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家君  拼音:jiā jūn
称谓。对人称自己父亲。《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家君恐交游纷意念,故谢客耳。」《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年老,常患肺病,不耐劳烦,兼之两耳重听。多承老先生记念。」也称为「家父」、「家严」。
《國語辭典》:开导(開導)  拼音:kāi dǎo
劝解、开导。《荀子。儒效》:「教诲开导成王,使谕于道而能掩迹于文武。」《红楼梦》第一一回:「好妹妹,媳妇听你的话,你去开导、开导他,我也放心。」
《國語辭典》:头项(頭項)  拼音:tóu xiàng
1.头绪。《朱子语类。卷一二。持守》:「不要因一事而惹出三件两件。如此则杂然无头项,何以得他专一!」也作「头当」。
2.项目、类别。《朱子语类。卷二○。论语。学而篇上》:「盖为学之事虽多有头项,而为学之道,则只在求放心而已。」《水浒传》第六回:「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且如小僧,做个知客,只理会管待往来客官僧众。」
3.领导人。宋。彭大雅《黑鞑事略》:「其军马将帅,旧谓之十七头项。」也称为「头领」。
《國語辭典》:上面  拼音:shàng mian
1.物体的表面。《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每人读书的桌子上写一纸条贴著,上面写道:『不可学天长杜仪!』」《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抬头,先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甚好。」
2.前头。《朱子全书。卷二。学二。持敬》:「程先生所以有功于后学者,最是敬之一字有力,……但是他只知得那上面一截事,却没下面一截事。」《儒林外史》第一八回:「四位走进书房,见上面席间先坐著两个人,方巾白须,大模大样。」
3.上级、上司。《朱子语类。卷一一一。论民》:「所说救荒赈济之意固善,而上面取出之数不节不可。」《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上面严紧,秀才不敢卖,到是把考等第的开个名字来补了禀罢。」
4.方面。《文明小史》第三九回:「儿子出去之后,文章上面倒也学得有限。」
5.里面。《儒林外史》第二○回:「这两本是我生平所做的诗,虽没有甚么好,却是一生相与的人都在上面。」
《漢語大詞典》:雪海
(1). 唐 代西北边境地名。故址在前 苏联 境内,距 伊塞克湖 不到百里。 唐 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四边伐鼓 雪海 涌,三军大呼 阴山 动。” 陈铁民 等校注:“《西突厥史料》谓应指 乏驛岭 上诸小湖。”新唐书·西域传下·康:“出 安西 西北千里所,得 勃达岭 ……北三日行度 雪海 ,春夏常雨雪。”
(2).广阔深厚的积雪。 宋 陆游 《雪中登云泉上方》诗:“滃滃云堆上,茫茫雪海中。”
(3).比喻如海洋似的梅花。《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引 清 陈岸亭 《忆梅》诗:“相思雪海应同涨,一笛江城忍便吹。”
(4).白色海涛。 唐 刘禹锡 《客有为余话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國語辭典》:张本(張本)  拼音:zhāng běn
1.为了事情的发展而于预先所做的安排。唐。白居易〈六赞偈〉:「欲以起因发缘,为来世张本也。」
2.为作伏笔而预先说的话或写的文章。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议论》:「元长之为是诗也,盖欲为他日败事张本耳。」
3.根据、理由。《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你每不知事体,这出银殡殓,正好做告状张本。这样富家,一条人命,好歹也起发他几百两生意,如何便是这样住了?」
《漢語大詞典》:前驺(前騶)
指古代官吏出行时在前边开路的侍役。 宋 徐铉 《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不遣前騶妨野逸,别寻逋客互招延。”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新昌 李相绅 性暴不礼士,镇 宣武 。有士人遇於中道,不避,乃为前騶所拘。” 宋 李元纲 厚德录卷二:“一日,中路逢 文正公 前騶,不知其为公子,而遽呵辱之。”
《國語辭典》:头首(頭首)  拼音:tóu shǒu
第一。《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这是我的个头首孩子,那穷就不说得了;我如今也有碗饭吃,怎舍的把个孩子放在人家?」
《國語辭典》:奉引  拼音:fèng yǐn
在前导引车辆。《续汉书志。第二九。舆服志上》:「乘舆大驾,公卿奉引,太仆御,大将军参乘。」汉。张衡〈东京赋〉:「奉引既毕,先辂乃发。」
《漢語大詞典》:前引
在前头引导。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二:“前后骑从数十人,别有青衣二人执节前引,呵殿而至。”宋书·礼志五:“案天文毕昴之中谓之天街,故车驾以罼罕前引。”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押赴市曹处斩。但见犯由前引,棍棒后随,前街后巷,这番过后几时回?”
《國語辭典》:引导(引導)  拼音:yǐn dǎo
1.领导。《南史。卷六三。王神念传》:「有一群鱼跃水飞空引导,贼望官军上有五色云,双龙挟舰行甚迅疾。」《三国演义》第三三回:「但须得识径路者为引导耳。」
2.道家修炼的方法之一,即导引。汉。王充《论衡。自纪》:「适辅服药引导,庶冀性命可延。」
《漢語大詞典》:室堂
居住的房舍。古时堂在前,室在后。荀子·不苟:“操弥约而事弥大。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也。故君子不下室堂而海内之情举积此者,则操术然也。”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歛枕簟,洒扫室堂。”史记·秦始皇本纪:“四月, 二世 还至 咸阳 ,曰:‘先帝为 咸阳 朝廷小,故营 阿房宫 。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復土 酈山 。’”
《漢語大詞典》:前禽
在前面逃逸的禽兽。古时以不逐前禽喻统治者的怀柔政策。易·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诚,吉。”晋书·李雄李班等载记论:“授甲晨征,则理均於困兽;斩关宵遁,则义殊於前禽。” 南朝 梁 沈约 《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命师诛后服,授律缓前禽。”元史·郝天挺传:“御史职在击奸,犹鹰扬焉禽之,弱者易获也,其力大者,必借人力。不然,不惟失其前禽,仍或有伤鹰之患矣。” 王闿运 《哀江南赋》:“遂开网於前禽,迺落帆於黄鹤。”
《漢語大詞典》:倡道
(1).在前面导引。礼记·郊特牲“男子亲迎,男先於女,刚柔之义也” 汉 郑玄 注:“先,谓倡道也。”
(2).见“ 倡导 ”。
分類:在前导引
《國語辭典》:倡导(倡導)  拼音:chàng dǎo
带头发起、提倡。《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甄丰、刘歆、王舜为莽腹心,倡导在位,褒扬功德。」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三。愆礼。河南尹太山羊翩祖》:「雅有令称,义当纲纪人伦,为之节文,而首倡导犯礼违制,使东岳一郡朦朦焉,岂不悯哉!」
《国语辞典》:头雁(头雁)  拼音:tóu yàn
雁群飞行时,在前引领的第一只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