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渟潆(渟瀠)
水回旋不进貌。比喻行文平缓。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或杂以八九言、十餘言,皆伸以长句,而故欲振荡其势,迴旋其姿也。其间忽疾忽徐,忽翕忽张,忽渟瀠,忽转掣,乍阴乍阳,屡迁光景。”
《漢語大詞典》:旋沫
回旋的泡沫。 唐 李泌 《赋茶》诗:“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出琉璃眼。”
分類:回旋泡沫
《漢語大詞典》:渟瀯
(1).指池水。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彼埳井之潢污,固不容夫吞舟;且 洛邑 之渟瀯,曷足以居乎万乘哉?”
(2).水回旋不进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比水:“然则是水即 谢水 也,高岸下深,浚流徐平,时人目之渟瀯水。”
《漢語大詞典》:涡濑(渦瀨)
回旋的急流。借指隐者垂钓的溪滩。晋书·夏侯湛传:“反耕於枳落,归志乎涡瀨。”
《漢語大詞典》:转县(轉縣)
回旋相接。文选·何晏〈景福殿赋〉:“騧徙增错,转县成郛。” 李周翰 注:“迴旋相连,如郛郭之居相接也。”
分類:回旋相接
《漢語大詞典》:濆旋
亦作“ 濆漩 ”。 水势汹涌,水流回旋。 宋 苏辙 《巫山庙》诗:“乘船入 楚 泝 巴 蜀 ,濆旋深恶秋水高。”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水濆漩倾侧,船行乱石间,以故符节不通,人跡罕至。”
《漢語大詞典》:绕结(繞結)
回旋缠结。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长袖奋而生风,清气激而绕结。” 李贤 注:“歌声激发,縈绕缠结。”
分類:回旋缠结
《漢語大詞典》:棱侧(稜側)
形容草书运笔的变化。稜喻挺举,侧喻蟠屈回旋。 晋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等龙蛇,相鉤连不断,仍须稜侧起復,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
《漢語大詞典》:荥瀯(滎瀯)
波浪回旋涌起貌。
分類:波浪回旋
《漢語大詞典》:檀桓
(1).中药名。黄蘖的根。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檀桓﹝集解﹞引 陈藏器 曰:“檀桓乃百岁檗之根,如天门冬,长三四尺,别在一旁,以小根缀之。一名檀桓芝。出灵寳方。”
(2).古地名。文选·枚乘〈七发〉:“迴翔 青篾 ,衔枚 檀桓 。” 李善 注:“ 青篾 、 檀桓 ,盖并地名。”一说回旋之貌。 胡绍煐 曰:“此言涛之初发,如车之回翔,马之檀桓……檀桓,犹盘桓,回旋之貌。”
《漢語大詞典》:温汾
水回旋、结聚貌。文选·枚乘〈七发〉:“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 广陵 之 曲江 ……观其所驾軼者,所擢拔者,所扬汩者,所温汾者,所涤汔者,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 李善 注:“温汾,转之貌也。” 吕向 注:“温汾,结聚也。”
《漢語大詞典》:潆波(瀠波)
回旋的水波。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上既空明如月,下復内外瀠波,‘水月’之称以此。”
分類:回旋水波
《漢語大詞典》:渊环(淵環)
回旋环绕。 明 汤显祖 《南柯记·风谣》:“纔入这 南柯郡 境,则见青山浓翠,緑水渊环。”
《漢語大詞典》:运裛(運裛)
回旋缭绕。文选·马融〈长笛赋〉:“运裛窏洝,冈连岭属。” 李善 注:“运裛,迴旋相缠也。”
分類:回旋缭绕
《國語辭典》:诡戾(詭戾)  拼音:guǐ lì
乖违的样子。《文选。马融。长笛赋》:「波澜鳞沦,窊隆诡戾。」唐。李善。注:「诡戾,乖违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