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6,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必固
迁固
深固
胶固
固志
固位
纯固
天固
守固
保固
石固
固让
安固
固护
固愿
《漢語大詞典》:必固
固执,不知变通。语本《论语·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隐显默语,无所必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漢語大詞典》:迁固(遷固)
(1). 汉 司马迁 和 班固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 张衡 司史而惑同 迁 固 , 元帝 王后 ,欲为立纪,谬亦甚矣。” 唐 崔湜 《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入掌 迁 固 笔,出参 枚 马 词。” 清 方苞 《万季野墓表》:“昔 迁 固 才既杰出,又承父学,故事信而言文。” 章炳麟 《信史上》:“不知纬乃以经为记事,诚记事, 迁 固 优为之,安用 玄圣 ?”
(2).指代 汉 司马迁 所著之史记和 班固 所著之汉书北史·李彪传:“ 彪 与祕书令 高祐 始奏从 迁 固 体,创为纪、传、表、志之目焉。” 元 赵复 《〈杨紫阳文集〉序》:“晚居 洛阳 ,著书数十万言,沉浸《庄》《骚》,出入 迁 固 。”
《漢語大詞典》:深固
牢固;坚固。《楚辞·九章·橘颂》:“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宋 司马光 《重微》:“朝夕狎玩,未覩其害,日滋月益,遂至深固。” 李大钊 《史观》:“一部整个的 中国 史,迄兹以前,遂全为是等史观所支配,以潜入于人心,深固而不可拔除。”
分類:牢固坚固
《國語辭典》:胶固(膠固)  拼音:jiāo gù
1.密合、牢固。汉。王符《潜夫论。务本》:「器以便事为善,以胶固为上。」三国魏。曹囧 六代论:「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诸侯彊大,盘石胶固。」
2.团结。《后汉书。卷七○。郑太传》:「以胶固之众,当解合之势,犹以烈风扫彼枯叶。」《周书。卷三五。崔猷传》:「则表里胶固,人心易安。」
3.固执,不知变通。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宁臣胶固,所宜膺荷。」
4.勾结串通。《旧唐书。卷一二。德宗本纪上》:「丁丑,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与朱滔等四盗胶固为逆。」
《漢語大詞典》:固志
(1).坚定心志,稳定情绪。易·遁:“《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孔颖达 疏:“固志者,坚固遯者之志,使不去已也。”
(2).指稳定的情绪,坚定的主张。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众叛亲离,莫有固志。”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庚申换约之役:“京城内外,传説纷纷,閭井惊皇,人无固志。”
《漢語大詞典》:固位
(1).巩固保持权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王涯 ﹞末年恃宠固位,为士大夫讥之。” 清 唐甄 潜书·善功:“时当退矣,犹固位不能释。”
(2).指保住职位。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俗人应避雅人》:“肚子里盘算些挣钱固位之法。”
《漢語大詞典》:纯固(純固)
纯粹坚定。国语·周语上:“吾闻夫 犬戎 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 韦昭 注:“纯,专也;固,一也。”三国志·魏志·和洽常林等传论:“ 常林 素业纯固。” 宋 司马光 《上谨习疏》:“以纯固之士为鄙朴而不用,於是风俗日坏,入於偷薄。”
分類:纯粹坚定
《漢語大詞典》:天固
谓形势天然险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溪南枕 大江 ,险峭壁立,信天固也。”魏书·世宗纪:“今京师天固,与昔不同。”
《漢語大詞典》:守固
(1).谓信守不变。管子·君臣下:“四守者,得则治,易则乱,故不可不明设而守固。” 尹知章 注:“明设上四法,固而守之。”
(2).引申为操守坚贞。 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於心,不挫於气,则神完而守固,虽外物至,不胶於心。” 唐 蒋防 《镇圭赋》:“藴五德之符采,写四镇之峯峦,其色正,其容端,乃直乃方,象名山而守固;不瑕不秽,配王室以常安。”
(3).防守得牢固。管子·君臣下:“是故明君审居处之教,而在可使,居治战胜守固者也。” 尹知章 注:“居处既治,战则胜,守则固。”《韩非子·存韩》:“修守备,戒强敌,有蓄积,筑城池,以守固。”
(4).犹言保持缄默。《梁书·顾协传》:“臣识非 许 郭 ,虽无知人之鑑,若守固无言,惧貽蔽贤之咎。”
《國語辭典》:保固  拼音:bǎo gù
1.保守稳固。《后汉书。卷二六。侯霸传》:「霸保固自守,卒全一郡。」
2.承办工程的人订定一个期限,保證此项工程在期限内,若有损坏,愿意负责赔偿修理。
《骈字类编》:石固
明一统志石固在直隶滁州来安县北三十五里群山连亘惟此独高最为险峻宋绍兴辛巳居民避兵其上垒石为城遗址尚存有又石固寨山在济南府城南五十里下有渴马崖南 瓢峰凤皇山西有丁公岭东有虎山
《國語辭典》:固让(固讓)  拼音:gù ràng
坚决的再三谦让。《文选。王俭。褚渊碑》:「徵为史部尚书领卫尉,固让不拜,改授尚书右仆射。」
分類:再三辞让
《國語辭典》:安固  拼音:ān gù
安定巩固。《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传》:「夫德不称禄,犹凿墉之趾,以益其高。岂量力审功安固之道哉?」《文选。曹囧。六代论》:「非所以保守社稷,安固国嗣也。」
《漢語大詞典》:固护(固護)
(1).志坚专一。文选·马融〈长笛赋〉:“聊虑固护,专美擅工。” 李善 注:“聊虑固护,精心专一之貌。” 吕延济 注:“聊虑,精心也;固护,坚志也。”
(2).牢固。文选·鲍照〈芜城赋〉:“观基扃之固护,将万祀而一君。” 李善 注:“固护,言牢固也。” 前蜀 韦庄 《秦妇吟》:“城壕固护教金汤,赋税如云送军垒。”
(3).护卫;护养。 唐 白居易 《苏州重玄寺法华院石壁经碑文》:“有石莲敷覆其上下,有石神固护其前后。”《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病〉》“真武汤方”集解引 张璐 曰:“若不用芍药固护其阴,岂能胜附子之雄烈乎?”
《韵府拾遗 愿韵》:固愿(固愿)
左传子良曰穆氏宜存则固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