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喧 → 諠喧”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繁嚣(繁囂)  拼音:fán xiāo
繁杂的俗世。如:「我如今避入山林,就是想远离繁嚣,图个清净。」
分類:繁杂喧闹
《漢語大詞典》:哄哄(鬨鬨)
嘈杂纷乱貌。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诸亲九眷闹丛丛,姑娘小叔乱哄哄。” 曹禺 《日出》第三幕:“客人也……也许这时候哄哄地来一大帮子。”
鬨鬨:喧闹貌。 明 宋濂《燕书》之二五:“ 楚国 臣无小大,咸索珠,简茅淘土鬨鬨者三月竟不得。”《天雨花》第十一回:“家人家将如云集,屏后鬨鬨还有人。”
方言。幼儿谓振翅貌。《吴歌甲集·鸡鸡斗》:“鸡鸡斗,斗鸡鸡,鬨鬨飞!” 顾颉刚 注:“‘鬨鬨’,ㄍㄨㄥㄍㄨㄥ。”《吴歌甲集·西方路上一笼鸡》:“西方路上一笼鸡,开了笼门鬨鬨飞。”
《漢語大詞典》:烘然
(1).火热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东进五六丈后,忽烘然中暄,殆无霜旦。”
(2).哄然。喧闹貌。《再生缘》第四一回:“这本是,爷娘陷我作无情;烘然迎娶仇家女,怎不教,岳母心中忿怒生。”
《漢語大詞典》:嘈嗷
(1).象声词。形容声音喧闹杂乱。西京杂记卷六:“ 鲁恭王 得文木一枚,伐以为器,意甚玩之。 中山王 为赋曰:‘幼雏羸鷇,单雄寡雌,纷紜翔集,嘈嗷鸣啼。’” 晋 王鉴 《七夕观织女》诗:“云韶何嘈嗷,灵鼓鸣相和。”
(2).喧盛。 唐 韩愈 孟郊 《同宿联句》:“逸韵何嘈嗷。高名俟沽赁。”
《漢語大詞典》:喧湫(諠湫)
左传·昭公三年:“初, 景公 欲更 晏子 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塏者。’”后因以“諠湫”指低湿、狭小、喧闹、尘土飞扬的地方。 北周 庾信 《答移市教》:“圣德谦虚,未忘諠湫。”
《漢語大詞典》:諠豗
喧闹之声。 宋 徐铉 稽神录·豫章中官:“聚语諠豗,如前所闻。” 明 徐渭 《抱琴美人图》诗:“冰絃写离愁,洞閤远諠豗。”
分類:喧闹
《漢語大詞典》:军哗(軍譁)
军队喧闹哗变。 清 洪升 《长生殿·埋玉》:“算将来无计解军譁,残生愿甘罢,残生愿甘罢!”
《漢語大詞典》:欢山
(1).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七十里,曰 讙山 ,其木多檀,多邽石,多白锡。”
(2).使山中喧闹。新唐书·郭子仪传:“乃遣 知节 率 乌崇福 、羽林将 长孙全绪 为前锋,营 韩公堆 ,击鼓讙山,张旗帜,夜丛万炬,以疑贼。”
《漢語大詞典》:哗纵(譁縱)
大声喧闹,行为放纵。 明 宋濂 《上海夏君新圹铭》:“子孙恭谨愿慤,不敢嬉遨譁纵。”
《漢語大詞典》:欢扰(讙擾)
喧闹骚扰。 宋 文同 《龙图母公墓志铭》:“今上即位,大布恩赏,事出不素,它道悉配入民下,旦暮高直,踊数倍,百姓讙扰,急欲求死。”
分類:喧闹骚扰
《漢語大詞典》:欢豗
欢呼喧闹。讙,通“ 欢 ”。 清 陈维嵩 《两髯行赠邵子湘》诗:“感激聊为肝胆言,讙豗互詡文章伯。”
分類:欢呼喧闹
《漢語大詞典》:获铎(獲鐸)
喧闹,慌乱。 元 关汉卿 《普天乐·崔张随分好事》曲:“猛见了倾国倾城貌,将一箇发慈悲脸儿朦着,葫芦啼到晓,酩子里家去,只落得两下里获鐸。”
分類:喧闹慌乱
《漢語大詞典》:海闹(海鬧)
形容喧闹之甚。 康濯 《东方红》第九章三:“他听到人声海闹,火急慌忙把帐本、文件和财物归置得锁了起来。”
分類:喧闹
《漢語大詞典》:嘈啐
形容声音的喧闹杂乱。文选·马融〈长笛赋〉:“啾咋嘈啐似华羽兮,绞灼激以转切。” 李善 注引《埤苍》:“嘈啐,声貌。”
《國語辭典》:闹镬铎(鬧鑊鐸)  拼音:nào huò duó
喧闹,闹哄哄。《董西厢》卷一:「解元休心头怒恶!譬如这里闹镬铎,把似书房里睡取一觉。」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哎,你这些小儿每街上闹镬铎,则愿的碾得娘没一个,赶著我后巷前街打踅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