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81,分7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图报
皇图
河图
良图
图籍
壮图
丕图
雄图
新图
版图
图南
霸图
图任
图治
舆图
《國語辭典》:图报(圖報)  拼音:tú bào
谋求报答。南朝宋。颜延之〈谢子竣封建成侯表〉:「非臣耄蔽,所任图报。」《三国演义》第一四回:「操曰:『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
《國語辭典》:皇图(皇圖)  拼音:huáng tú
1.皇帝所统治的版图。唐。李贺〈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皇图跨四海,百姓拖长绅。」
2.河图。《文选。班固。东都赋》:「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赫然发愤。」
《國語辭典》:河图(河圖)  拼音:hé tú
相传伏羲氏见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据其文,以画八卦,称为「河图」。见《书经。顾命》汉。孔安国。传。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我阐河图,陈洛范,秉台衡。」又因河图字呈绿色,故也称为「绿图」。
《國語辭典》:河图洛书(河圖洛書)  拼音:hé tú luò shū
相传伏羲氏见龙马负图出于黄河,而据以演画八卦,称为「河图」。又相传夏禹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九组不同点数组成的图画,禹因排列其次第,而成治理天下的九种大法。后世将河图洛书都视为圣王治世的祥瑞徵兆。《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传》:「河图洛书,天命瑞应。」简称为「图书」。
《國語辭典》:良图(良圖)  拼音:liáng tú
1.缜密的计议筹划。《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是瓦之罪,敢不良图。」
2.抱负、理想。《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一》:「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勉思良图,惟所去就。」
《國語辭典》:图籍(圖籍)  拼音:tú jí
1.地图户籍。《史记。卷七○。张仪列传》:「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2.图画文籍。《新唐书。卷九七。列传。魏徵》:「丧乱后,典章湮散,徵奏引诸儒校集秘书,国家图籍粲然完整。」
《國語辭典》:壮图(壯圖)  拼音:zhuàng tú
远大的抱负、计画。唐。杜甫〈过南岳入洞庭湖〉诗:「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漢語大詞典》:丕图(丕圖)
犹大业,宏图。 唐 白居易 《答黄裳〈请上尊号表〉制》:“朕以薄德,嗣守丕图,不敢荒寧,以弘理道。”《宋史·礼志十一》:“非臣否德,肇此丕图,实赖先正储休,上玄降鉴。” 明 归有光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公乃获之山童木遁之时,发天地之藏,助成国家亿万年之丕图,其勤至矣。”
分類:大业宏图
《國語辭典》:雄图(雄圖)  拼音:xióng tú
伟大的谋略。《晋书。卷三。武帝纪。制曰》:「决神算于深衷,断雄图于议表。」《文选。江淹。恨赋》:「雄图既溢,武力未毕。」
《韵府拾遗 虞韵》:新图(新图)
杜甫诗今之新图有二马
《國語辭典》:版图(版圖)  拼音:bǎn tú
1.国家的户籍和地图。《周礼。天官。司会》「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句下汉。郑玄。注:「版,户籍也。图,土地形象,田地广狭。」
2.泛指国家疆域。《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今通州既入版图,吴越之使,可遵海而归汴矣。」
《國語辭典》:图南(圖南)  拼音:tú nán
大鹏背负青天,上凌霄汉,飞往遥远的南冥。语出《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后比喻志向和前途的远大。唐。杜甫 泊岳阳城下诗:「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國語辭典》:霸图(霸圖)  拼音:bà tú
霸者的事功。《晋书。卷九○。良吏传。序》:「有晋肇兹王业,光启霸图,授方任能,经文纬武。」也作「伯图」。
《漢語大詞典》:图任(圖任)
犹谋任。书·盘庚上:“亦惟图任旧人共政。” 孔 传:“先王谋任久老成人,共治其政。” 宋 秦观 《国论》:“图任元老,眷礼名儒。”
《漢語大詞典》:图治(圖治)
想办法把国家治好。 明 刘基 《郁离子·千里马》:“今之用人也,徒以具数与?抑亦以为良而倚以图治与?”清史稿·颖毅亲王传:“图治在人。”
《國語辭典》:舆图(輿圖)  拼音:yú tú
1.疆土、疆域。宋。陆游 书事诗:「闻道舆图次第还,黄河依旧抱潼关。」《元史。卷七。世祖本纪四》:「舆图之广,历古所无。」
2.描绘地球表面状态的图幅,即地图。
《漢語大詞典》:舆地图(輿地圖)
地图。《史记·三王世家》:“臣请令史官择吉日,具礼仪上,御史奏舆地图。” 司马贞 索隐:“谓地为舆者,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故地图称舆地图。” 元 周伯琦 《野狐岭》诗:“大哉舆地图,垂创何其艰。”《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我在一个朋友座中,见一张东三省舆地图,非常精细,连村庄地名俱有。”
分類: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