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兜得转(兜得轉)  拼音:dōu de zhuǎn
表示各方面关系都好,任何事情都能应付。如:「公关主任是个兜得转的人,什么事情都能处理!」
《漢語大詞典》:风回电激(風回電激)
形容像风那样回旋,像闪电那样迅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打毬:“ 玄宗 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
《漢語大詞典》:环涛(環濤)
回旋的波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水﹞沿波潄石,漰涧八丈,环涛轂转,西南流入于 沁水 。”
分類:回旋波涛
《漢語大詞典》:澴流
回旋涌起的波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当澴流之上,飞禽奋翮於霄中者,无不坠於渊波矣。”
分類:回旋波流
《漢語大詞典》:回文印(迴文印)
文字回旋排列的印章。方式有多种。最常见的,如古代双名印,为使名字相连,避免拆散在左右两侧,从姓开始采用从右到左、从左到右(即逆时针的方向)排列,即在姓下加“印”字,作“姓印某某”。回文应读作“姓某某印”。
《漢語大詞典》:规旋矩折(規旋矩折)
形容回旋转折的态势。 汉 蔡邕 《隶势》:“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修短相副,异体同势。” 明 刘基 《郁离子·公孙无人》:“ 僰 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
《漢語大詞典》:泓洄
水深而回旋貌。 明 王守仁 《卧马冢记》:“合流泓洄,高岸屏塞。”
分類:水深回旋
《國語辭典》:不留馀地(不留餘地)  拼音:bù liú yú dì
逼人太甚,不留情面,绝不留下可供转圜的退路。如:「老总狠狠骂了他一顿,简直就是不留馀地。」
《漢語大詞典》:倒洑
水回旋倒流。 唐 钱起 《夜宿灵台寺寄郎士元》:“石潭倒洑莲花水,塔院空闻松柏风。”
《漢語大詞典》:东方不亮西方亮(東方不亮西方亮)
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三章第二节:“ 中国 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
《國語辭典》:千回百转(千迴百轉)  拼音:qiān huí bǎi zhuǎn
形容反覆曲折,回旋不断。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风雨秋堂套〉:「我这里千回百转自彷徨,撇不下多情数桩。」也作「千回百折」。
《漢語大詞典》:逆走旁射
流水回旋迸射貌。 宋 曾巩 《道山亭记》:“水皆自高泻下……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
《漢語大詞典》:捻度
表示绳线强度的每英寸线所绕的圈数
在单位长度的纱中,纤维所捻成的回旋数,纱的强度主要由捻度决定,一般捻度大强度也大
《漢語大詞典》:飘梁(飄梁)
指歌声回旋于屋梁上。形容其优美动人,仿佛经久而不逝。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乃使女伶代唱其曲,清响流韵,虽飘梁动木,未足嘉也。”
《漢語大詞典》:蟠委错紾(蟠委錯紾)
回旋展转,无上下左右之状。《淮南子·原道训》:“无所左而无所右,蟠委错紾,与万物始终。” 高诱 注:“紾,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