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贞懿贤淑(贞懿贤淑)  拼音:zhēn yì xián shú
形容女子坚贞善良,性情贤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李十一郎,名行修,妻王氏夫人……贞懿贤淑,行修敬之如宾。」
《国语辞典》:阴柔害物(阴柔害物)  拼音:yīn róu hài wù
表面温柔恭顺而内心阴险狠毒,陷害善良。如:「那些看似诚恳温顺,却以阴柔害物的人最难防范。」
《国语辞典》:电检(电检)  拼音:diàn jiǎn
电影检查的缩称。若有不合国情、违背社会善良风俗等情节时,则予以修剪或禁演。如:「这部影片有过多的暴力镜头,所以电检后仍以限制级上映。」
《国语辞典》:败坏门风(败坏门风)  拼音:bài huài mén fēng
损害家庭的名誉和善良家风。《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张员外道:『罢!罢!这样媳妇久后必被败坏门风,玷辱上祖。』」《野叟曝言》第八一回:「不提起先人犹可,他这般不肖,败坏门风,玷辱父母,在国为贼臣,在家为逆女,奴正要替先人雪耻哩!」
《国语辞典》:惩恶奖善(惩恶奖善)  拼音:chéng è jiǎng shàn
处罚恶人,奖励善良的人。如:「法律要能惩恶奖善,才能赢得公信力。」
《國語辭典》:遏恶扬善(遏惡揚善)  拼音:è è yáng shàn
掩藏他人缺点和过失而褒扬其好处。《易经。大有。象曰》:「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三国魏。阮籍 通易论:「是以君子一类求同,遏恶扬善,以致其大。」
《国语辞典》:疾恶好善(疾恶好善)  拼音:jí è hào shàn
痛恨邪恶,喜好善良。《新唐书。卷九八。王圭传》:「至洁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也作「好善嫉恶」。
《國語辭典》:好好先生  拼音:hǎo hǎo xiān shēng
后汉司马徽不道人短,与人交谈,不论美恶皆言好,今人称「好好先生」本于此。见《通俗编。品目》。后称为人平和,不议论别人是非的人。如:「老陈为人随和,凡事不和别人计较,是大家公认的好好先生。」亦称不分是非,到处讨好但求相安无事的人。多含贬义。《金瓶梅》第二○回:「今后姐姐,他行的事,你休要拦他,料姐夫他也不肯差了,落得你不做好好先生,才显出你贤德来。」《儒林外史》第六回:「我们没来由今日为他得罪严老大,老虎头上扑苍蝇怎的?落得做好好先生!」
《國語辭典》:雕心雁爪(鵰心雁爪)  拼音:diāo xīn yàn zhǎo
比喻心狠手辣。元。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
《國語辭典》:赤子之心  拼音:chì zǐ zhī xīn
如赤子般善良、纯洁、真诚的心地。《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唐。柳宗元 亡姊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志:「必敬必亲,下以不失其赤子之心,姻族归厚,率由是也。」
《國語辭典》:除暴安良  拼音:chú bào ān liáng
除去残暴之徒,安抚善良百姓。《镜花缘》第六○回:「俺闻剑客行为莫不至公无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恶报;至除暴安良,尤为切要。」
《漢語大詞典》:笞凤鞭鸾(笞鳳鞭鸞)
比喻拷打善良无辜的人。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 张 故忍人,笞凤鞭鸞,輙加毒手,其女 小鸿 ,尝死之。”
《國語辭典》:慈眉善目  拼音:cí méi shàn mù
形容慈祥、和善的容貌。如:「这位慈眉善目的长者,乐善好施,救济穷人无数,邻里间皆目为大善人。」
《漢語大詞典》:谦驯(謙馴)
谦让善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 十娘 虽谦驯,但善怒,颇不善 崑生 所为。”
分類:谦让善良
《漢語大詞典》:谦良(謙良)
谦虚善良。逸周书·官人:“少言以行,恭俭以让,有知而言弗发,有施而□弗德,曰谦良者也。”
分類:谦虚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