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九星
(1).指四方及五星。《逸周书·小开武》:“三极:一维天九星,二维地九州,三维人四左。” 孔晁 注:“九星,四方及五星也。”
(2).指星、辰、日、月、四时、岁。《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九星仰止。” 李善 注:“《周书》:王曰:‘余不知九星之光。’ 周公旦 曰:‘九星,星、辰、日、月、四时、岁,是谓九星。’”
(3).指 天蓬 天内 等九星。《素问·天元纪大论》:“九星悬朗。” 王冰 注:“九星,谓 天蓬 、 天内 、 天衝 、 天辅 、 天禽 、 天心 、 天任 、 天柱 、 天英 。”
(4).冠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九星、灵芝、夜光, 上元夫人 冠也。”
(2).指星、辰、日、月、四时、岁。《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九星仰止。” 李善 注:“《周书》:王曰:‘余不知九星之光。’ 周公旦 曰:‘九星,星、辰、日、月、四时、岁,是谓九星。’”
(3).指 天蓬 天内 等九星。《素问·天元纪大论》:“九星悬朗。” 王冰 注:“九星,谓 天蓬 、 天内 、 天衝 、 天辅 、 天禽 、 天心 、 天任 、 天柱 、 天英 。”
(4).冠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九星、灵芝、夜光, 上元夫人 冠也。”
《漢語大詞典》:四花
亦作“ 四华 ”。
(1).佛教语。法华六瑞中,雨华瑞之四花,即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一说四花为分陀利(白莲华)、优钵罗(青莲华)、钵特摩(红莲华)、拘物投(黄莲华)。见《翻译名义集》卷三。 南朝 梁 刘孝绰 《〈昭明太子集〉序》:“是以徧动六地,普雨四花。” 唐 李邕 《大相国寺碑》:“云廓八景,雨散四花。国土威神,塔庙崇丽,此其极也。” 唐 灵澈 《送鉴供奉归蜀宁亲》诗:“双树欲辞金锡冷,四花犹向玉阶飞。”
(2).佛教语。仿大般涅槃时的娑罗双树,在棺椁四方各竖一对白莲花或白造花,称为四花。 前蜀 杜光庭 《上元玉局化众修黄箓斋词》:“备玉籩金豆之仪,陈十极四华之礼。”
(1).佛教语。法华六瑞中,雨华瑞之四花,即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一说四花为分陀利(白莲华)、优钵罗(青莲华)、钵特摩(红莲华)、拘物投(黄莲华)。见《翻译名义集》卷三。 南朝 梁 刘孝绰 《〈昭明太子集〉序》:“是以徧动六地,普雨四花。” 唐 李邕 《大相国寺碑》:“云廓八景,雨散四花。国土威神,塔庙崇丽,此其极也。” 唐 灵澈 《送鉴供奉归蜀宁亲》诗:“双树欲辞金锡冷,四花犹向玉阶飞。”
(2).佛教语。仿大般涅槃时的娑罗双树,在棺椁四方各竖一对白莲花或白造花,称为四花。 前蜀 杜光庭 《上元玉局化众修黄箓斋词》:“备玉籩金豆之仪,陈十极四华之礼。”
《漢語大詞典》:外邦
《漢語大詞典》:六幽
指天地四方。《文选·班固〈典引〉》:“神灵日照,光被六幽。” 蔡邕 注:“六幽,谓上下四方也。”《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朕闻明君之德,啟迪鸿化,缉熙康乂,光照六幽。” 李贤 注:“六幽谓六合幽隐之处也。”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六幽允洽,一德无爽。”
《漢語大詞典》:四游(四遊)
亦作“ 四游 ”。
(1).古人认为大地和星辰在一年的四季中,分别向东、南、西、北四极移动,称“四游”。《礼记·月令》题解 孔颖达 疏引 汉 郑玄 注“考灵耀”云:“地与星辰俱有四游升降。四游者,自立春地与星辰西游,春分西游之极。地虽西极,升降正中,从此渐渐而东,至春末復正。自立夏之后北游,夏至北游之极。地则升降极下,至夏季復正。立秋之后东游,秋分东游之极。地则升降正中,至秋季復正。立冬之后南游,冬至南游之极。地则升降极上,冬季復正。此是地及星辰四游之义也。”
(2).指四季,四时。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悲夫四游之代序,六龙騖而不息。”
(3).即四极。指日月周行四方所达的最远点。《宋书·颜延之传》:“浑四游而斡五纬,天道弘也。” 清 钱谦益 《效欧阳詹玩月》诗:“金波穆穆映八表,天门荡荡开四游。”参见“ 四极 ”。
(1).古人认为大地和星辰在一年的四季中,分别向东、南、西、北四极移动,称“四游”。《礼记·月令》题解 孔颖达 疏引 汉 郑玄 注“考灵耀”云:“地与星辰俱有四游升降。四游者,自立春地与星辰西游,春分西游之极。地虽西极,升降正中,从此渐渐而东,至春末復正。自立夏之后北游,夏至北游之极。地则升降极下,至夏季復正。立秋之后东游,秋分东游之极。地则升降正中,至秋季復正。立冬之后南游,冬至南游之极。地则升降极上,冬季復正。此是地及星辰四游之义也。”
(2).指四季,四时。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悲夫四游之代序,六龙騖而不息。”
(3).即四极。指日月周行四方所达的最远点。《宋书·颜延之传》:“浑四游而斡五纬,天道弘也。” 清 钱谦益 《效欧阳詹玩月》诗:“金波穆穆映八表,天门荡荡开四游。”参见“ 四极 ”。
《漢語大詞典》:游化(遊化)
(1).潜移默化。《淮南子·要略》:“陶冶万物,游化羣生。”
(2).云游教化。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推其本缘,乃是 如来 在世之时,与弟子游化此土,指城东曰:‘我入涅槃后二百年,有国王名 迦尼色迦 在此处起浮图。’”
(1).犹言周流化育。《淮南子·要略》:“陶冶万物,游化羣生。”
(2).谓僧人云游四方宣扬教义。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竺法兰》:“ 蔡愔 既至彼国, 兰 与 摩腾 共契游化,遂相随而来。”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那揭罗曷国》:“城西南十餘里有窣堵波,是如来自 中印度 凌虚游化,降迹於此。”
(2).云游教化。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推其本缘,乃是 如来 在世之时,与弟子游化此土,指城东曰:‘我入涅槃后二百年,有国王名 迦尼色迦 在此处起浮图。’”
(1).犹言周流化育。《淮南子·要略》:“陶冶万物,游化羣生。”
(2).谓僧人云游四方宣扬教义。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竺法兰》:“ 蔡愔 既至彼国, 兰 与 摩腾 共契游化,遂相随而来。”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那揭罗曷国》:“城西南十餘里有窣堵波,是如来自 中印度 凌虚游化,降迹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