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发下品十善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种发心之一。众生念念起胜他之心,行下品之十善,植修罗道之种也。
【三藏法数】
下品者,于作善之时,即生悔心也。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谓众生念念欲胜于人,轻他重己,而外扬仁义,行修罗道,是名发下品十善心。(梵语阿修罗,华言非天,谓行非天也。)
善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惭愧之二法及无贪等之三根为善之自性,与之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名曰善心。
【佛学常见辞汇】
很良善的心。
善心所
【佛学常见辞汇】
百法中的心所有法,简称心所。有的心所,起此念,则今世他世,皆受其益,故名为善。善心所有十一种,即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若五识心王,任运起善,则此十一善心所,皆与之相应。
一善心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心即以根对尘所起一念之心也。若起一念恶,即消灭众善;若起一念善,即破除众恶。故经云:修一善心,破百种恶。是也。
善心难生
【三藏法数】
谓人生世间,宿习垢重,恶缘易染,而况邪惑蔽心,生诸贪著。若不遇善知识劝教,则终不能发心,修习善行。故云善心难生。
发中品十善心
【三藏法数】
中品者,于作善已后,起少悔心也。谓众生念念忻乐世间,修行五戒,行人之道,是名发中品十善心。(五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
发上品十善心
【三藏法数】
上品者,于十善,欲作、正作、作已,三时之中,心俱不悔也。谓众生念念知三恶道苦,及知人间苦乐相间,唯天上纯受诸乐,而求生彼故,闭摄内根,不著外尘,修行天道,是名发上品十善心。(三恶道者,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内根者,即意根也。)