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答 → 荅答”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答言
答覆;回答。晋书·武帝纪:“左右答言未至,帝遂困篤。”《再生缘》第十三回:“ 荣发 起来垂下泪,答言昏晕偶然间。”
搭腔;交谈。红楼梦第十九回:“你説的话怎么叫人答言呢?”如:一连问了几遍,都没有人答言。
《國語辭典》:答应(答應)  拼音:dā yìng
1.应声回答。《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刘官人打门,他那里便听见?敲了半晌,方才知觉,答应一声:『来了!』起身开了门。」《红楼梦》第一一回:「凤姐儿立起身来答应了一声,方接过了戏单。」
2.对答、应付。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那礼节上便不省的,倘遇著人说起诗词歌赋来,怎生答应。」《水浒传》第一四回:「二者也要教保正知道,恐日后父母官问时,保正也好答应。」
3.允许、同意。《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吴二浪子说:『再赌一场,一统算帐。』大家不答应。」《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逢之趁此机会,又讹了人家一千银子,答应替他想法,包打赢官司。」
4.感应。汉。蔡邕〈伯夷叔齐碑〉:「熹平五年,天下大旱,祷请名山,求获答应。」
5.听候使唤、伺候。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老汉最殷勤,答应在白门,谨遵老母命,持言见大人。」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兀那楼下有聪明伶俐的,著一个上楼去,答应元帅。」《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宁国府及贾赦那宅两处自有人款待,只留三四个小太监答应。」
6.清时宫女有答应之称,位在贵人之下,仅供使令。见《称谓录。卷一○。列宫。常在答应》。
《國語辭典》:答话(答話)  拼音:dá huà
1.回答他人的话。《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操统众将至城下,大叫:『吕布答话!』布上城而立。」
2.评理算帐。《金瓶梅》第四二回:「等住回散了家去时,我和你答话!我左右有两个法儿,你原出得我手?」
《漢語大詞典》:回说(回説,迴説)
(1).隐晦曲折的话。 明 何景明 《蒙正会稿序》:“明正通达,不为回説隐语。”
(2).答覆;回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小的回説老爷没有出来。” 茅盾 《子夜》十三:“我回说是你的意思。”
迴説:委婉曲折的话。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有迴説合意,似若讚解者。”
《漢語大詞典》:答复
回答。
分類:答复回答
《國語辭典》:回告  拼音:huí gào
求请。《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知远又回告:『夫人但息怒,不看是咱骨肉,不成今朝待凌辱。』」
分類:回答
《漢語大詞典》:返答
犹回答。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政闻社社员简章》:“凡社员如有五人以上之连署,向於本社质问所办事务者,当予以适当之返答。”
分類:回答
《漢語大詞典》:答白
方言。答话;回答。 周立波 《张满贞》:“我还要答白, 张满贞 对我使了一个眼色。” 周立波 《腊妹子》:“ 腊妹子 嘴上没有答白,心里却着实欢喜。” 沙汀 《酒后》:“保长一直没有答白,甚至一句话都没有听进去,只听到一片噪音。”
《國語辭典》:答覆  拼音:dá fù
回答。如:「请务必给我一个明确的答覆。」《清史稿。卷一五五。邦交志三》:「(法兰西)要求五事:一,入城;二,索河南地;三,求改章程;四,索补兵费;五,求通商。限日答覆。」
分類:答覆回答
《國語辭典》:不应(不應)  拼音:bù yìng
不回应。宋。欧阳修踏莎行。碧藓回廊〉词:「阑干敲遍不应人,分明帘下闻裁剪。」《三国演义》第九回:「(董卓)惊问肃曰:『持剑是何意?』肃不应,推车直入。」
《漢語大詞典》:召对(召對)
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宋 苏辙 《谢除中书舍人又表》:“一封朝奏,夕闻召对之音;众口交攻,终致南迁之患。” 明 高启 《西清对雨》诗:“坐咏西清暇,君王召对稀。”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及至他得了讲官,大考起来,渐次升到国子监祭酒,便累蒙召对。”
《漢語大詞典》:入对(入對)
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柳元公 初拜京兆尹,将赴上,有神策军小将乘马不避,公於市中杖杀之,及因入对, 宪宗 正色詰专杀之状。”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一日骤晴,炎日赫然,予时因事入对,上问雨期,予对曰:‘雨候已见,期在明日。’” 清 邵懿辰 《易安人墓表》:“﹝ 陈君 ﹞承命出守 吉安 ,翼日入对。”
《國語辭典》:问答(問答)  拼音:wèn dá
发问与回答。如:「电视益智节目以问答方式进行。」
《國語辭典》:奏对(奏對)  拼音:zòu duì
臣下回答君上所问的事。《新唐书。卷一五○。李揆传》:「揆美风仪,善奏对。」《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正要奏对,不想头顶心里一点疼痛,著实难忍。」
《漢語大詞典》:无对(無對)
(1).无双;无敌。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真可谓倾国倾城,无对自伤者也。”南史·任昉传:“时 琅邪 王融 有才儁,自谓无对当时,见 昉 之文,怳然自失。” 唐 皇甫冉 《同李苏州伤美人》诗:“歌舞尝无对,幽明忽此分。”《三国志平话》卷中:“ 赵云 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海角天涯无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 陶 饮素豪,从不见其沉醉,有友人 曾生 ,量亦无对。”
(2).不回答。法苑珠林卷十引 唐 唐临 冥报记:“﹝ 司马文 之弟﹞沉吟俯仰,默然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