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经济(經濟)  拼音:jīng jì
1.经世济民。《宋史。卷三二七。列传。王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吾负经济之才,为庸人谋事,一死固自甘心。」
2.经济学上指人类利用种种财货,来满足欲望的一切行为及状态。通常指一国国民的生产关系,或指国家、个人的收支状况。《文明小史》第四六回:「专在经济上著力,直要使中国四万万百姓,一个个都贫无立锥之地,然后服服贴贴的做他们的牛马,做他们的奴隶,这样是无形瓜分了。」
3.用较少的人力、物力或时间获得较大的成效。如:「做事合乎经济原则。」
《國語辭典》:长线(長線)  拼音:cháng xiàn
1.长的线。如:「放长线钓大鱼」。
2.指长期大量生产,以致供应量超过社会需要,应减缩的产品或行业。
《國語辭典》:资金(資金)  拼音:zī jīn
发展工商业等经济活动所需的物资或金钱。如:「资金外流」、「资金丰富」。
《國語辭典》:滑坡  拼音:huá pō
1.地表斜坡上大量土石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如:「由于连日大雨,水库上游两侧产生滑坡现象。」
2.用来比喻人堕落或犯严重错误。
《漢語大詞典》:支柱产业
也称“主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的生产部门。其特点是:市场需求潜力大,具有大规模的产出可能性,发展速度快,有利于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现阶段的支柱产业为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
《国语辞典》:證券交易法  拼音:zhèng quàn jiāo yì fǎ
为发展国民经济,保障投资(国家债票、股票、公司债票)等之交易,所特别制定的法规。
《漢語大詞典》:工业国(工業國)
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国家。 毛泽东 《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 俄国 产生了列宁主义,经过十月革命变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建设了社会主义,打胜了法西斯,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国。”
《國語辭典》:工业化(工業化)  拼音:gōng yè huà
利用应用科学以发展工艺技能的过程。其特徵为大规模生产的扩张、机械的使用、市场的开拓及专业化。
《漢語大詞典》:基本建设(基本建設)
国民经济各部门增添固定资产的建设。如建设工厂、矿井、铁路、桥梁、农田水利、住宅等和购置机器设备、车辆、船舶等。 邓小平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同时,加强了轻纺工业,缩短了基本建设战线,实行了企业自主权的试点。”亦省作“ 基建 ”。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经营之才》:“一九六○年秋收时节,各个水利基建工地要把劳力压缩一部分回农村去秋收。”《人民日报》1983.7.17:“ 天津市 人民政府从全局出发,责成市建委牵头重新审查了全部基建项目。”
《漢語大詞典》:国民收入(國民收入)
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在一个时期(如一年)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就是从一个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减去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剩余的部分。国民收入的分配,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遵循不同的分配原则。
《漢語大詞典》:宏观经济学
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
《漢語大詞典》:产业结构
国民经济内部各类产业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两大部类的结构,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结构等。通常用各产业部门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表示。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对整个社会生产与经济效益会产生重大影响。
《漢語大詞典》:调拨价格(調撥價格)
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调拨物资进行结算的价格。 毛泽东 《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调拨物资给合作社,要合理作价,不能按国家调拨价格作价。”
《漢語大詞典》:第二产业(第二産業)
国民经济三次产业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的划分,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等工业部门。参见“ 第一产业 ”、“ 第三产业 ”。
《國語辭典》:电气化(電氣化)  拼音:diàn qì huà
将本非使用电的设施改成以电为动力。如:「铁路电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