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法具,字圆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徽宗、高宗时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化庵湖海集》二卷,已佚。事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今录诗十七首。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圆性。顺州怀柔侯氏子。自王父以上。皆隐晦无闷。父琦。母杜氏。梦异僧授以神珠而娠。迄诞室有光。童时断荤血。举止端肃。九岁请于父母。愿为僧。许之。依都城奉福寺振公为师。十五受满分戒。习唯识起信论。有叩之者。答之如响。义精旨妙。皆出入意表。久之叹曰。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果在言乎。天德初。佛日禅师入汴。师袖香谒之。佛日嘿识其器。而施锥劄。师益自剋鍊。不四旬恍然有入。佛日肯之。及佛日赴辽阳之请。师侍行。抵惠安。举为立僧。指示切要。一众钦服。后以皇后教旨。住韩州功德院。未几舍去。渡大河。历齐鲁。时昭禅师居越峰。将造访之。是夕。昭坐室中。见一大神伟服立于前。白曰。广慧大士来也。当除馆以待。诘旦。昭整众延伫食。时师至矣。众大骇。昭虚心尽敬。以所见告焉。师笑而已。浮汴而洛。抵关右。所至老师宿学。皆为师下。天德初。被旨主竹林。明年徙惠安。明肃皇后。遣中使奉以磨衲衣。并金帛诸物。佐开堂之费。久之。竹林旧众。念法乳不已。佥曰。吾师也。惠安安得拥留。权巧以归之。时海陵领留钥。向师道风。赐广慧通理之号。洎紫方袍。栴檀宝塔。大士像。竟符越峰神告之语。大定间。迁潭柘。将大有营建。或以寺久废。规模宏大。惧难克集。请少损之。师曰。吾心计已定。第恐不诚尔。不十年而潭柘落成。视旧有加焉。其始工也。凿山之际。有巨石崩坠。轰声如雷。众骇避。师恬弗为顾。石至师而止。不远寻尺。若有神禦之者。其在竹林时。竹林实辽长主。赐第制侔宫阙。虽为梵刹。而台门尚存。师谓非僧居所。宜亟命撤去。得故砖百万。为方丈基甃。仍以其馀。即故基为俗室。而鼎新其门。凡所成务传永久。尽竭衣盂所不惜。律身持物。凡可以久行益后者。皆著之令典。使传将来。用志之精专如此。以大定十五年六月。化于潭柘。世寿七十二。僧腊五十七。 明河曰。此传取诸塔石。石文乃金永定节使杨邦基撰。谓。佛果自西蜀来汴。以心印传佛日。佛日传广慧。为南岳下十七世。则佛日为妙喜。无疑矣。及后云。师侍佛日赴辽阳。又云。数从佛日入禁中说法。考时校处。又似非妙喜。茫然不知佛日为何人。若果妙喜。何年谱。传灯不载此事。年谱但云女直之肆骄。取禅师十数。师为首选。虏酋壮。传不少屈。由是一众获免。其行得无师实行如杨所云。而后返作谱者为之讳也耶。抑佛日非妙喜。佛果下。别有一佛日耶。杨文定有所据。必有一人当之。大都妙喜始终。如青天白日。不容隐讳。笔此以俟高明考订。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圆智。生林氏。亦黄岩人。传天台教观。居东山十有四年。两刹千众。推为前列。然笃于律科。每半月必行布萨。或曰。圆顿之宗。何必如是。师曰。圆家事理一念具足。岂拨事求理耶。吾于尝时。未尝不以波罗提木叉为师。扶律谈常。正在今日。绍兴间。被旨主上竺。灾烬之馀。仅存大士殿。有裒金为造门廊者。历家言。主星不利。师曰。佛与天星。同一造化。苟宝坊轮奂。吾亡何憾。未几果微恙。梦仙人饮以天液。所患随愈。夏旱。诏师讲经于明庆。席散而雨洽。尝抵寺庄。闻用牲祭土地曰。何可违佛禁耶。即为神说戒。易以素馔。后示疾。书偈坐亡。好事者。以梦徵师。为天台五百罗汉之一云。其或然耶。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二二九
智谦,号圆澄大师,绍兴间为明州(治今浙江宁波)宝云寺住持。见所撰《摹刻宝云通公法师真赞书后》。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五
禅师湛然者。讳圆澄。别号散木。出会稽夏氏。母。梦梵僧入室而娠。娠十四月而生。师生。大目昂鼻。哆唇露齿。直肠信口。不肯从事于学。亲殁窭甚。充邮卒以传符。踰期亡去。径投隐峰。峰示念佛谁是令。师究竟三昼夜辄有省。时年二十矣。入天荒山。礼妙峰斩发。择最苦行行之。间闻傅大士法身偈。一切经义。便能记持。寻乞满分戒于云栖宏公。徵以毗尼节。要师悉达其指。返越。掩关宝林兰若。因忆乾峰举一不得举二话。乃大通玄旨。有颂曰。举一举二别端倪。个里元无是与非。雪曲调高人会少。独许韶阳和得齐。二老何曾动舌。诸方浪自攒眉。拟议鹞过新罗。刻舟求剑元迷。再谒云栖。呈见于宏公。会入室。宏举海底泥牛衔月。赴语未竟。师推出一僧曰。大众證明。宏深器之。于是。激扬法席倾一众焉。万历辛卯。适大觉念公南游。师趋谒之。念曰。止风涂向青山近。越王城傍沧海遥时如何。曰。月穿潭底破。波斯不展眉。念又问。洞上宗旨。师曰。五位君臣切要知。个中何必待思惟。石女贯弄无针线。木偶能提化外机。井底红尘腾蔼。蔼山头白浪滚飞飞。诞生本是无功用。不觉天然得帝畿。念欣然。书偈印之。未几。出住云门。次迁径山。历禾之东塔乃至显圣天华。前后垂二十载。法席为之大震。其上堂曰。老侬不识元字脚。强出人前要说法。错认曾参作鲁参。合堂大众皆笑杀。这一笑中有妙。若还悟得其中意。点破当天者一窍。大众如何是这一窍。良久云。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小参云。烟雨盗将山色去。溪风送得水声来。本来法法皆如此。莫教心识强安排。众中若作境会。许你具一只眼。若作佛法会。打碎你头。何故我王库内无如是刀。又提纲云。唤二作一。指七为八。手秉太阿。圣凡尽杀却。忆东村王大姐倒。戴西村李公袜。无论贫富贵贱。见者闻者。皆笑杀。且道。山僧今日解何宗。噫嘻嘘阿喇喇。师之提唱。率多如此。僧问。如何是圆相。师曰。大烧饼。如何是暗机。师曰。凌霄峰。如何是义海。师曰。半山亭。如何是意證。师曰。哑子咒人。如何是默论。师曰。温伯见孔子。如何是回互。师曰。孝子讳爷名。诸方珍之。为师法续洞室机类。云门临济。其伯仲也。又师初在京。会达观禅师。于嘉熙寺。月川座主太史陶石篑黄慎轩。同玩月次。慎轩卧问。马祖玩月因缘。师曰。汝卧我坐。不得为公说耳。轩亟起谢。月川笑曰。内翰错过了也。观云。我下语。不及此公一筹。又过武林。闻谷慧闻等。属望一方。会诸绅遣使耑迎。及启。慧闻札曰。今日大家。欲与和尚作家相见。若来已堕情识。不来犹缺慈悲。师扯破札。正色曰。者些客作汉。敢于老僧纳败缺也。至即升堂正立。慧闻进曰。和尚莫要班门弄斧。师把住曰。速道速道。慧面赤无语。师把开曰。死汉。闻谷。遂率众作礼。苏巡漕问曰。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如何是金针。师曰。我在京都走一遭。不曾遇著一个人。苏拟议。师曰。古佛过去久矣。无念有禅师。居黄檗。独持风节。呵骂诸方。特访之。师曰。古人道。如红炉上飞片雪柏似。且道。古人还具透关眼也未。有曰我不见有甚么古人。师急指曰。背后聻。念休去。师之勘辨。约此类。又尝叹末流谬惑大乘。遂著说若干篇曰。宗门或问。慨古录楞严臆说。涅槃会疏。法华意语。金刚三昧经注。思益梵天经解谛。理迈伦。一时所宗焉。天启丙寅季冬。书显圣遗嘱。即至天华。辞众。复夜话至丑。乃右胁长往。阅世六十六。坐三十八腊。得法者九人。编随机录八卷。流通于世。 赞曰。余初过会稽。师谢世未久。观其遗风谡谡然。尚在山中。耆德。序师之妙韵。为法苦心求人之概。私心窃向往之。续读师集。至题无趣录云。夫祖道不可绝继。风穴于法堂。痛哭克家之子难逢。仰山自记再来。莫不以诸佛慧命为怀。以度生为急务者也。嗟乎。师之心。至矣尽矣。以度生为务矣。然非夙承愿力者。欲窃符以存国。余亦深知其不可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圆觉,人号张圣者,福州(今属福建)人。入山采薪遇异人得道,弃家卖卜,自称张锄柄。高宗绍兴中于东禅寺落发,法号圆觉。后行游建安,忤转运副使马纯,流梅州(《夷坚志》支丁卷一○)。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三七六
义和,赐号圆證大师。绍兴间,住持平江府吴江县华严宝塔教院。乾道元年,住临安慧因院。著有《华严念佛三昧无尽灯》一卷。见《乐邦文类》卷二、《法藏和尚传》(《续藏经》第二编乙第七套第三册)。

人物简介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六十一
归潜志:僧圆机,字子初,姓田氏,亦北人。虽为浮屠,善与豪士游。负其材略,有握兵治民之志。盖隐于僧者也。尝住持南京静安寺,以不检去。之岘山。历嵩阳死。与德普相善,颇能诗。
冯方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元仲,普康(今四川安岳县)人。
全宋文·卷四三七七
冯方,字元仲(一作圆仲),安岳(今四川安岳)人。绍兴十五年进士。绍兴二十八年正月为国子正,三月任成都府路转运司干办公事,九月主管户部架阁文字,复除御史台主簿。绍兴二十九年改秘书省正字,三十年任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三十二年守尚书吏部员外郎,复知邛州。隆兴元年为户部员外郎,充江淮都督府参议,二年任太府少卿。卒,乾道五年追复左朝散郎。见《南宋馆阁录》卷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六、一八○、一八三、一八五、一九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七之三二、七一之三、七六之七一、食货六三之一五。
释圆新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六
圆新者,范阳六城村人,得法于龙泉英公。大定壬午住盘山报国寺,次住天城,又次住法兴,后示疾感化,谓远侍者曰:“吾翌日当行脚去。”索浴净发,至夜分复谓远曰:“黎明西北有声,须当报吾。”至时果符其语,声类钟磬,方趋报新,新已脱去,荼毗后舌齿不灰。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圆日,嘉兴崇德(今浙江桐乡西南崇福镇)人。年二十六投千金妙冲为头陀,落发。孝宗隆兴初,住抚州灵岩寺。后居圆觉寺。为青原下十五世,圆觉昙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彦岑,号圆极,台城(今南京市)人。住太平州隐静寺。为南岳下十六世,云居法如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六二七一
彦岑,字圆极,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人,孝宗时僧。嗣南康云居寺法如禅师。后历主大刹,终于常州华藏道场。有语录二十卷行于世。见《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一八、二○,《丛林盛事》卷上,《续传灯录》卷三三。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诗僧
圆镜(高丽玉子僧)。手迹在桧岩壁上。大定间。金使入观书迹。一人曰。贵人笔。一人曰。山人书。蔬笋之气颇存。傍有一僧。以实告。二人皆喜其言中。乃题诗曰。玉子膏染气卒存。山僧蔬笋尚馀痕。颠张醉素无全骨。却恨当年许作髡(胜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或1148—1209 【介绍】: 宋僧。台州天台人,俗姓李,字湖隐。年十八就杭州灵隐寺落发出家,狂嗜酒肉,人称济颠,或称方圆叟,后世俗称济公。复居净慈寺,火发寺毁,行化诸地。相传屡显神通,事迹甚多。宁宗嘉定初坐逝,葬虎跑塔中。
全宋诗
释道济(一一四八~一二○九),号湖隐,又号方圆叟,俗姓李,天台临海(今浙江临海市)人。年十八于灵隐寺落发,嗜酒肉,人称济颠。后依净慈长老德辉为记室。宁宗嘉定二年卒(明嘉靖《浙江通志》卷六八、《补续高僧传》卷一九谓卒年七十三)。有《镌峰语录》十卷及《道济诗》(《净慈寺志》卷一九),已佚。事见《北涧集》卷一○《湖隐方圆叟舍利铭》,《净慈寺志》卷一○有传。 道济诗,《续藏经》所收《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实为小说,内容多有伪托,如记道济圆寂后尚有诗寄少林长老等。姑与《禅宗颂古联珠通集》等书所录,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六○六三
道济(一一三七——一二○九),字湖隐,号方圆叟,俗姓李,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幼生宦室,年十八依杭州灵隐寺佛海禅师出家。为人放荡不拘,破裈袒裎,饮酒食肉,浮沉市井,人称济颠。以是为灵隐所逐,入杭州南屏山净慈寺为书记。浪游数十年,足迹几半天下。嘉定二年卒,年七十三(一云年六十,又云绍兴十八年生)。后世称为济公活佛。有文十馀篇传世,后人编次为《济祖师文集》。见释居涧《北涧集》所载《湖隐方圆叟舍利铭》,《补续高僧传》卷一九,《敕建净慈寺志》卷一○。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济颠者。名道济。明颠者。名惠明。二师。示迹同时而各郡。然皆以素风颠。人因称济颠。明颠。济颠之颠。为尤甚。饮酒食肉。与市井浮沉。喜打筋斗。不著裈形媟露。人姗笑。自视夷然。出家灵隐寺。寺僧无不唾骂。逐之居净慈寺。为人诵经。下火得酒食。不待召而赴。吟诗曰。何须林景胜潇湘。只愿西湖化为酒。和身卧倒西湖边。一浪来时吞一口。息人之诤。救人之死。皆为之于戏谑谈笑间。神出鬼没。人莫能测。年七十三示化。明颠者。潦倒猖狂。衣不蔽体。大雪中。袒膊跣足而行。手弄摩铁钉。遇瓦砾拾置袖中。人诚语相向。则答以机锋。或侮之。则酬以狂言。入市。群儿争挽袖觅钱。或与之一钱两钱。或不与。喧叫语笑。衢路阗塞。人或饭之。不问远近识不识。皆凌晨而至。或受䞋。或不受䞋或反探袖出钱置几上。不谢而去。一时倭奴见之。罗拜云。曾向海中失风。得此僧幸免于死。且能诗。或持菖蒲索题。随口云。根下尘泥一点无。性便泉石爱清孤。当时不惹湘江恨。叶叶如何有泪珠。与济颠实未相识。偶遇于朱泾。目之曰咦。济颠赠之诗曰。青箬笠前天地阔。碧蓑衣底水云宽。不言不语知何事。只把人心不自谩。二颠俱南宋。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四
书记禅师。出浙东天台李氏贵族。名道济。母梦吞日而孕。娩时红光烛室。国清本禅师。以为法中之宝。摩顶而谶之。济年十八。走灵隐。见瞎堂远公。远即为济斩发。未逾年。神悟绝伦。远为印可。然济性狂简。出入僧堂。每大言忤众。众以济犯规。白远。远曰。禅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耶。自后常出冷泉亭。与少年扑跤。或狂歌酒肆。或去呼猿洞。引猿同翻觔斗。或携荤酒。污看经处。主事复白远。远惟以颠僧保护之。是以呼为济颠云。远公殁。济之颠酒愈甚。寺不容住。遂挂搭净慈。净慈德辉长老。奇济行履。以书记延之。然终不能忍酒。净慈之众。亦短济于辉前。辉之曲护亦如瞎堂。书记常私游十六听朝官之门。毛陈二太尉。日以香醪馈之。人不敢非。书记醉则赋诗千百言。言超意表。识者尚之。一晚醉卧十里松寺。主令人扶归。憨睡厨下。初夜分忽起绕廊。狂呼火发。众以为颠。中夜罗汉堂琉璃火。延幡脚寺燬。辉公乃留偈。承光化去。书记遂请嵩少林主方丈。嵩之贤书记亦如辉公。书记则曲设灵机。而梦感朝廷。不二载。万础千楹。顿还旧观。又以两廊影壁未就。欲达临安新任王安抚而成之。嵩止曰。不可。我闻王公微时。常投斋僧寺。业被寺僧所卖。王公怒。题寺壁曰。遇客头如鳖。逢斋项似鹅。今凡见僧皆恨。汝干之可得耶。众亦阻之。书记笑而唯。径投府前。值王公升堂。书记则探头引望。王公大怒。令阴执拟笞之。书记曰。吾乃净慈书记济颠僧也。有段因缘。惟阁下能省。特来计较耳。公亦微闻济颠诗酒之名。意稍解。书记遂以王公昔年题壁事。造妙语讽之。王公大笑。留济公。宿内衙。济公徐以影壁意扣之。王公遂捐钞三千贯。以忏前非。济公之演化无碍。约类如此。至若释结弭灾。游戏三昧。异迹饶剩。不胜述也。一日入城访旧。与张提点。饮酒赋诗。归便卧疾。嵩下安乐堂。问公。公抚榻谢曰。惭愧。乃请嵩为沈万法披剃。万法为人诚重。事公有年。公随命万法。报诸诗酒故檀。即沐浴跏趺书偈。瞑目而逝。太尉朝官俱赴净慈。诸山宿德毕集会。送者千万人。至虎跑寺前。茶毗。获无数舍利。回至净慈寺前。有二行脚僧。谒嵩曰。某甲适从六和塔过。遇济公。寄书一缄僧鞋一双。嵩大惊曰。济公终时。我以此鞋。易其敝屣。对众启缄。其辞恳切。计二百零九言。纸馀又附颂曰。看不著。错认笊篱是木杓。昨夜三更月正西。麒麟撼断黄金索。幼年曾到雁门关。老少分明醉眼看。忆昔面前当一箭。至今犹是骨毛寒。只因面目无人识。又往天台走一番。又旬馀。有钱塘差使。过天台山下。会济公。复寄来诗二首。又后五十年。有范村人。送木料于净慈。言近属济公所化。 赞曰。济公彻枢旨于瞎堂言下。遂以格外玄机。混俗同尘。或嘲风弄月。发明佛祖心宗。时不怪。以颠僧目之。幸也。及示化天下。始同称公。为不可测人。岂非末后实效光明之被于万物也。博矣。于戏鉴公生平。若非贤圣应世。求不巧尽拙。生亦不可得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胡槻,字伯圆,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铨孙。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为江西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四)。七年,为淮西总领(同上书礼二一之四七)。十四年,知静江府(同上书职官四八之五一)。十六年,除广西经略使(同上书职官七五之三四)。有《普宁志》三卷(《宋史》卷二○四),已佚。事见《宋史》卷三七四《胡铨传》。
全宋文·卷六四三八
胡槻,字伯圜,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胡铨孙。嘉定四年为江西运判,又为都司。嘉定十二年以右文殿修撰、经略安抚使知镇江。官至尚书。撰有《普宁志》三卷。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七之四,《宋史》卷二○四、三七四、四三七。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圆悟,号枯崖,福清(今属福建)人。能诗画,喜作竹石。理宗淳祐间住泉州光福寺,有《枯崖集》(《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一○《泉州重修兴福寺记》),已佚。《画史会要》卷三有传。今录诗二十九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福州福清人,号枯崖。宁宗庆元间住崇安开善院。性明澈,学贯儒释。能诗,善画竹石。有《枯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