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47,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因源
因业
因达罗大将
因论
因论生论
因缘
因缘生
因缘依
因缘性
因缘周
因缘观
因缘合成
因缘释
因缘释义
因缘说
因源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果而谓为因,对末而谓为源也。华严经疏四曰:「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因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者有亲生结果之力,业者为生果助缘之所作,即因与缘。此二相和而诸法生。大日经二曰:「诸法无形像,清澄无垢浊,无执离言说,但从因业起。」大日经疏十九曰:「因如镜,业如身,对镜而影现也。」
因达罗大将
【佛学大辞典】
(天名)Indra,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因达罗,译曰帝释。见大孔雀咒王经。(参见:因陀罗)
因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明论也。大日经疏三曰:「声论因论。」演密抄四曰:「因论因明也。」探玄记十二曰:「因论治邪见,以格量正理。」又,因于论也。
【佛学常见辞汇】
因明论。
因论生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论而生论,自本论涉于支论之谓也。探玄记四曰:「后三品因论,别问别答。」
因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物之生,亲与强力者为因,疏添弱力者为缘。例如种子为因,雨露农夫等为缘。此因缘和合而生米。大乘入楞伽经二曰:「一切法因缘生。」楞严经二曰:「彼外道等,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长水之楞严经疏一之上曰:「佛教因缘为宗,以佛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维摩经佛国品注:「什曰:力强为因,力弱为缘。肇曰:前后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诸法要因缘相假,然后成立。」止观五下曰:「招果为因,缘名缘由。」辅行一之三曰:「亲生为因,疏助为缘。」【又】梵语尼陀那之译意。十二部经之一。又云缘起。(参见:尼陀那)。【又】四缘之一。因即缘之意。此非因与缘各别而论,亲因即名为缘。俱舍论七,谓:「因缘者,五因之性。」六因中,除能作因,馀五因虽总为因缘,而唯识论七唯名同类因为因缘。六因四缘及十二因缘,各(参见:本)
【佛学常见辞汇】
凡一事一物之生,本身的因素叫做因,旁助的因缘叫做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雨露、空气、阳光、肥料、农作等为缘,由此种种因缘的和合而生长谷子。
【佛学次第统编】
就因之义分之,说有因缘。因缘者,于一物之生,赋与强力曰因,旁添弱力曰缘。例如种子因也,雨露农夫等缘也。
虽辨因果,应识因缘。若但知因,则惑于缘,因果之义缺矣。
【俗语佛源】
佛教以「正因缘」遍破古代印度盛行的邪因缘,无因缘两种法执。正因缘说一切法由内因外缘而生,邪因缘说一切法从时、方、梵天等而生,无因缘说一切法自然而生。既然一切法从因缘而生,生必有灭,故无常;生灭相异,故非一;非一则不自在,不能为主,故必无我;正报既非是我,则依报亦必非我所。以此由浅入深,最后导归:「万法是真如(宇宙万有的终极实在),由不变故;真如万法,由随缘故。」因与缘的涵义:《摩诃止观》卷五下:「招果为因,缘名缘由。」《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三:「亲生为因,疏助为缘。」后来诗文中以「因缘」泛指原因、缘故。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也用因缘来表示缘分,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的联系。如唐·韩愈《答张籍书》:「因缘幸会,遂得所图。」(无名氏)
【三藏法数】
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也。如眼根对于色尘时,识即随生;馀根亦然,是名因缘。(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尼陀那
【佛学大辞典】
(术语)Nida%na,译曰因缘,缘起。十二分经之一。说佛之说法缘起由序者。诸经多有通别二序,所谓别序者,尼陀那也。智度论三十二曰:「尼陀那者,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有人问:故说是事。毗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慧苑音义上曰:「尼陀那,此云因缘。然有三类:一说请而语,二因犯制戒,三因事说法也。」开宗记一本曰:「尼陀那,此云缘起,或云因缘。」
因缘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无始无明)
因缘依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一切诸法发生所亲依者。唯识论规定诸心心所为有所依之法,举三种所依,此即其中之一也。对于增上缘依及等无间缘依而言,谓一切诸法各自之种子也。一切有为法,皆依各自之种子而生起,若离种子之因缘,则决无生者。斯一切种子,为诸法之原因,又为诸法依生之所依法,故名之曰因缘依。成唯识论四所谓:「诸心心所,皆有所依。然彼所依总有三种:一因缘依,谓自种子,诸有为法皆托此依。离自因缘,必不生故。」即其事也。虽然详究论文之意,因缘依之体,不止于种子,又熏生种子之现行法,亦因种子为因缘依。若单以种子为因缘依,则与瑜伽论等所云之种子依何异。故同论述记四,释此论文,谓:「约识而论,唯种子识。今汎说诸有为法,皆托此依,据通依(因缘依)故也。一切有为法,无无因缘者。」瑜伽论之种子依,其名义限于种子生现行之一面,不能更示种子生种子及现行熏种子时互为因缘之义。故唯识论悉摄此等所依法,名为因缘依,以代瑜伽论所谓种子依。要之因缘依之语,有自体办生本据之意,以狭义解之,与种子依同,为单指诸法之种子者。若以广义解之,则生种子之现行法,并生后念种子之前念种子,亦为因缘依也。小乘不言种现等法,唯言心心所法,总依四缘,六因中除能作之一因,馀因皆为因缘之性云。
因缘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为诸法生起原因又为依托之性也。四缘性之一。大乘小乘,其解不同。(一)小乘于诸法之原因六因中,除能作因外,馀五因为因缘性。如此因缘性,义既通于六因中五因,故其意颇广,且举一例,如眼识之起,以有发识取境作用之眼根为因,所对之色境为缘而生。故眼根与色境,为眼识生起,有为因缘之性云。(二)大乘于六因中,唯以同类因为因缘之性,馀五因总为增上缘之性。详言之,则同类因通于因缘性与增上缘性。馀五因唯为增上缘之性。因类因为引生等流果之原因,又名自种因。即过去之善法,于现在之善法为因,现在之善法,于未来之善法为因。恶法无记法亦然。如此诸法之亲因缘种子,为因缘性,又熏生此种子之现行法,为种子之因缘性,更生后自类种子之前念种子,为后起种子之因缘性,毕竟离为诸法原因之种子,不可立因缘性也。
因缘周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周之一。(参见:三周)
三周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说法华经于其迹门度声闻人,分正说,领解,述成,授记四段,以之为一周。而于其声闻人以上中下之三根有为前后三周。是曰三周说法:一、法说周,当舍利弗一人之上根直说妙法之实理,使之悟入一乘者。涉于方便品与譬喻品。二、譬喻周,当大迦叶等四人之中根。说三车之譬喻,使之悟入一乘者。涉于譬喻品,信解品,药草喻品,授记品之四品。三、因缘周,当其他一切声闻人之下根,说过去大通智胜佛时之因缘,使之悟入一乘者。化城喻品,五百授记品,人记品是也。如此三段次第度上中下根周足。而迹门法华之正宗分毕于此矣。法华玄义十曰:「如法华三周说法断奠声闻,咸归一实。」
因缘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十二因缘之道理而悟生死流转之理也。由此观而开悟者名缘觉。宋高僧传曰:「接飞花坠叶,作因缘观。」大乘义章十二曰:「因缘观者,于彼生死十二因缘,分别观察。」
【佛学常见辞汇】
观十二因缘的道理而了悟生死流转的真相。由此观而开悟者,名缘觉。
因缘合成
【佛学大辞典】
(术语)森罗万象,必自因(亲因),与缘(助缘)而成,此二者相合而生结果,谓之因缘合成。
因缘释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四大释例之一。(参见:四释)附录天台四释项。
因缘释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论宗四种释义之一。(参见:四释)附录三论四释项。
因缘说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说经中事物由来之处。十二部经之一。(参见:十二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