带,以 湖北 、 安徽 两省产量最高。参阅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菜五·地耳
》
。
分類:
种地
大地
地衣
耳朵
植物
藻类
食用
供食
国中
东南
有分
沿海
分布
《漢語大詞典》:
露衣
饱含露水的地衣。 唐
孟郊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
诗:“露衣凉且鲜,云策高復轻。”
分類:
饱含
露水
地衣
《漢語大詞典》:
细隙
小的间隙(如在叶脉之间,在某些甲壳的地衣中表面裂缝,组成器官或管的交织纤维之间,或者一种昆虫翅的翅脉之间)
分類:
间隙
如在
叶脉
甲壳
地衣
中表
表面
裂缝
成器
器官
交织
纤维
昆虫
虫翅
《国语辞典》:
薜罗(薜罗)
拼音:
bì luó
桑科「薜荔」与地衣类松萝科「松萝」、「女萝」之合称。语本《楚辞。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后比喻隐士的服装。《晋书。卷七九。列传。谢尚》:「塈于褫薜罗而袭朱组,去衡泌而践丹墀,庶绩于是用康,彝伦以之载穆。」
分类:
桑科
与地
地衣
松萝
《國語辭典》:
石蕊
拼音:
shí ruǐ
植物名。一种地衣,山石蕊科山石蕊属。属裸果地衣类,子器柄分生多数小枝,色灰白或淡黄,高十至十五公分。早春青翠,端开四叶。子囊盘小,褐色。可用来制成蓝色粉末,溶于水,作为化学试验的指示剂,亦为寒带地区冻原冬季驯鹿等之主要食粮,也称为「驯鹿苔」。
分類:
地衣
植物
山地
《國語辭典》:
芽孢
拼音:
yá bāo
部分杆状菌体内能形成卵圆形的孢子,待自然环境中适可时,芽孢裂开,长出新菌。
分類:
地衣
一丛
《国语辞典》:
孢子器
拼音:
bāo zǐ qì
地衣类植物的生殖组织,中藏孢子,在地衣的表面。也作「胞子器」。
分类:
地衣
植物
生殖
组织
中藏
孢子
表面
《国语辞典》:
胞子器
拼音:
bāo zǐ qì
地衣类植物的生殖组织,中藏孢子,在地衣的表面。也作「孢子器」。
分类:
地衣
植物
生殖
组织
中藏
孢子
表面
《国语辞典》:
苔原
拼音:
tái yuán
指北极地区多以地衣、藓苔、草本植物为主要植被的自然景观带。北极海沿岸或高山地区,终年气候寒冷,地表多属永冻土层,仅在夏季解冻时可生长一些匍匐地表的地衣、藓苔、草本植物和矮小灌木等,可分极地苔原和高山苔原。也称为「冻原」。
分类:
地衣
藓苔
草本植物
植被
自然景观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