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9—766 【介绍】: 唐宗室。太宗第三子李恪孙。乐善下士,长吏治,以门荫入仕,累迁京兆尹,封梁国公。乾元中,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望最高,军国大事皆独决。后出为蜀州刺史。代宗立,入为礼部尚书兼宗正卿。复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于衢州刺史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2—766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宗室。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以门荫入仕,自太子通事舍人五转为魏州刺史。天宝中,得罪杨国忠,贬长沙太守。至德元载(756),为凤翔太守兼御史大夫,入迁尚书左丞、礼部尚书。两京收复,兼京兆尹,封梁国公。乾元二年(759)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言事触怒肃宗,贬蜀州刺史。宝应元年(762),代宗立,入为礼部尚书,兼宗正卿,复入相。广德二年(764)罢知政事,为太子詹事,不久迁礼部、吏部尚书,知江南东西、福建道选事。永泰元年(765)改兵部尚书,兼衢州刺史。二年,卒于任所,赠太子太师。生平事迹详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
唐诗汇评
李岘(709-766),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信安王李祎少子,少以门荫入仕。玄宗朝,自太子通事舍人五迁为魏郡大守,再迁京把尹,出为长沙大守。安史乱起,拜凤翔大守,迁尚书左丞、礼部尚书、御史大夫兼京兆尹。乾元二年为相,为李辅国所忌,贬蜀州刺史。代宗立,自荆南节度征为礼部尚书,旋复如政事。罢相,为礼部尚书,知江淮选。改检校兵部尚书兼衢州刺史,卒。《全唐诗》存诗一首。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二
岘。吴王恪孙。以门荫入仕。累迁京兆尹。至德初封梁国公。乾元二年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蜀州刺史。代宗即位。入为礼部尚书兼宗正卿。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为太子詹事。寻迁吏部尚书。出为衢州刺史。永泰二年卒。年五十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富平人,字伯阳。初从安禄山、史思明,累迁至左卫员外郎将。安禄山叛,彰以所管兵马及州县归唐,肃宗深奖之。河朔平,拜御史大夫,封霍国公。临终,手疏辞表,以忠孝守节诫子。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四
彰字伯阳。京兆富平人。天宝中以军功累迁至左卫员外郎将。安禄山叛。伪署博滑二州刺史。统兵屯滑台。彰思以节自显。悉籍士马州县以献。拜御史中丞兼滑州刺史滑亳魏博等六州节度使。史朝义灭。迁御史大夫。封霍国公。加检校工部尚书右仆射。赠太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9—816 【介绍】: 唐僧。太原文水人,俗姓武。武则天侄孙。七岁应童子举。十三岁从宦,旋升太子通事舍人。玄宗开元间,参荷泽神会,得为执侍,会传其法要。后住庐州浮槎寺,览《大藏经》。代宗大历五年,入京,参南阳忠国师。八年,赐号大悲。后历住汴州、润州。宪宗元和五年,淮南节度使李鄘召居扬州华林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姓武氏。太原文水则天皇帝诸孙也。父宣洛阳令。母夏侯氏。梦神僧寄宝鉴。表里莹然。曰善护之。及生而秀整可爱。七岁诵习通利。以童子举入官。至十三。擢太子通事舍人。益进学不怠。三教典籍。窥览靡有遗。然颇厌世故。嗜空宗。时洛下方盛荷泽神会之化。坦往参焉。遂见推许。而命之执侍。父母莫之沮。天宝初。会谓坦曰。吾有一句。自初祖菩提达磨。传之曹溪。曹溪以传吾。汝宜谛受。毋令断绝。兹吾将有难必去汝而它之焉。未几果诏会迁弋阳。坦亦览藏经于庐州之浮查寺。大历五年获以法眷礼。见南阳忠国师于京帅。忠公为奏得玺书。赐号大悲。时相国田公神功方帅汴。坦就以行化。殊见祗待。乃循维扬六合而下。忽闻空中有声曰。吾与汝开心地。即睹菩萨像。如文殊者。以手按其颈曰。此其印验也。视之有指痕四皆赤色。久不灭。润之金山。有云气。能毒人至死。盖穴之蛰龙致然。至是而弭。亦坦尝旅次其间云。俄庵江阴之定山。夜闻赞叹声。察之二白龟也。又白蛇数丈。祈受戒忏悔。寓吴兴。造兰若于林山。或见三丈夫衣金紫。美其壮丽。元和五年。相国李公鄘治广陵。素严刻少恩。遇坦绝宽厚。馆之华林寺。寺有吴将张辽墓。尤舞妖祟。坦居之。恬无所忤。十年有二胡人。自称龟兹国使。致国命请坦。然竟不知何从来也。十一年五月十三日。众以荷泽忌营斋。坦别众曰。吾赴远请已。七月染微疾。九月八日乃终。塔葬郡之驯翟坊南冈。寿一百八。腊八十四。
宋高僧传·卷第十 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灵坦。姓武氏。太原文水人也。则天太后侄孙。父讳宣。洛阳县令。母夏侯氏。初妊坦也梦神僧授与宝鉴表里莹然。且曰。吾以此寄汝善保护之。及诞亲无所苦。年甫七岁诵习毕通应童子举。十三从宦旋升太子通事舍人。如是悦学不休。三教之书弥增洞达。然而恒嗟朽宅誓入空门。已备大乘之资粮。终到涅槃之境域。于时洛都盛化荷泽寺神会禅师也。方遮普寂之光渐没秀师之道。坦往参焉。会施善诱顿见其心。默而许之。容其执侍。父母不能回其意飞飏莫系始末研磨得破疑滞。天宝初载召坦曰。吾有一句是祖祖相传至曹溪。曹溪付吾。汝谛受之。吾当有留难。遂辞游方焉。未几果敕移会于弋阳。坦遂向庐州浮槎寺览大藏经。后闻忠国师自南阳诏入。于大历五年礼觐之。八年欲出关。忠奏曰。此人是贫道同门。俱神会弟子敕赐号曰大悲。兼赍墨敕。行化至梁园。时相国田公神功供养逦迤。适维扬六合方叹大法凌夷。忽闻空中声云。开心地即见菩萨如文殊像曰。与汝印验。令举项以掌按之寻。观有四指赤痕。其印迹恒现。又止润州江中金山。今泽心也。其山北面有一龙穴。常吐毒气如云。有近者多病或毙。坦居之毒云灭迹。又于江阴定山结庵。俄闻有赞叹之声。视之则白龟二。坦为受归戒。又见二大白蛇身长数丈。亦为受戒忏悔。如是却往吴兴林山造一兰若。有三丈夫衣金紫。趋步徐正称叹。道场唯善。村落之民多弃罟网。元和五年相国李公鄘之理广陵也。以峻法操下刚决少恩。一见坦郑重加礼。召居华林寺。寺内有大将军张辽墓。寺僧多为鬼物惑乱。坦居愀然无眹矣。又扬州人多患山妖木怪之所荧惑。坦皆遏禦焉。人争归信。至十年忽见二胡人。称自龟兹国来彼无至教。远请和尚敷演。十一年五月十三日。于荷泽忌斋告众。吾赴远请。七月示疾。九月将灭。斯预告也。至季秋八日果寂尔而终。迁塔于扬州西驯翟坊之南冈。越州掾郑詹建塔。报龄一百八岁。僧腊八十四焉。坦即曹溪之孙。荷泽之子也。
神僧传·卷第八
释灵坦。姓武氏。太原文水人也。则天太后侄孙。父宣洛阳令。母夏侯氏初妊坦也。梦神僧授与宝鉴表里莹然。且曰。吾以此寄汝善保护之。及长参神会禅师。大历八年行化至梁园。时相国田公神功供养逦迤。适维扬六合方叹大法凌夷。忽闻空中声云。开心地即见菩萨如文殊像。曰与汝印验。令举顶以手按之。寻观有四指赤痕。其印迹恒见。又止润州金山。其山北面有一龙穴。常吐毒气如云。有近者多病或毙。坦居之毒云灭迹。又于江阴定山结庵。俄闻有赞叹之声。视之则白龟二。坦为受归戒。又见二大白蛇身长数丈。亦为受戒忏悔。如是却往吴兴林山造一兰若。有三丈夫衣金紫。趋步徐正称叹道场。元和五年居华林寺。寺内有大将军张辽墓。寺僧多为鬼物惑乱。坦居之愀然无眹矣。又扬州人多为山妖木怪之所荧惑。坦皆遏禦焉。至十年忽见二胡人。自称龟兹(音丘慈)国来。彼无至教。远请和尚敷演。十一年五月十三日。告众将赴远请。至季秋八日卒。寿一百八。僧腊八十四。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武。太原文水人。则天太后侄孙。父讳宣。洛阳县令。母夏侯氏初妊坦。梦神僧授与宝鉴。表里莹然。且曰。吾以此寄汝。善保护之。及诞。亲无所苦。年甫七岁。诵习毕通。应童子举。恒嗟朽宅。誓入空门。于时荷泽寺神会禅师。洛都盛化。坦往参焉。会施善诱。顿见其心。天宝初载。召坦曰。吾有一句。是祖祖相传至曹溪。曹溪付吾。汝谛受之。吾当有留难。遂辞游方焉。未几果敕移会于戈阳。坦遂向卢州浮槎寺。览大藏经。后闻忠国师。自南阳诏入。于大历五年礼觐之。八年欲出关。忠奏曰。此人是贫道同门。俱神会弟子。敕赐号曰大悲。兼赍墨敕。行化至梁国。时相国田公。神功供养。逦迤适维杨六合。方叹大法凌替。忽闻空中声云。开心地。即见菩萨如文殊像曰。与汝印验。令举顶以掌按之。寻观有四指赤痕。其印迹恒现。又止润州江中金山。今泽心也。其山北面。有一龙穴。常吐毒气如云。有近者多病或毙。坦居之。毒云灭迹。又于江阴定山结庵。俄闻有赞叹之声。视之则白龟二。坦为受归戒。又见二大白蛇。身长数丈。亦为受戒忏悔。后往吴兴林山。造一兰若。有三丈夫。衣金紫。趋步徐正。称叹道场唯善。村落之民。多弃罟网。元和五年。相国李公鄘。召居华林寺。寺内有大将军张辽基。寺僧多为鬼物惑乱。坦居。湫然无朕矣。又杨州人。多患山妖水怪之所荧惑。坦皆遏禦焉。人争归信。至十年。忽见二僧人。称自龟兹国来。彼无至教。远请和尚敷演。十一年五月十三日。于荷泽忌斋告众。吾赴远请。至季秋八日。果寂而终。迁塔于杨州西驯翟坊之南冈。越州掾郑詹建塔。报龄一百八岁。
薛彦国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四
彦国。天宝时擢书判拔萃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9—784 【介绍】: 唐琅邪临沂人,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颜师古五世从孙。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进士。又擢制科。累擢武部员外郎。为杨国忠所挤,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叛,约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等起兵抵抗,响应者众,共推为盟主,兵至二十万。肃宗立,为河北招讨使。诸郡复陷,间道奔凤翔,累除御史大夫,出为冯翊太守。以直不容,屡贬官。历迁尚书右丞、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德宗时,卢杞恶之,会李希烈叛,命往劝谕,遂为希烈缢死。谥文忠。工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创为“颜体”。有集及《韵海镜源》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9—784 字清臣,排行十三,京兆(今陕西长安)人。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进士及第,天宝元年(742)中文词秀逸科,历仕秘书省校书郎、醴泉尉、监察御史。八载迁殿中侍御史,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出为平原太守。安史乱起,起义兵抵抗。肃宗至德元载(756)拜宪部尚书、御史大夫,出为同、蒲、饶、升州刺史。代宗广德二年(764)迁刑部尚书,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大历三年(768)出为抚州刺史。八年至十二年移刺湖州,召集32位文人修撰韵编类书《韵海镜源》,并形成一个多达95人之联唱诗人群,其唱和作品结集为《吴兴集》10卷。十二年召为刑部侍郎,德宗建中三年(782)改太子太师,充淮宁军宣慰使。兴元元年(784)为李希烈所害,谥文忠。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令狐峘《颜真卿墓志铭》、殷亮《颜鲁公行状》。宋留元刚有《颜鲁公年谱》。工诗善文,又为杰出书法家,著述甚富,多佚。今传《颜鲁公集》15卷,为留元刚所辑。《全唐诗》存诗1卷,另收其所参与联句诗21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联句1首,断句2。
唐诗汇评
颜真卿(708—784),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二十二年(734),登进士第,又登拔萃科及文词秀逸科,调醴泉尉,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宰相杨国忠恶之,出为平原大守。起兵抗安史叛军,诏拜户部侍郎。肃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为河北招讨使。至德二载(757)为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军国事知无不言,为宰相所忌,出为冯翊太守,累贬至蓬州长史。代宗立,除尚书左丞,寻除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封鲁国公。与元载不合,贬峡州别驾,迁抚、湖二州刺史。德宗立,改大子少师。时李希烈叛,受命往劝谕,被拘,不屈被害。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世称“颜体”。善诗文,著作甚富,有《韵海镜源》三百六十卷,又《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各十卷,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十五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诗补逸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长安人。开元二十二年进士及第,历仕玄、肃、代诸朝,封鲁国公。李希烈陷汝州,卢杞奏遣真卿往谕,拘胁累岁,不屈而死。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真卿字清臣。琅琊临沂人。开元中举进士。又擢制科。累官武部员外郎。出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加户部侍郎。肃宗幸灵武。授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北采访招讨使。代宗朝封鲁郡公。为刑部尚书。加改太子太师。卢恶之。奏使谕李希烈。希烈胁之。不屈。遂缢杀之。年七十七。赠司徒。谥曰文忠。

作品评论

《唐诗品》
鲁公情欣所遇,悉综古调,颇尚格气,不事弥文。虽有一二近体,不过游戏之作,非所以系幽悰也。今集中所载不及百篇,大都守吴兴时,与皎僧、陆处士之流结思岩林,相忘外道者也,然旷世之情,优入三昧,殊非守平原时色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0 【介绍】: 唐河中河东人,字章甫。玄宗天宝初,以门荫为渭南县尉。御史中丞王鉷赏识之,累迁殿中侍御史。及鉷为李林甫所诬害,冕独上奏为鉷辩解。鉷死,又为敛葬,由是知名。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任为行军司马,累迁员外郎中。天宝十五载,安史之乱方盛,玄宗入蜀,为御史中丞。从太子李亨至灵武,与杜鸿渐等劝太子即位,迁中书侍郎,进为宰相。建言卖官爵,度僧道,收赀充军费。旋罢知政事,为尚书右仆射。代宗大历中,元载为宰相,以曾受冕荐拔,引为同列。性侈靡,自制巾子工甚,人争效之,号“仆射巾”。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八
冕字章甫。河中河东人。以荫再调渭南尉。历殿中侍御史。为河西节度使行军司马。元宗入蜀。诏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拜冕御史中丞兼左庶子副之。肃宗即位。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为尚书右仆射。两京平。封冀国公。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大历中拜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河南江淮副元帅东都留守。卒赠太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1—781 【介绍】: 唐京兆三原人,字懿范。初名剑客,任神乌令,玄宗以其考绩为天下最,可嗣汉鲁恭,因赐现名。历迁渭南令、朔方节度留后、检校刑部尚书、江西观察使,以善治财赋称。代宗大历八年,岭南哥舒晃乱起,诏兼岭南节度使,平之。因株戮舶商,没其财数百万私有之,为帝所恶。德宗立,阴贿宰相杨炎,始录前功,更拜兵部尚书、东都留守。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四
嗣恭字懿范。京兆三原人。始名剑客。以世荫为邺尉。迁萧关令。连徙神乌姑臧。考绩为天下最。元宗以为可嗣汉鲁恭。因赐名。永泰二年为江西观察使。大历八年兼岭南节度使。封冀国公。德宗立。拜兵部尚书东都留守。加怀郑汝陕河阳三城节度东都畿观察使。卒年七十一。赠左仆射。
魏少游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1 【介绍】: 唐邢州钜鹿人,字少游。有吏干才。玄宗天宝末,累官为朔方水陆转运副使。肃宗幸灵武,少游知留后。历陕州刺史、刑部侍郎、京兆尹。代宗大历初,为江西观察使,进刑部尚书,改封赵国公。少游四为京兆,虽无赫赫名,然善任人,有规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3 【介绍】: 唐河中人。玄宗天宝末,为蒲关防御使。肃宗即位,迁关内节度使,治安化。后任河西节度使,封鄂国公。代宗大历中,自太子宾客除太府卿。七年,出为岭南节度使。次年,为部将哥舒晃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4—793 【介绍】: 唐僧。昆山人,俗姓朱。年二十八赴京师,路遇鹤林玄素禅师,遂从而习牛头禅法。后居临安径山,参学者众。代宗大历三年,召至长安,问法要,赐号“国一”。宰相崔涣、裴度等皆师事之。后辞归,卒谥大觉。世称“牛头六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6—794 【介绍】: 或作道钦。唐僧。昆山人,俗姓朱。师从玄素禅师,修习牛头禅法。后住余杭径山,结庐独处。代宗大历中诏至京师,赐号国一禅师,后辞归。卒谥大觉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姓朱氏。吴郡昆山人。家世业儒。母管。梦。折莲华系之衣带。觉而有孕。及生性温雅。与详儿戏。辄为佛事。长从校横。不勤师傅。年二十八。将趋试京师。道由丹徒。谒素禅师于鹤林。素谓之曰。子能从吾游乎。即躬为剃落。顾语其徒法鉴曰。此子异日大兴吾宗在。既受具。遂将南询。以博其趣向。祈教诫于素。素曰。乘流而行。遇径即止。至临安有山焉。樵者以为此天目之径路也。因次素言。禅坐石上不他往。一日有老翁。拜于前曰。我龙也。渊居此山久矣。自师之来。天人拥卫。威德炽盛。吾宫殿眷属。皆不能安。师诚有意教化者。愿舍为道场。语具别录。前临海令吴贞。又以别屿归之。自尔来学之士众矣。大历三年二月。诏曰。朕闻江左有蕴道禅人。德性冰霜。净行林野。朕虚心瞻企。渴仰悬悬。有感必通。国亦大庆。愿和尚远降中天。尽朕归向。不违愿力。应物现形。今遣内侍黄凤。宣旨特到诏迎。速副朕心。春暄。师得安否。遣此不多及。敕令本州供送。凡到州县。开净院安置。官吏不许谒见。疲师心力。弟子不算多少。听其随侍。上见之郑重。咨问法要。供施勤至。司徒杨绾叹曰。此真方外高士也。手诏赐号国一。当是时执弟子礼者。相国崔涣晋公裴度第五琦陈少游等。既还山。贞元五年。玺书宣劳。所赐尤丰缛。六年州牧治龙兴之净院。请下山。以便省候。八年示微疾。说法而逝。报龄七十九。法腊五十。谥大觉。弟子实相常觉等。奉全身塔葬于龙兴之净院。刺史王颜撰碑文。有慧崇者。亦其手度弟子也。事具别传。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道钦。吴郡昆山人。姓朱氏。世服儒业。年二十八。即贡于礼部。道由丹徒。遇鹤林玄素禅师。得指入道之要。遂出家。大悟宗旨。久之辞去。素曰。汝乘流而行。遇径即止。师至临安东北山下。问途于樵者。曰。此径山也。师自东北而登。涉重冈。西至高峰北岩中。据石床而坐。俄有老人素衣拜于前曰。我龙也。自师至此。吾属五百皆不安居。当挈归天目。愿以此地为立锡之所。言讫不见。北峰之阳有草庵可居。盖龙所造也。大历三年。代宗诏至阙下。礼遇有加。一日在内廷。帝至起立。帝曰。师何以起。师曰。檀越何得向四威仪中见贫道。帝悦。赐号国一。逾年辞归杭州。即其庵所建寺。是为开山始祖。示寂后。谥号大觉。 赞曰。 代有觉士  出于文儒  宴坐双径  龙骧厥居 珠渊鳞屋  化为精庐  国之一号  帝赐不诬
宋高僧传·卷第九 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法钦。俗姓朱氏。吴郡昆山人也。门地儒雅祖考皆达玄儒。而傲睨林薮不仕。钦托孕母管氏忽梦莲华生于庭际。因折一房系于衣裳。既而觉已便恶荤膻。及迄诞弥岁在于髻辫。则好为佛事。立性温柔雅好高尚。服勤经史便从乡举。年二十有八俶装赴京师路由丹徒。因遇鹤林素禅师。默识玄鉴知有异操。乃谓之曰。观子神府温粹几乎生知。若能出家必会如来知见。钦闻悟识本心。素乃躬为剃发。谓门人法鉴曰。此子异日大兴吾教与人为师。寻登坛纳戒。鍊行安禅。领径直之一言。越周旋之三学。自此辞素南征。素曰。汝乘流而行逢径即止。后到临安。视东北之高峦。乃天目之分径。偶问樵子。言是径山。遂谋挂锡于此。见苫盖覆罝网屑近而宴居介然而坐。时雨雪方霁旁无烟火。猎者至将取其物。颇甚惊异叹嗟。皆焚网折弓而知止杀焉。下山募人营小室请居之。近山居前。临海令吴贞舍别墅以资之。自兹盛化参学者众。代宗睿武皇帝大历三年戊申岁二月下诏曰。朕闻江左有蕴道禅人。德性冰霜净行林野。朕虚心瞻企渴仰悬悬。有感必通国亦大庆。愿和尚远降中天尽朕归向。不违愿力应物见形。今遣内侍黄凤宣旨。特到诏迎速副朕心。春暄师得安否。遣此不多及。敕令本州供送。凡到州县开净院安置。官吏不许谒见疲师心力。弟子不算多少听其随侍。帝见郑重咨问法要。供施勤至。司徒杨绾笃情道枢行出人表。一见钦于众。退而叹曰。此实方外之高士也。难得而名焉。帝累赐以缣缯陈设御馔。皆拒而不受。止布衣蔬食。悉令弟子分卫。唯用陶器行。少欲知足无以俦比。帝闻之更加仰重。谓南阳忠禅师曰。欲锡钦一名。手诏赐号国一焉。德宗贞元五年遣使赍玺书宣劳并庆赐丰厚。钦之在京及回浙。令仆公王节制州邑。名贤执弟子礼者。相国崔涣裴晋公度第五琦陈少游等。自淮而南妇人礼乞。号皆目之为功德山焉。六年州牧王颜请出州治龙兴寺净院安置。婉避韩滉之废毁山房也。八年壬申十二月示疾。说法而长逝。报龄七十九。法腊五十。德宗赐谥曰大觉。所度弟子崇惠禅师。次大禄山颜禅师。参学范阳杏山悟禅师。次清阳广敷禅师。于时奉葬礼者。弟子实相常觉等。以全身起塔于龙兴净院。初钦在山猛兽鸷鸟驯狎。有白兔二跪于杖屦之间。又尝养一鸡不食生类。随之若影不游他所。及其入长安长鸣三日而绝。今鸡冢在山之椒。钦形貌魁岸身裁七尺骨法奇异。今塔中塑师之貌凭几犹生焉。杭之钱氏为国。当天复壬戌中叛徒许思作乱。兵士杂宣城之卒发此塔。谓其中有宝货。见二瓮上下合藏肉形全在而发长覆面。兵士合瓮而去。刺史王颜撰碑述德。比部郎中崔元翰湖州刺史崔玄亮故相李吉甫丘丹。各有碑碣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4 【介绍】: 唐时高密东莞人。臧怀恪子。肃宗上元二年,为邠宁节度使。三年,迁山南西道节度使。代宗永泰元年,以太子詹事,兼集贤院待诏。大历四年,拜渭北节度使。封鲁国公。卒于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5—789 【介绍】: 唐襄州人,字夷旷。早孤,力学不辍。玄宗天宝进士。代宗大历末为尚书右丞。德宗贞元初封宜城县伯,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时浑瑊与吐蕃会盟,柳浑以为难与吐蕃信结,后果劫盟。宰相张延赏嫉浑守正,排挤之,罢政事。卒谥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6—789 初名载,字元舆,后改名浑,字惟深,又字夷旷,汝州梁县(今河南汝州)人。玄宗天宝元年(742)进士及第,历仕丰城令、监察御史、右补阙。代宗大历二年(767)任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大历中历仕袁州刺史、谏议大夫。德宗建中初充浙江东西道黜陟使,还朝拜右庶子,迁尚书右丞、右散骑常侍。四年(783),泾原兵乱,浑遁入终南山,不受朱泚召。贞元元年(785)贼平,拜兵部侍郎,封宜城县开国伯。三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年卒,谥曰贞。生平详见柳宗元《柳公(浑)行状》、新旧《唐书》本传。浑善文,与顾况友善。《新唐书》本传及《艺文志四》均云“有文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七
浑字夷旷。一字惟深。本名载。襄州人。天宝初进士。累除衢州司马。弃官隐武宁山。召拜监察御史。除殿中侍御史。大历中累迁尚书右丞。贞元元年迁兵部侍郎。封宜城县伯。三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年卒。年七十五。谥曰贞。
韦伦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6—799 【介绍】: 唐京兆人。韦光乘子。玄宗时累官大理评事。安禄山反,玄宗幸蜀,拜伦剑南节度行军司马。时内官禁军相次到蜀,所在侵暴,号为难理,伦清俭率身以化之,蜀川咸赖其理。肃宗乾元末,拜山南东道节度使。以忤李辅国,未行而改秦州刺史。代宗即位,历忠、台、饶三州刺史,为宦官用反间计,贬信州司马。遇赦,旅寓洪州十数年。德宗即位,拜太常少卿,充通吐蕃使,奉使称旨,西蕃敬服。为卢杞所恶,改太子少保。寻改太子少师致仕,封郢国公。卒谥肃。
李承昭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77 【介绍】: 唐宗室后裔。字承昭。封豳国公。肃宗至德中,为山南采访使。上元二年,以御史中丞为福州刺史,旋升为节度使。代宗大历七年,入为礼部尚书。寻出为华州刺史。十年,为相州刺史、昭义节度留后。时相卫节度田承嗣为乱,不奉诏。遂贬承嗣,以承昭为昭义节度,与诸道犄角进军。次年,抗表辞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7—788 【介绍】: 唐宗室后裔。字玄卿。高祖子李元懿曾孙。少喜学,沈雅清整。肃宗擢监察御史。累进梁州刺史、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代宗时进工部尚书,封汧国公。任滑亳节度使间,以旧德方重,不威而治,诸帅暴桀者皆尊惮之。德宗立,加检校吏部尚书、加平章事。居相二岁,辞位,以太子太师罢。卒年七十二。赠太傅,谥贞简。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勉字元卿。郑惠王元懿曾孙。从肃宗于灵武。擢监察御史。累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拜岭南节度使。大历中进工部尚书。封汧国公。德宗立。加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中元年检校左仆射。充汴宋滑亳河阳等道都统。四年以司徒平章事徵。罢为太子太师。卒赠太傅。谥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